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2018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2、5C.图中含有RNA的结构只有3、5、6D.此图若表示蛔虫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只有1、2、52.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C.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3.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A.一定有35S ,其中有1个含有32P B.一定有35S ,其中有2个含有32PC.一定有32P, 其中有1个含有35S D.一定有32P, 其中有2个含有35S4.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亲、女儿必发病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性发病,其父亲、儿子必发病C.伴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D.伴Y染色体遗传: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5.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B.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自由组合D.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6.洋葱根尖细胞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活性炭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B. Na2O2、NaHSO4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 :2C.蛋白质、人造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钠钾合金呈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庚烷的分子数约为N AB.20g D2O所含的中子数为10N AC.标况下,22.4L的Cl2与足量水反应中电子转移了2N AD.足量MnO2与含4 mol HCl的浓盐酸反应生成的Cl2分子数为N A9、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Z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核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Y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B.X、Y、R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Y>R>X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溶液可能显碱性10、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用铜电极电解NaCl溶液制备Cl2:2 C1—+2H2O Cl2↑+H2↑+2OH—B.向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制备Mg(OH)2:Mg2++2OH - = Mg(OH)2↓C.将FeS溶于稀硝酸制备Fe(NO3)3:FeS+4H++NO3-==Fe3++ NO↑+S↓+2H2O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SO2+H2O = 2HClO+SO32-11、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在10mL 0.1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6mL等浓度的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6 mL等浓度的Na2S溶液,溶液中又有黑色沉淀生成,说明Ksp(Ag2S)<Ksp(AgCl)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2SO4,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C.危化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金属钠、镁着火时,应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用蒸馏水溶解,加入适量10%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说明晶体中含有NH4+12、若往20 mL 0.01 mol·L-l HNO2(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c点>b点B.b点混合溶液显酸性:c(Na+)> c(NO2-) > c(H+)> c(OH-)C.c点混合溶液中:c(OH-) > c(HNO2)D .d 点混合溶液中:c(Na +)> c (OH -) >c(NO 2-)> c(H +)13、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反应原理:C(s)+2NO(g) ⇌ N 2(g)+CO 2(g)。
T ℃时,在2L 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mol NO 和2.030 mol 活性炭(无杂质),平衡时活性炭物质的量是2.000mol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916B .达到平衡时,NO 的转化率是60%C .3min 末达到平衡,则v (NO)=0.01mol·L -1·min -1D .升高温度有利于活性炭处理更多的污染物NO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某次球与墙壁上A 点碰撞后水平弹离,恰好垂直落在球拍上的B 点,已知球拍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AB 两点高度差h=1m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球刚要落到球拍上时速度大小为( )A/s B ./s C . /s D ./s15、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物体A 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竖直杆MN 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 拉住绳子上一点O ,使物体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原位置不动.则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 1和环对杆的压力F 2的变化是( )A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增大B .F 1逐渐增大,F 2保持不变C .F 1逐渐减小,F 2保持增大D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减小16、四颗地球卫星a 、b 、c 、d 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 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b 是近地轨道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四颗卫星相比较( )A .a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 .相同时间内b 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相对于b 静止D .d 的运动周期可能是23 h17、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x t )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已知b 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 m/s 2,t =3 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则( )A .a 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 a =83m/s B .t =3 s 时a 车和b 车相遇但此时速度不等C .t =1 s 时b 车的速度为10 m/sD .t =0时a 车和b 车的距离x 0=9 m18、在两个足够长的固定的相同斜面体上(其斜面光滑),分别有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斜面体B 的上表面水平且光滑、长方体D 的上表面与斜面平行且光滑,p 是固定在B 、D 上的小柱,完全相同的两只弹簧一端固定在p 上,另一端分别连在A 和C 上,在A 与B 、C与D 分别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沿斜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弹簧都处于拉伸状态B.两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C.弹簧L 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L 2处于原长D.弹簧L 1处于拉伸状态,弹簧L 2处于压缩状态19、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 的物体A 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6.0kg 的物体B 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B 与A 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A 加速度的大小为21/m sB .B 加速度的大小为26/m sC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40ND .A 、B 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4N20、乘坐“空中缆车”饱览大自然的美景是旅游者绝妙的选择.若某一缆车沿着坡度为30°的山坡以加速度a 上行,如图所示.在缆车中放一个与山坡表面平行的斜面,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设缆车保持竖直状态运行).则 ( ).A .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上B .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下C .小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2mg +ma D .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12mg +ma 21、山城重庆的轻轨交通颇有山城特色,由于地域限制,弯道半径很小,在某些弯道上行驶时列车的车身严重倾斜。
每到这样的弯道乘客都有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很是惊险刺激。
假设某弯道铁轨是圆弧的一部分,转弯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列车转弯过程中倾角(车厢地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列车在这样的轨道上转弯行驶的安全速度为v (轨道不受侧向挤压),则( )A. v =gR tan θB. v = gR cos θC.当列车速度大于v 时,轨道对车轮产生侧向挤压力,但轨道与车轮正压力不变D. 当列车速度小于v 时,轨道对车轮产生侧向挤压力,轨道与车轮正压力减小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
(1)某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2)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
若悬挂的钩码的质量比所标数值偏小些,则实验测得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比实际劲度系数偏________。
23、(9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块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