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在线考试题库试题一一. 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 (1分)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1 分评语:2. 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 (1分)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1分)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1分)A.是矛盾的B.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 (1分)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1 分评语:6. 逻辑证明是( ) (1分)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B.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7.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1分)A.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C.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D.认为人的思想是人的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1 分评语:8.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1分)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9.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1分)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10.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 (1分)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1分)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12. 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 ) (1分)A.联合B.兼并C.收购D.垄断☆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1 分评语:13.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 (1分)A.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C.有形补偿和无形补偿D.商品补偿和货币补偿☆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1 分评语:14.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1分)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15. 在抗击“非典”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 (1分)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C.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大小D.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1 分评语:16.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1分)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17.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 (1分)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1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1分)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B.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D.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 分评语: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已为我们指明了( ) (1分)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B.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20.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 (1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1 分评语:21.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 (1分)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22.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1分)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1 分评语:2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 (1分)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2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1分)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1 分评语:25.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 (1分)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26.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1分)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27.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体现了( ) (1分)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C.质变过程的量的扩张D.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28. 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
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
这说明( ) (1分)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1 分评语:29.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1分)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 分评语:30.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1分)A.人民当家作主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31.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 (1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32.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1分)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1 分评语:33.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 (1分)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1 分评语:3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 (1分)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1 分评语:35.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 (1分)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36.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1分)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37.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 (1分)A.“代理制”B.“个人联合”C.“企业联合”D.“参与制”☆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1 分评语:38.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是( ) (1分)A.商品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B.商品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1 分评语:39.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 (1分)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C. 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1 分评语:40.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1分)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1 分评语:二. 多选题(共15题,共30分)1. 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 ) (2分)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考生答案:A,C★考生得分:2 分评语:2. 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