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汇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套車 ← 捆縛(本義) → 約束 → 約定、訂約 →簽訂的盟約
↓
↓
簡約← 節省、節約 邀約
↓
節儉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4、詞的基本義和附加義 詞的基本義是事物本質屬性的概括。 附加意義指附加於基本意義之上的各種意義,
包括: 文化意義 情感意義 搭配意義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習
(1)鳥學習飛翔時不停地拍打翅膀。 《禮記·月令》:‚鷹乃學習。‛
(2)反復練習。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學習。 《韓非子·五蠹》:‚莫如修仁義而習文學。‛
(4)瞭解、熟悉。 晁錯《言守邊備塞疏》:‚習地形,知民心。‛
(5)習慣。 《商君書·戰法》:‚民習以力攻難,故輕死。‛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3)情感意義 情感意義指詞的褒貶義、尊重輕蔑義等。 殺—誅—弑 《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
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 傳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賊 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 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 君也。‛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5)既不雙聲也不疊韻。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 者九萬里。(《莊子·逍遙游》) 仁義陵遲,《鹿鳴》刺焉。(《史記·十二 諸侯年表》) 妯娌、瑪瑙、芙蓉、蝴蝶、狼狽 狼藉、牡丹、蝙蝠、蟋蟀、疙瘩
18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聯綿詞不僅在語音上有特點,在書寫形式上 也有特點。聯綿詞大多都是假借別的字來表 示,所以在書寫形式上往往不止一種寫法。 ‚望洋‛也寫作‚望羊‛或‚盳洋‛, ‚委蛇‛也寫作‚逶迤‛‚委迆‛或‚逶 移‛,‚陵遲‛也寫作‚嶺夷‛‚陵替‛。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5)邀約。 《史記·韓長孺列傳》:‚約單於入馬邑而漢兵縱發。‛
(6)簽訂的盟約。 《鹽鐵論·和親》:‚匈奴數和親,而常先犯約。
(7)節省,節約。 《史記·李將軍列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8)簡約。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文約,其辭微。‛
(9)節儉。 《荀子·榮辱》:‚約者有筐篋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輿 馬。‛
14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疊韻聯綿詞 逍遙、叮嚀、洶湧、從容、窈窕 望洋、爛漫、哆嗦、駱駝、妖嬈 霹靂、彷徨、咆哮、燦爛、蜻蜓
15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3)既雙聲又疊韻,前後兩個音節的聲母相同, 韻母相同或相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詩經·周南·關雎》) 無縱詭隨,以謹繾綣。(《詩經·大雅·民 勞》) 綿蠻黃鳥,止於丘阿。(《詩經·小雅·綿 蠻》)
陽 陽光。
《詩經·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山南水北。
《尚書·禹貢》:‚岷山之陽,至於衡山。‛ 《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溫暖。 《詩經·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明亮。 《詩經·豳風·七月》:‚載玄載黃,我朱孔陽。‛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2、存在雙音節單純詞 古代漢語裏有不少雙音節單純詞,傳統稱之
為“聯綿詞”或“聯綿字”。 聯綿詞是兩個音節表示一個語素,所以不能
拆開來講,拆開來則每一個音節都沒有意義。 雙聲;疊韻;雙聲又疊韻;疊音;既不雙聲
也不疊韻。
11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1)雙聲,前後兩個音節聲母相同。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詩經·周南·關雎》) 猛虎之猶豫,不若蜂蠆之致螫。(《史 記·淮陰侯列傳》) 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 形容枯槁。(《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5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知道 《禮記·學記》:‚人不學,不知道。‛
身體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墨子者,顯學 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而不辯。‛
地方 《孟子·告子下》:‚天子之地方千里。不 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里。不 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
6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古代漢語詞彙單音節詞佔優勢,但古代漢語的 節奏音步是雙音節的,兩個音節構成一個節奏 音步,《詩經》裏的詩句絕大多數都是四字句, 原因就在於此。由於這個緣故,古代漢語裏有 不少雙音節的韻律詞。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3、詞義的引申方式 人類通過類比、象徵、隱喻等手段來認識世
界反映世界,其結果造成了詞的意義的引申 和發展。 詞義引申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本義 引申出直接引申義,直接引申義再引申出新 的引申義(間接引申義)。這種方式叫做 “鏈條式”引申。 習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另一種是若干個引申義都是從本義直接引申出來的, 叫做“輻射式”引申。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放在一起使用的兩個同義詞儘管有相當一部 分後來發展爲一個詞彙和語法的詞,但在古 代漢語裏它們祇是一個韻律詞,在詞彙語法 上是一個短語,與現代漢語裏的並列結構雙 音詞是不同的。
