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员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学员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作为教师,本职工作就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生动形象,甚至可以让孩子们直观的看到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是什么样子,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非常注重信息技术在我的课堂上的运用。比如利用excel图像化语言,让学生的成绩分析动起来从而更好的展示给他们。比如利用几何画板,把常见的函数图像画出来,常见的几何图形也画出来,让大家的空间想象能力更丰富一点。比如利用ppt展示学科知识,是上课更加高效,学生学习更直观。
所属单位
撰写人
手机
案例完成者信息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背景/职称
主要贡献
案例实践及具体操作
二、案例描述
背景与问题
平时在分析学生成绩时,总觉得很吃力。经常手动完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存长久。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给学生具体展示,只能口头叙述。
后来在信息技术2.0工程中的excel高效规范采集学生成绩这一课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深刻认识到原来使用好信息化技术,原来这么方便,而且非常高效。比如在分析学生成绩时,可以用excel的筛选功能对学生各个分数段进行统计,然后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或者生成每个学生专属的各科成绩统计图表和成绩起伏波动的折线图。在课程上给同学们生动的展现出来,可以看出,同学们十分的高兴。而且印象也非常深刻。不仅如此,excel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加减乘除练习,它可以做到自动出题,孩子做完后,可以自动判断对错,给出分数。各位家长们,是不是感到非常省心。小学生学习的大数的读法,随便一个数,利用电子表格,可以轻松给出汉字显示的读法。中学数学中还可以轻易的绘制常见的函数图像。更为重要的和鲜为人知的是,它还具有VBA功能,它可以编程。具有其它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由于和Excel紧密结合,又有独特的优势。利用表格输入和输出数据,人机交互良好,且简单易行。总之,利用VBA可以轻松实现更多教学功能,而且,可以作为孩子的启蒙编程软件。因为它触手可及,简单易行,界面良好,可以即时反馈结果,可以使孩子获得参与感,成就感,对培养编程思想是大有好处的。
成长及变化
信息技术给中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很深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也日益走进了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它如一缕春风,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让我们原本沉闷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贪玩儿的孩子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点;让我们老师把费尽心机也很难讲清楚的问题变的直观明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欣喜的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的感受: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趣化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动画有着极大的兴趣,所以我经常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引入新课,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比如教学《椭圆》一课时,我设计了《蚂蚁搬家》的动画情境,让学生算算蚂蚁的行走的路径有多长?孩子们果然乐于助“蚁”,马上投入到思考中;在教学《立体几何》一课时,我又设计了《乌鸦喝水》的动画情境,这一次孩子们却是在静静的观察和思考中体会到了“物体占有空间”的道理;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转换时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收集数据有很多时候是要走出教室的,比如:收集十字路口五分钟内的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收集这种数据如果不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学生很难体会各种车辆出现的随机性、很难找到收集数据的有效方法、更体会不到不同时段车辆通过的数量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真正把学生带到十字路口,以我们现有的条件还是有诸多的困难的:首先是安全问题,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名老师带队安全问题不敢保证,学校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其次,在喧嚣的公共场所老师也没办法对孩子们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这种人流车流熙熙攘攘的地方很容易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要他们集中精力完成收集数据的任务对小学生来讲还是非常困难的,更谈不上还要积累和总结经验了.所以,我想到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由我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分三次(早、午、晚三个时间段)分别对十字路口的车辆进行录像,然后在课堂播放,把“十字路口的时空”搬到课堂,让学生观看录像进行数据收集.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预期的目的:孩子们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兴趣盎然,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分工合作,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负责数通过车辆的数目,一个人负责记录.很快各组收集的数据就报了上来,一次成功,各组的数据完全吻合.经过这次体验后,我感觉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经验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搬来实物”,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的新知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但是已有的经验有时可能是在无意识中建立起来的,到用的时候已经模糊了,需要重新唤醒.受到课堂有限的条件制约,有很多东西我们是无法统统搬到教室里,让孩子们重新回顾的,这时信息技术就起到了得天独厚的作用了
思考与展望
本次培训让我非常愉快的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老师们讲课生动,仔细,认真,高效。而且每节课都配备了详细的练习题,让我们可以非常顺利的去练习。另外老师们的课也安排的很合理,每一节课的时间控制的也很好。总之培训比较难忘,收获颇丰。我觉得在本次培训中,我还需要加强练习,才能较好的掌握课堂上所有老师所传授的东西。
总而言之,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促进学科内容呈现方式更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更多样、教师教学方式更多元和师生互动方式更人性化。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学生对知识易于理解,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得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高中学校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教师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省/市/县:
学校名:
学 段:
负 责 人:
联系电话:
“省培计划”高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学员成长研究案例
一、基本信息
基本描述信息
案例名称
利用Excel对学生成绩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
案例主题类别
√课堂教学校本研修学校德育其他
所处学段学科
高二年级数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