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难民问题)【圣才出品】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难民问题)【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难民问题
13.1复习笔记
“难民”正式成为一个明确的国际政治术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全力解决的问题,乃是现代的事情。

一直到20世纪,难民的地位才有了国际公约的明确规定,在国际范围才有了专门解决难民问题的常设机构。

一、难民问题的严重性
20世纪是一个“难民的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及无数次局部战争,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难民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到60年代末,尽管世界难民问题依然存在,但总的来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进入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由于世界不稳定地区不断增多,全球的难民人数也急剧增长。

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范围的难民数量似乎有所减少,但难民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二、难民的理论界定
1.难民的含义
按照联合国的界定,难民是指那些有正当理由畏惧因种族、宗教、民族、参与某政治团体或政治见解等原因遭到迫害而离开了原籍国,并且因为这种畏惧而不愿接受该国的保护,
或那些没有国籍,离开了他以前的居住国并因此畏惧而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的人。

2.难民的分类
当今国际关系中得到承认的难民,大体可分为两类:
①离开了其原籍国,并受到已签署联合国或其他地区性难民公约的相关国家政府认可的难民;
②联合国难民署根据相关公约认可为难民的人,也被称为“托管难民”。

然而,尽管“难民”有严格的界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保护难民的工作范围却在不断扩大。

后来,那些因战争、内乱、饥荒而在原籍国流离失所的人,尽管没有离开原来所属的国家,也取得了类似难民的待遇。

三、造成难民潮的根本原因
造成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国家领土的变更,政权的更迭,社会分裂、民族冲突所导致的动乱和战争,政治和宗教迫害等。

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会间接地导致政治和社会冲突,最终使人流离失所,产生难民问题。

当代难民潮发生最突出的原因之一是种族或民族因素,造成难民问题的突出原因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生态原因同样对难民问题的产生有间接的影响。

总之,造成当代难民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一种原因比较突出,有时是几种原因共同起作用。

要消除难民潮发生的原因,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发展问题。

四、国际社会对难民的保护
1.国联
从20世纪20年代起,国联就开始着手解决难民问题。

1921年,针对在欧洲和小亚细亚出现的难民问题,国联在设立了俄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职位。

这是国联为处理国际难民问题采取的第一个行动。

此后,国联又有了一系列组织和协定以处理不断出现的新的难民问题。

2.联合国
(1)相关组织
①国际难民组织
联合国取代国联之后,在1947年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即国际难民组织。

它的使命是保护已有的难民和二战之后新出现的散布于整个欧洲的2100万难民。

它的主要职责是对难民进行确认、登记、分类、照顾、法律保护、遣返和安置。

②难民署
1950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简称难民署,取代国际难民组织。

它遵循联合国大会和经社理事会的指示进行活动,负责协调联合国救援活动的方方面面。

其援助资金主要靠国际社会的捐助。

难民署的原则是以纯粹人道主义的和完全非政治性的精神向难民提供国际法律保护,并在有关政府或联合国的要求下,向难民提供物质援助,最终解决难民的各种问题。

难民署所追求的目标,是“永久解决”难民问题,使难民不再成其为难民。

(2)解决措施
为使难民得到保护,联合国难民署采取了如下措施,为他们提供诸如就业、教育、居住、
迁移和免受迫害等方面的保证,并且敦促各国就难民问题进行立法。

①使难民自愿返回家乡。

②在其避难国家就地安置。

③在第三国进行安置。

④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来对付难民危机。

3.非政府组织
在国际社会解决难民问题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难民署成立初期,非政府组织成为难民署援助难民的重要合作伙伴。

此后,各种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了直接救援活动。

在救助难民的过程中,难民署的很多资金也是来自于非政府组织。

4.主权国家
国际社会解决难民问题的努力最终是离不开各个主权国家的合作的。

目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加入了有关难民问题的国际公约,承担了对于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义务。

但受如下因素的影响,每一个难民并不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①难民原籍国与难民接受国之间关系的现状(决定性因素)。

②接受难民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具有全球性特点的难民问题还会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难民问题的解决需要联合国、各种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主权国家的共同努力。

只有实现了和平,实现了经济发展,实现了人权的普遍价值,难民问题才会逐渐减少,并最终得到解决。

13.2课后习题详解
思考题
1.什么是难民?
答:(1)“难民”正式成为一个明确的国际政治术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全力解决的问题,乃是现代的事情。

一直到20世纪,难民的地位才有了国际公约的明确规定,在国际范围才有了专门解决难民问题的常设机构。

(2)难民是一个源于法语的词汇。

它的基本意思是指逃到国外以躲避危险和迫害的人。

国际社会关于难民的界定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

在这方面,联合国先后产生过两个基本文件,即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较窄,在时间上它仅适用于1951年1月1日以前发生事件所造成的难民,而且该公约的签字国有权选择只在欧洲范围内履行该公约规定下的各项义务。

随着新的难民群体的不断出现,国际社会的成员感到需要有新的适应新的难民形势的公约。

联合国1967年关于难民问题的议定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废除了1951年公约的时间界限,使之成为一个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真正普遍的公约。

联合国关于难民的两个文件确定了对待难民的标准,规定了难民的地位和他们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他们的法律地位、就业以及福利等。

(3)在当代,按照联合国的界定,难民是指那些有正当理由畏惧因种族、宗教、民族、参与某政治团体或政治见解等原因遭到迫害而离开了原籍国,并且因为这种畏惧而不愿接受该国的保护,或那些没有国籍,离开了他以前的居住国并因此畏惧而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的人。

(4)当今国际关系中得到承认的难民,大体可分为两类:①离开了其原籍国,并受到已签署联合国或其他地区性难民公约的相关国家政府认可的难民;②联合国难民署根据相关公约认可为难民的人,也被称为“托管难民”。

然而,尽管“难民”有严格的界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保护难民的工作范围却在不断扩大。

后来,那些因战争、内乱、饥荒而在原籍国流离失所的人,尽管没有离开原来所属的国家,也取得了类似难民的待遇。

2.分析难民潮发生的原因。

答:(1)造成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国家领土的变更,政权的更迭,社会分裂、民族冲突所导致的动乱和战争,政治和宗教迫害等。

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会间接地导致政治和社会冲突,最终使人流离失所,产生难民问题。

(2)当代难民潮发生最突出的原因之一是种族或民族因素。

几乎每一起难民潮,都有民族因素的影响。

前苏联解体之后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发生的难民潮,前南斯拉夫解体之后发生的难民潮,都是民族冲突的结果。

近年来在非洲大湖地区胡图族与图西族的冲突,同时在几个国家导致了大规模的难民潮。

在伊拉克,库尔德难民的流亡也是民族冲突的结果。

(3)造成难民问题的突出原因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的两极分化在继续,处于绝对贫困之中的人口在不断增加。

这种绝对贫困化是有可能造成难民问题的。

对于勉强能够生存的群体来说,突发的暴力冲突会打断原有的食物生产和分配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活基础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这样的社会群体来说,持续的饥荒和流行的疾病对人们生命的威胁往往比战争更大。

(4)生态原因同样对难民问题的产生有间接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恶化会使数百万人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家园,这无疑会导致各种冲突。

造成生态恶化的原因,有时是天灾,有时则是人祸。

有时一种社会力量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具有“迫害”性质,即是一种故意且带有敌意的行为。

一些国家的政府对土著人的迫害就采取了这种方式。

破坏了土著人与自然环境的特定联系,土著人就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原居住地。

总之,造成当代难民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一种原因比较突出,有时是几种原因共同起作用。

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从表面上看,民族冲突因素最突出,最难解决,但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