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近日,古巴再次拒绝了美国政府的援助。

古巴官员表示,对于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古巴政府洞若观火,将予以最直接的回应。

B . 做一个自信的人,既不能妄自菲薄自己,又不能求全责备自己,更不能把自己当上帝,而要把自己放在地上。

C . 心胸宽广的人都会有雄心大志,但作家狄更斯所器重的心怀大志的人,却是那些对事业执着而有信心的人,而不是那些企图一蹴而就、浅尝辄止的人。

D . 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2. (2分) (2017高三下·江苏期中) 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__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② 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__,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 不难发现,有的部门往往__,有的人往往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些地方早该减员裁官,可多年来雷声大,雨点小,从没动过真格的。

A . 破釜沉舟牢不可破无所事事B . 孤注一掷颠扑不破人浮于事C . 孤注一掷牢不可破无所事事D . 破釜沉舟颠扑不破人浮于事3. (2分) (2016高三下·六安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 . 消费者建议,对一次性餐具要采取措施,从流通、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从而保证其质量合格,使用安全。

B . 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使机体发生病变,会引发心血管、肺癌等严重疾病。

C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节徽“祥和”是通过对泰山自然风貌的解读、山东儒家文化精髓的全面阐析,融合山东祥瑞和谐的社会风尚提炼创作而成的。

D . 针对我国有些地方不惜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我们一定要吸取发达国家有过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其覆辙。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一些常用的防辐射用物品,比如喝绿茶、吃木耳、戴口罩、穿孕妇防辐射服等,根本起不了作用。

防止辐射污染,最好的方法是紧闭家里的门窗、勤洗手洗澡。

B .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C . 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D . 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

5. (2分) (2016高三上·攀枝花月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的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

有一位作家写到,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①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②在一种与大自然完全隔绝的生活模式中成长③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④因而也很难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⑤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A . ②④⑤③①B . ②⑤④③①C . ⑤②④①③D . ⑤②④③①6.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渺渺兮予怀(心中的情思)不绝如缕(细布、细纱)B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顺流而下)阿母大悲摧(伤心)C . 正襟危坐(形容词作动词,整理)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D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名词,一种乐器)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7. (13分)(2017·山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王问太公①曰:“何如而可为天下?”太公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

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

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

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

微哉!微哉!“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

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

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

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

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

微哉!微哉!“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

吾观其野,草菅胜谷;吾观其臣,邪曲胜直;吾观其吏,败法乱刑,上下不觉。

此亡国之时也。

大明②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

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选自《六韬》,有删改)【注】①太公:姜子牙,名尚。

②大明:旭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又见其阴阴:暗地里的活动B . 同好相趋趋:追求C . 大谋不谋谋:显现出谋略D . 此亡国之征也征:征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B . 王其修德以下贤其皆出于此乎C . 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 . 大明发而万物皆照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B .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C .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D .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太公认为,器量、诚信、仁爱、恩惠、权势等条件分别对“容天下”“约天下”“怀天下”“不失天下”“保天下”具有重要作用。

B . 太公认为,国君要修养德行,谦逊地对待士人,施恩惠于百姓,不可随意兴兵;倡导和谋划用兵时,需要考虑天道和人道。

C . 太公认为,国君要与百姓同疾苦,同情感,同憎恶,同爱好;国君要为百姓谋利益,不要掠夺民众和别国的利益。

D . “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中的“国”在这里指诸侯国,与“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国”意义相同。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②吾观其野,草菅胜谷;吾观其臣,邪曲胜直;吾观其吏,败法乱刑,上下不觉。

8. (11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

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

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

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

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

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

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

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

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①无与者矣。

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

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

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

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②,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

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

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B . 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C . 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D . 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论:论有两体,一曰史论,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B . 《诗》: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后删定为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