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费用效益分析
间接费用与间接效益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既要考虑外部效果, 又要防止外部效果扩大化。
转移支付是指那些并不伴随资源增减的 纯粹货币性质的结构。 比如 ①税金 ②补贴 ③折旧 ④利息 凡是转移支付都不计入收益或费用
钱币(pecuniary)和实际(real)效益和 费用
钱币效益和费用的产生是因为相对价格 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经济上公 共服务的供给和资源需求模式的变化造 成的。一部分人的所得(或所失)的增 加是由于其他人的所得(或所失)减少 的缘故。这种变化不影响社会净效益和 净费用发生变化。而实际效益是指项目 的最终消费者取得的效益,它反映了公 众福利的增加。
S-V-T 1975 《项目经济分析》 法 阿拉伯 《工业项目评价手册》 1986 法
最近时期
2001年世界银行出版的由贝利和安德生等人所著 的 “ economic analysis of investment operations”,该书提出了包括定量风险分析在 内的、适用于不同部门的费用—效益分析的普遍 原则和方法,同时还提供了有关交通运输、卫生 保健和教育项目的具体评价理论和相关实践经验 阿尔德和泊斯那所写的“费用—效益分析的再思 考”讨论了CBA发展的背景及其历史演进,认为 CBA是实现所有公众福利最大化目标的最合理的 决策程序。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信息不 完全、考虑社会公平等原因,CBA的决策也可能 发生偏差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常常出现有 差异结论的项目
(l)主要投入产出品受关税与非关税保护的 项目; (2)外部效果较为显著的项目,如交通、水 利、通讯和环境治理项目, (3)主要产出品价格受政府控制的项目,这 些主要是公用设施项目,如供水、供电、供气 等项目. 这些项目有必要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做国民 经济评价,以得出符合国家利益的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1)贸易货物。贸易货物影子价格的确定, 是按照各项产出和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 口岸价格为基础,根据港口、项目所在地、投 入物的国内产地、产出物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和 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对流通领域的费用支出 进行调整而分别制定的。所以不要以为同一种 货物只有一个影子价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①出口货物(产出物)经济价格=离岸价格*汇 率-国内运费-贸易费用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与实际价格之差
价格
P0
O
Q
数量
企业角度 每年的收益:200*0.5=100万 收益现值:100/5%=2000万 社会角度 每年的收益:400*1*0.5=200万 收益现值:200/5%=4000万
国民经济评价是以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 为出发点,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运 用影子价格、影子效率、影子工资和社 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计算分析项目需 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对国家的贡献,考 虑,投资行为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 性。
传统费用效益分析时期
这个时期费用效益分析评价理论有了较快的发 展,在方法上进一步深化、完善。1965年美国 政府采用了一套名为《计划、方案及预算体系》 ( 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 简 称 PPBS)的预算体系,后来又引入了《零基预算》 (Zero Base Budgeting),在这些计划系统 中,费用效益分析被用做预算决策的工具。这 个时期主要是由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支配着各 个评价领域。
产出物
c.替代进口产品(内销产品,以产顶进,减少 进口) 影子价格=原进口货物的到岸价×影子汇率+ (口岸到用户的运费+贸易费)-(项目到用 户的运费+贸易费)
投入物
a.直接进口产品(国外产品) 影子价格=到岸价格×影子汇率+(国内 运费+贸易费)
b.间接进口产品(国内产品,以前进口, 现在大量进口) 影子价格=到岸价×影子汇率+(口岸 到原用户的运费+贸易费) -(供应厂 到用户的运费+贸易费) +(供应厂到项 目的运输费用+贸易费)
很多学者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评价和经济 发展的研究,发现费用效益分析的原理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费用效 益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有人把由OECD和UNINO 提出的项目评价方法称为社会费用效益分析, 以别于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发展中国家应用发展时期(续)11
