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材料)3.20XX年11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卫星,右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10.(20XX年高考天津理综)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3.正在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的长为L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长度为L的桥.车头驶上桥时的速度为v1,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列车过完桥时的速度为()A.v1v2B.v22+v21C.2v22+v21D.2v22-v218.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4.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第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 .物体在第2 s 内和第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 .物体在第6 s 末返回出发点D .物体在第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绕过定滑轮的绳拉着,分别用图中所示的三种情况拉住,在这三种情况下,若绳的张力分别为F 1、F 2、F 3,轴心对定滑轮的支持力分别为F N1、F N2、F N3.滑轮的摩擦、质量均不计,则( )A .F N1>F N2>F N3B .F N1=F N2=F N3C .F 1=F 2=F 3D .F 1<F 2<F 39.(20XX 年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A.13mgB.23mgC.36mgD.239mg4.(20XX 年高考广东理综)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1)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2)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 -t 2图线(x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1 cm +1 mm ×2.0=1.20 cm.(2)加速度的一半,12a =(2.8-0)×10-20.06-0m/s 2=0.467 m/s 2,所以加速度大小a ≈0.933 m/s 2.答案:(1)1.20 (2)加速度的一半 0.933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 .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 .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 .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时,拉力要适当大些D .拉力F 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 ,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拉力F 1和F 2的夹角越大,而合力越小,作图时相对误差太大,正确的选项为A 、B 、C.(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 ,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其合力为4 2 N>5 N ,故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答案:(1)ABC (2)不能 量程太小2.(20XX 年高考福建卷)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将原长约200 mm 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 g),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Δl 与拉力F 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可以得出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 .增挂钩码时Δl 与F 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Δl 与F 不成正比B .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C .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D .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解析:从图象看出,图线呈非线性关系,说明所挂钩码已使橡皮筋的形变超出弹性限度.答案:D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和B 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大小为F 的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时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则有( )A .a 1=F m 1,a 2=F m 2B .a 1=F 2m 1,a 2=F 2m 2C .a 1=F m 1+m 2,a 2=m 1F m 2(m 1+m 2)D .a 1=0,a 2=0解析:在拉力F 的作用下,有F =(m 1+m 2)a ,故弹簧的弹力:F T =m 1a =m 1F m 1+m 2 故撤去F 的瞬间,有:a 1=F T m 1=F m 1+m 2,a2=F Tm2=m1Fm2(m1+m2),故C项正确.答案:C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实验装置模拟火箭发射卫星.火箭点燃后从地面竖直升空,燃料燃尽后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相继脱落,实验中测得卫星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2时刻卫星到达最高点,t3时刻卫星落回地面B.卫星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C.t1~t2时间内卫星处于超重状态D.t2~t3时间内卫星处于超重状态解析:卫星在0~t3时间内速度方向不变,一直升高,在t3时刻到达最高点,A错误;v-t图象的斜率表示卫星的加速度;由图可知,t1~t2时间内卫星的加速度大,B错误;t1~t2时间内,卫星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t2~t3时间内,卫星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D错误.答案:C4.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A.m=5 g B.m=15 gC.m=40 g D.m=400 g(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解析:(1)如果气垫导轨水平,则不挂砝码时,M应能在任意位置静止不动,或推动M后能使M匀速运动.(2)应满足M≫m,故m=400 g不合适.(3)由v1=DΔt1,v2=DΔt2,v22-v21=2ax可得:a=(DΔt2)2-(DΔt1)22x.答案:(1)取下牵引砝码,M放在任意位置都不动;或取下牵引砝码,轻推滑行器M,数字计时器记录每一个光电门的光束被挡的时间Δt都相等(2)D(3)a=(DΔt2)2-(DΔt1)22x6.(20XX年南京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1)图(b)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1m数据如下表:请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a -1m 图线,并由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 与质量倒数1m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解析:(1)由逐差法得a =x 3+x 4-(x 1+x 2)4T 2=7.72+7.21-(6.70+6.19)4×0.042×10-2m/s 2 ≈3.2 m/s 2(2)如图所示由图知斜率k =0.5,即保持拉力F =0.5 N ,所以a =0.5m =12m .12.(15分)如右图所示,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 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 段加速后,进入BC 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x AB=5 km,x BC=10 km.问:12.(15分)如右图所示,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x AB=5 km,x BC=10 km.问:(1)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1)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解析:(1)由题意知t=t1+t2=200 sx AB=0+v2t1=5 000 mx BC=v t2=10 000 m 解得:v=100 m/s.(2)因为t1=2x ABv=100 s所以a=v-0t1=1 m/s2.答案:(1)100 m/s(2)1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