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经济学天津大学作业答案

房地产经济学天津大学作业答案

房地产经济学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初步揭示了地租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

A.杜尔哥B.杜能C.威廉·配第D.洛克2、马克思认为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的垄断。

A. 土地所有权B.土地经营权C.土地使用权D.土地租赁权3、在地役关系中,因使用他人土地而获便利的土地为()。

A. 供役地B.需役地C.地役权D.供役地人4、地租有()三种形式。

A.劳役地租B.实物地租C.货币地租D.资本地租二、判断题1、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商品一切交换或流通关系的总和。

()2、房地产产权可以为不同所有者占有。

()3、住宅消费潜在需求一般受人口数量、婚姻状况、家庭户数、规划设想、政府政策等变量的影响。

()4、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建立在人口和资源均匀分布的假设之上的。

()5、农业周期是非常著名的行业经济周期,代表人物是莫代卡·伊泽克尔。

()6、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方向相反,是一种负相关关系。

()7、大卫·李嘉图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仅指“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

()三、名词解释1、典权2、地役权3、房地产经济周期4、房地产市场5、房地产供给(微观)6、级差地租Ⅱ7、土地所有权8、绝对地租9、房地产业10、产权变动11、城市垄断地租12、房地产中介服务四、填空题1、()是存量房地产的交易市场,是消费者之间进行横向交易的市场。

2、一般说来,决定房地产()的因素主要有可替代程度、租金比率、需求迫切程度和使用期限。

3、如果从广义的层面上理解,地租是一种不仅限于()的租金。

4、马克思认为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的来源。

5、大多数农产品、矿产品的加工工业,一般都布局在()产地。

6、()产生的基础是存在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且二者处在分离的状态。

7、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长与宏观经济周期()。

8、()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仅指“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

9、我国现行行业分类标准把房地产业列为()产业的第二层次。

10、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作为超额利润转化形式的()。

11、一般认为,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复苏、萧条期(),而繁荣、衰退期()。

12、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方向(),是一种()相关关系。

13、产权的直接形式虽是人对物的关系,但实质却是()主体之间的关系。

14、在土地征购市场上进行的交易是()的买卖转移。

15、农业周期是非常著名的()经济周期,代表人物是莫代卡·伊泽克尔。

16、()最早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为级差地租理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7、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的区位级差地租理论。

18、垄断地租其实是一种特殊的()。

19、房地产产权可以为不同()占有。

20、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建立在()均匀分布的假设之上的。

21、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商品一切交换或流通关系的()。

22、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和可以成为支柱性的产业。

23、一般认为,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动而引起的投资结构和投资数额的变动。

24、()的高低可以引导房地产的投资走向扩张或收缩,从而使房地产经济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25、经历了房地产业萧条之后出现的复苏与增长期,一般会经历()的时间。

26、在土地管理制度中,土地的()包括土地总有、土地合有和土地共有三种形式。

27、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持续时间为()。

28、土地资源的()使土地供给不足是房地产增值的主因。

29、房地产是一种()属性的不动产。

30、城市生活方式的兴起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向郊区的扩散即()过程是城市化进程的两个方面。

五、简答题1、房地产业与住宅业的关系2、马克思对级差地租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

3、用益物权的特性4、城市绝对地租与农业绝对地租的关系。

5、影响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

6、房地产业经济活动的特点。

六、论述题1、论述房地产市场的特征。

2、论述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

3、试述房地产的特点。

4、房地产业经济活动的特点。

5、论述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的关系。

6、论述城市地租的特点8、大卫·李嘉图9、第三10、资本主义农业地租11、滞后,超前12、相同,正13、所有权14、土地所有权15、部门16、配第17、农业地租18、级差地租19、所有者(主体)20、人口和资源21、总和22、先导性23、中周期(朱格拉周期)24、收益率25、较长26、共同所有27、50~6028、有限性(稀缺性)29、自然30、郊区化五、简答题1、答:⑴住宅是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⑵两者的侧重点不同;⑶两者应用的背景和条件不同。

2、答:⑴在农业生产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占据统治地位;⑵资本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可以自由转移,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已经形成;⑶农产品象其他产业部门的商品一样,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的。

3、答:⑴用益物权是他物权;⑵用益物权是限制物权;⑶用益物权是以利用物的使用价值为目的的他物权;⑷用益物权一般以实施对标的物的占有为实现条件。

4、答:⑴共同点:①城市绝对地租与农业绝对地租具有相同的实体,都是超额利润即劳动者创造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②城市绝对地租以农业地租为基础。

⑵不同点:①它们是由不同的产业提供的;②地租量也不同5、答:⑴内部因素指房地产经济体系本身的内部因素,如收益率、投资、利率、通货膨胀率等。

⑵外部因素主要有政策因素、间接的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影响房地产业的随机因素。

6、答:⑴从区域经济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差异巨大、级差收益明显的行业;⑵从行业特征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的行业;⑶从投资过程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⑷从社会经济方面来看,房地产业受政府政策影响大,是与法律制度紧密相关的行业。

六、论述题1、答:⑴房地产市场是市场信息不充分的市场;⑵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强;⑶房地产市场产品的异质性;⑷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性;⑸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权益的交易市场;⑹房地产市场对商品短期供求变化反应不灵敏。

2、答:⑴房地产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周期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协调,二者波动方向相同,是一种正相关关系。

⑵周期波动次序的差别从周期波动的次序考察,一般认为,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复苏、萧条期滞后,而繁荣、衰退期超前。

⑶波幅与波长不同一般地讲,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要大于宏观经济周期,即波峰要高于宏观经济周期,而波谷要低于宏观经济周期。

从波长来看,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长与宏观经济周期也不一定相同。

⑷房地产经济周期的长期趋势显著与国民经济周期相比较,房地产经济周期的长期趋势明显。

3、答:⑴区位的固定性⑵使用的长期性⑶单件性⑷规模大、价格昂贵⑸效用的多层次性⑹使用上的限制性⑺增值性4、答:⑴从区域经济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差异巨大、级差收益明显的行业;⑵从行业特征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的行业;⑶从投资过程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⑷从社会经济方面来看,房地产业受政府政策影响大,是与法律制度紧密相关的行业。

5、答:⑴相同点级差地租Ⅰ及级差地租Ⅱ的实质都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都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

⑵不同点①投资方式不同级差地租Ⅰ是同量资本投在面积相同但条件不同的土地上,因生产效率不同,生产效率较高的土地上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而级差地租Ⅱ则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等量投资,因生产效率不同,生产效率较高的资本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②转化为地租的时期不同级差地租Ⅰ在签订租约时即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级差地租Ⅱ只有在租约期满,签订下一期租约时才会全部或部分地被土地所有者占有,在租约履行期间,归土地使用者所有。

③土地经营方式不同级差地租Ⅰ产生于对土地的粗放经营,即以扩大土地耕种面积为主;级差地租Ⅱ则产生于对土地的集约化经营。

级差地租Ⅰ产生的条件是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差异,与土地经营的集约程度无关,只要对不同条件的土地进行投入就会产生级差地租Ⅰ。

而级差地租Ⅱ来自于投资的边际报酬差异,与土地自然生产力无关,是在投资的边际报酬达到最大以前,连续对土地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

6、答:⑴城市地租在量上一般应高于农业地租;⑵区位级差地租是城市地租的主要形式;⑶商业地租是城市地租的典型形态;⑷城市地租具有相当大的垄断性;⑸城市土地投资的地租效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⑹城市地租比农业地租更具积累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