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旅游知觉演示文稿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旅游知觉演示文稿
也正是由于这种整体性,所以无论是在景区的开发上、 旅游路线的设计上,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上,都要树 立整体的观念。
联系: 二者密不可分,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基础。
二者往往同时出现,很少产生孤立的感觉。所以 常常以感知的形式出现。
感觉与知觉的不同点
▲内容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 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间的关系、联系、整体的反映。 ▲产生过程 感觉是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知觉是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反映的性质 感觉的性质直接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 知觉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态度
征募一些大学生为被试,他们每忍受一天的感觉剥夺就可以获得20 美元的报酬。
实验者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房间里极其舒服的床上。除了吃饭 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外,任何感觉输入都被严格控制。
实验者给每个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光,但图 形视觉被阻止了;手和胳膊套上用纸板做的袖套和手套,以限制触 觉;房间中充斥着单调的空调的嗡嗡声,以限制被试的听觉。
能的正常状态是必需的。
知觉(perception)是诸如光、色、声、味等感觉被挑选、 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整体属性的反应。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均为感性认识过程
相 同 点
▲均为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 映
▲均为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特征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第一节 知觉
二、知觉过程
刺激 光 声 气味 味道 质感
感觉 感觉接收器
注意
知觉
解释 意义
反应
第一节 知觉
三、知觉世界与行为环境 人的行为的产生首先有赖于他对他所生活的环境的看法,
而这种看法是通过感觉和知觉作用产生的。因此,也被称 为“知觉世界”或“认知世界”。 这种直接影响人类行为的知觉世界称为“行为环境”,以 区别于外界存在的客观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的行为环境是相 同的。
(2)对象的运动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比不动的物体 更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3)对象的组合度
对象各部分组合的接近和相似程度也影响着对对象的 辨认。这种组合主要有两种:接近组合和相似组合。
知觉组织性的总结
旅游知觉的对象由旅游刺激物的部分特征或属性构成 ,但旅游者不把它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 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旅游刺激情境。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 总是将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活动所涉及的各个 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认识,进而评价此处旅游活动的成败; 旅游者总是将旅游景点的所有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起 来对景区进行认识和评价。
相似原理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容易被人们 组合在一起
接近原理彼此接近的事物比相隔较远的事 物容易组成对象
一口健康的“白牙齿”正是产品功能的直白表达,言简意赅。
图形-场地原理(figure-ground principle)
是指刺激的一部分居于主位,而其余部分为背景。完形心 理学认为,在刺激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中,个人会将突 出的刺激从不突出的刺激中区分出来,确定整体中什么部 分是图形,什么部分是背景,会极大地影响消费者感知刺 激的方式。
旅游者的认识形成阶段也称旅游者的感性认识阶段,主要 包括感觉和知觉两种心理现象。感知是感觉、知觉的总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剌激物的个别属性 的反应。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 脑产生的对剌激物整体反应。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于光、色、声、味等基本
实验结果 被试者出现情绪紧张、忧郁、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下降,
甚至各种幻觉、妄想,最后难以忍受,不得不要求停止实验。
实验说明:
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
通过社会化的接触,大脑更多的接受到外界广泛的刺激,人才能保持
正常的精力和智力。因此,丰富的感觉刺激对维持人的生理、心理功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旅游知觉演示文稿
(优选)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旅游知觉
第一节 旅游者的决策
二、旅游者的决策方式
常规决策<----------->扩展性决策 瞬时决策
第二节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
社会阶层 态度
知觉
角色和家 庭
学习
参照群体
个性
动机
文化、亚文化
第三章 旅游知觉
第一节 知觉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也是旅游决策和行为形成 的前提。认识过程从低到高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 象和思维。这个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旅游者的认 识形成阶段和认识发展阶段。
第二节 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
个体对于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外来刺激都要加以主观的解释 和组合,才能形成知觉.心理学目前的研究表明,影响知觉 的诸因素可分为刺激因素和个体因素两类.
一、刺激因素
(一)闭合原理
闭合原理(princeple)是指当一个与刺激不完整时感知者填 补缺失原素的倾向,即人们倾向于根据以往的经验填空白 。
感觉刺激
可见光波 声波 气味 味道 物理压力 疼痛 温度 食物、水及体内失衡
动觉 平衡觉
所有感觉与大脑Leabharlann 层内耳中的前庭身体运动 身体倾斜度
功能
看东西 听声音 识别气味 感觉物质味道 感觉硬度形状 生命安全 生命安全 吃、喝
日常行动
身体平衡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赫布和贝克斯顿进行了感觉剥 夺实验。实验如下:
刺激的直接反应。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
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视觉--看
东西
听觉--听
声音
嗅觉--识别
气味
触觉--感觉 物品的硬度、 形状
味觉--识别 味道
感觉分类一览表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痛觉 温度觉 饥渴觉
感觉器官
眼睛 耳朵 鼻子 舌头 皮肤 皮肤 皮肤 内脏器官与大脑皮 层
旅游者往往对注意或知觉到的对象是清晰的、有意识的, 而对其背景是模糊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对象和背景的分
化是知觉最简单、最原始的形式。
其他刺激因素
1、规模:刺激的规模越大,其被知觉的可能性越 大。
2、运动 3、强度:如强光、高噪音 4、对比 5、重复 6、新颖
其他刺激因素
(1)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