從意義表達的角度來說,同義連用是一種疊 床架屋現象,不符合語言表達的經濟原則。 把它們放在一起使用,純粹是爲了適應雙音 節節奏音步的需要。
古代將顏色分爲正色和間色,赤、黃、青、白、黑 五種顏色是正色,紅、紫、綠等顏色是間色。正色 和間色的文化評價是不一樣的,正色受到尊重,而 間色受到貶低。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3)情感意義 情感意義指詞的褒貶義、尊重輕蔑義等。 殺—誅—弑 《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放桀
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弑其君 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 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偏義複詞是將兩個意義相反或相關的詞放在一起使用, 在表達上祇取其中一個詞的意義。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 上》)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孟子·梁惠王 下》) 大夫不得造車馬。(《禮記·玉藻》) 今公常從數騎,一旦有緩急,寧足恃乎!(《史 記·袁盎晁錯列傳》) 安世應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執事,何 長短而自言乎?‛(《漢書·張湯傳》)
陽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約 (1)捆縛。
《說文·糸部》:‚約,纏束也。‛ (2)套車。
《戰國策·趙策四》:‚於是爲長安君約車百乘,質 於 齊。‛
(3)約束。 《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
(4)訂約,約定。 《史記·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 入咸陽者王之。‛
3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日:太陽
月:月亮
晝:白天
夜:晚上/夜裏
江:長江
河:黃河
市:市場
石:石頭
輪:輪子
虎:老虎
鼠:老鼠
夫:丈夫
妻:妻子
父:父親
母:母親
子:兒子/女兒
目:眼睛
耳:耳朵
喜:高興
戚:悲傷
4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現代漢語的一些雙音節詞在古代漢語裏也有 同形對應形式,但在古代漢語裏一般不是詞, 而是一個短語。 男子/女子 《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 寢之床……乃生女子,載寢之地。‛ 指示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 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1)基本意義 基本意義也叫理性意義、概念意義。 詞典中給詞下的定義就是詞的基本意義。
弑:古代臣殺死君主或子女殺死父母。 儒:春秋時用詩書禮樂進行禮儀教育的知識
分子。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基本意義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事物的本質 屬性不止一種,因此,詞在使用過程中有時 會祇體現其一種屬性。 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體現無味屬性) 碧天如水夜雲輕。(體現透明清澈屬性) 舊恩如水滿身流。(體現流動屬性)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體現柔軟屬性)
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2)文化意義 文化意義是反映民族價值取向、審美取向、
時代觀念等文化心理和時代文化特點的一種 意義。
女
《詩經·豳風·七月》:‚猗彼女桑。‛唐 孔穎達疏:‚女是人之弱者,故知‘女桑' 柔桑。‛
《釋名·釋宮室》:‚城上垣曰睥睨……亦 曰女牆。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於 丈夫也。‛
詞彙
邱冰
1
一、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二、古代漢語詞彙的意義 三、典故性詞語 四、學習古代漢語詞彙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方
法
2
一、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1、單音節詞佔優勢 古代漢語詞彙與現代漢語詞彙相比較,最顯
著的一個不同點是,古代漢語詞彙是單音節 詞佔優勢,現代漢語詞彙是雙音節詞佔優勢。 有很多詞在古代漢語裏是單音節的,在現代 漢語口語裏都是雙音節的,沒有相應的單音 節的說法。
所謂韻律詞,即在韻律上是一個單位,而在詞 彙和語法上不是一個詞。
古代漢語裏的韻律詞常見的有兩種:其一是同 義連用,其二是偏義複詞。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同義連用,即將兩個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放在一起 使用。
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時,下盡地財,中用人力, 是以群生遂長,五穀蕃殖。教民養育六畜,以時 種樹,務脩田疇,滋植桑麻。肥墝高下,各因其 宜。丘陵阪險不生五穀者,以樹竹木,春伐枯槁, 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爲民資。是 故生無乏用,死無轉屍。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羣, 不取麛夭,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豺未祭獸, 罝罦不得布於野。獺未祭魚,網罟不得入於水。 鷹隼未摯,羅網不得張於谿谷。草木未落,斤斧 不得入山林。昆蟲未蟄,不得以火燒田。孕育不 得殺,鷇卵不得探……。(《淮南子·主術訓》)
(2)動物名 ‚魚鮪‛(《禮記·禮運》)‚蟲蝗‛ (《呂氏春秋·孟夏紀》)‚蟲螟‛(《呂 氏春秋·仲春紀》)
21
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3)植物名 ‚樹檀‛(《詩經·小雅·鶴鳴》) ‚草茅‛(《儀禮·士相見禮》)
(4)方位名 ‚中林‛‚中谷‛‚中田‛‚中河‛ (均 見《詩經》) ‚中野‛(《周易》) ‚中庭‛(《孟子》)‚中廷‛(頌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