方法 OECD 法 出版 年份 《工业项目分析手册》 1968 《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评 1974 价和计划》 代表著作 《项目评估准则》 UNIDO 法 《项目评价指南—— 发展中国家社会效益 成本分析》 1972 1986 作者 里特尔 & 莫里斯 达斯古普塔 等人 约翰.R.汉 森 林恩 & 范德塔克 阿萨比 & 阿卜拉勒
在确定影子价格时,应把项目的投入物和产出 物分为外贸货物,非外贸货物,特殊投入物三 类。 外贸货物:指项目生产或使用将直接或间接地 影响国家进出口的货物。 非外贸货物:指其生产或使用将不影响国家进 出口的货物。
特殊投入物:指劳动力和土地。
外贸货物
直接进出口的货物 投入物:间接减少出口、增加进口 产出物:替代进口、间接增加出口
上述煤矿生产的煤,供应给某地项目作为燃料, 煤矿到项目所在地的铁路运距为50O公里。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如下:50*8.4-(300*0.053) +500*0.053=409.4(元) 项目使用可出口煤的影子价格为409.4元/吨。
假定铝锭在离项目所在地最近的某口岸的到岸 价格为每吨1500美元。某口岸到项目所在地的 铁路运距为200公里。 根 据 以 上 公 式 计 算 如 下 : 1500*8.4+ ( 200*0.053 ) + ( 1500*8.4 ) * 9%=13774.6 (元) 进口铝锭的经济价格为13744.6元/吨。
第七章 费用效益分析
主讲 王丽云
费用效益分析的起源
1844年,法国工程师杜比(Jules Dupuit)发表 了题为《公共工程项目效用的测算》的论文,开 创了现代成本效益系统分析的方法 1920年,庇古(A.C.Pigou)发表了《福利经济学》 一书,奠定了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其中的效用理论、 边际分析方法及潜在帕累托准则都应用到了费用 效益分析中,为方法提供了基本概念、原理、价 值判断标准等理论基础。
直接费用
①项目的投入物来自国内供应量的增加,即增 加国内生产来满足拟建项目的需求,其费用就 是增加国内生产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 ②如果国内总供应量不变 a 项目投入物来自国外,其费用就是所花费的 外汇。 b 项目的投入物本来可以出口,为满足项目需 求,减少了出口量,其费用就是减少的外汇收 入。 c 项目的投入物本来用于其他项目,由于改用 于拟建项目将减少其他项目的供应,因此而减 少的效益,即为其费用。
国民经济评价中的效益费用识别
识别原则
凡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均计为项 目的效益,凡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代价,均 计为项目的费用,费用和效益可分为直接费用、 直接效益、以及间接费用,间接效益。
直接效益
(1)项目的直接效益是由项目本身产出,由其产出 物提供,并用影子价格计算的产出物的经济价值。 (2)直接效益的确定 ①如果项目的产出物用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应量, 其效益就是所满足的国内需求。 ②如果国内供应量不变, a 项目产出物增加了出口量,其效益为所得获的外 汇。 b 项目产出物减少了进口量,其效益为节约的外汇。 c 项目产出物顶替了原有项目的生产,其效益为原 有项目减产或停产向社会释放出来的资源,其价值 也就等于这些资源的支付意愿。
费用效益分析的发展
第一个时期是1936年至1960年,在此期 间突出的表现为费用效益分析在美国的 水利和公共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初步发展。 第二个时期是1960年至1970年为传统费 用效益分析的发展阶段 第三个时期是1970年到80年代为费用效 益分析在发展中国家应用发展阶段。
起步时期
非外贸货物
天然非外贸货物 地理位置所限,国内运费过高不能进行外贸的 货物 受国际、国内贸易的限制不能外贸的货物
对于可外贸货物,寻找其口岸价,即以国际市 场价格来替代影子价格。对于非外贸货物,原 则上以用户的“支付意愿”来确定。价格合理 的,或按国家统一价格定价,或按国内市场价 格替代。价格不合理的,用分解成本的办法, 将财务价格调整为影子价格。
三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比较
1.评价角度不同 2.效益与费用的含义及划分范围不同 3.评价采用的主要参数不同 4.评价采用的价格不同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不一致的几 方面因素
(1)价格失真。这里的失真是指价格不能确 切地反映项目单位产出(投入)的社会效益 (费用)。 (2)存在外部效果.这是指并没有在项目的财 务收益或支出中包括进去的那些效益和费用. (3)存在不可计量的效果.这有两层意思,一 是指那些不能或难以用货币度量的效益与费用, 如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等等。另外,也包括那 些本身都无法计量的效果,例如美化环境、改 进治安等等
c.减少出口产品(国内产品,以前出口 过,现在也能出口) 影子价格=离岸价格×影子汇率 -(供 应厂到口岸的运费+贸易费) +(供应厂 到项目的运输费+贸易费)
假定煤在离新建煤矿最近的某口岸的离岸价格 为每吨50美元;汇率按8.40元计算。新建煤矿 项目所在地到最近口岸的运距为 300公里、铁 路运费的影子价格为每吨公里5.3分。贸易费 用的影子价格按口岸价格的9%计算(以下举例 中的汇率、铁路每吨公里运价、贸易费用系数 均按本例假设数据计算)。 根 据 以 上 公 式 计 算 如 下 : 50*8.4(300*0.053)-(50*8.4)*9%=366.3(元) 出口煤的影子价格为 366. 3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