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一、积累运用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假如一天已经过去了,鸟儿也不歌唱,假如风也吹juàn________了,那就用黑暗的厚幕把我盖上罢,如同你在黄昏时节用睡眠的衾被guǒ________上大地,又轻柔地将睡莲的花瓣合上。
旅客的行程未达,粮袋已空,衣裳破裂污损,而又筋疲力尽,你解除了他的羞涩与困jiǒng________,使他的生命像花朵一样在仁慈的夜幕下苏醒。
——(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冰心译【答案】倦;裹;窘【考点】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结合语境和音节写成正确的汉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汉字的写法。
“ juàn ”写作“ 倦”,“ guǒ ”写作“ 裹”,“ jiǒng ”写作“ 窘”。
故答案为:倦;裹;窘。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2.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2)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3)________,惯看秋月春风。
(杨慎《临江仙》)(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5)舟船是古诗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意象。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比表现诗人豁达乐观的胸襟。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期望得到明主赏识的愿望。
【答案】(1)晓镜但愁云鬓改(2)山雨欲来风满楼(3)白发渔樵江渚上(4)静影沉璧(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考点】一般型默写,理解型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重点字:鬓、樵、璧。
故答案为:⑴晓镜但愁云鬓改;⑵山雨欲来风满楼;⑶白发渔樵江渚上;⑷静影沉璧;⑸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百废具兴________②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答案】同“俱”,全、皆;茂盛;哪里【考点】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解:① 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具同“俱”,全、皆;②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秀:茂盛。
③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焉,哪里。
故答案为:同“俱”,全、皆;茂盛;哪里。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
解答本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4.2018年11月18日,意大利奢侈品D&G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名为“起筷吃饭”的宣传片。
这段视频侮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筷子,被网友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嫌疑,引起了大家的愤怒。
筷子有多伟大,D&G就有多无知!请你写出筷子任意3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内涵),告诉D&G: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筷子!【答案】①筷子一头圆、一头方。
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②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③一双筷子(两根)代表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
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
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⑤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
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
即便忘了带筷子,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当筷子用。
⑥筷子一双:成双成对的和配之美。
【考点】材料探究,语言连贯,语言简明【解析】【分析】本题以“筷子”为中心,分别从筷子的名称演变、种类造型、礼仪文化等几个方面对筷子进行说明。
我们了解到了筷子的形状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拿法有一定的讲究,并“渗透着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筷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还代表着中国的礼仪文化;介绍中国的用餐工具不同的原因,可见“筷子”是因中国的饮食文化顺应而生的;让将这些要点提取出来,合理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①筷子一头圆、一头方。
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②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③一双筷子(两根)代表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
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
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⑤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
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
即便忘了带筷子,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当筷子用。
⑥筷子一双:成双成对的和配之美。
【点评】此题为开放题,表述的内容涉及材料和图片两个部分,要点齐全,语句表述连贯即可,答题时注意一下要点:“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筷子”中承载着中国人的礼仪和文化;选择“筷子”作为餐具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筷子”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思想;“筷子”中蕴含着中国人浓厚的亲情和文化传承思想。
二、阅读理解5.学校开展“名著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请选择下列任一角度赏析艾青的诗歌《阳光在远处》。
阳光在远处艾青阳光在沙漠的远处,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暗的风,暗的沙土,暗的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射在沙漠的远处。
1932年2月3日苏伊士河上①对比②意象③跨行(2)杨志在汴梁卖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
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答案】(1)示例①:对比,“阳光在沙漠的远处”是静的、亮的,“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是动的、暗的,阳光在远处嬉笑,而旅客的心却是“暗”的,一动一静、一明一暗、一乐一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极好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和对光明的向往。
示例②:意象,阳光、暗云、暗的风、暗的沙土、暗的心为本诗意象,阳光是独立的一组,其余为一组。
阳光,象征光明、温暖,可它却在远处。
另一组为暗云等“暗物质”系列,种种累加,越来越沉重,沉重到无以复加。
通过两组意象的对比,极好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和对光明的向往。
示例③:跨行,诗人连用四个“暗”,一次比一次重,成为这首诗的“脊梁”。
其中最后一个“暗的”独立成行,再另起一行“旅客的心”,把一个句子有意拆成两半,以突出旅客的心要承受前面所有的千钧之力,简直透不过气来。
极好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和对光明的向往。
(2)我赞美鲁智深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
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考点】感悟诗歌的特点,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解析】【分析】⑴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对比。
阳光,是一种象征,象征光明,象征温暖。
而却“射在沙漠的远处”,且是“嘻笑地”。
而船上“旅客的心”却是“暗”的,这个暗字,把“旅客的心”中种种积淤完全概括了,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索余地。
一明一暗形成震撼人心的对比。
而阳光只射在沙漠的远处,怎么不投射到船上,投射到“旅客的心”上,去驱散这种“暗”呢?诗人心中的愁苦,诗人的向往,极好地表达出来。
意象:阳光、暗云、暗的风、暗的沙土、暗的心,另一组为暗云等“暗物质”系列,通过两组意象的对比,极好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和对光明的向往。
⑵对名著人物的评析,要结合情节内容综合全面分析。
两个人物都体现侠义和担当精神,评析鲁智深和杨志时,可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来回答,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
故答案为:⑴示例①:对比,“阳光在沙漠的远处”是静的、亮的,“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是动的、暗的,阳光在远处嬉笑,而旅客的心却是“暗”的,一动一静、一明一暗、一乐一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极好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和对光明的向往。
示例②:意象,阳光、暗云、暗的风、暗的沙土、暗的心为本诗意象,阳光是独立的一组,其余为一组。
阳光,象征光明、温暖,可它却在远处。
另一组为暗云等“暗物质”系列,种种累加,越来越沉重,沉重到无以复加。
通过两组意象的对比,极好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和对光明的向往。
示例③:跨行,诗人连用四个“暗”,一次比一次重,成为这首诗的“脊梁”。
其中最后一个“暗的”独立成行,再另起一行“旅客的心”,把一个句子有意拆成两半,以突出旅客的心要承受前面所有的千钧之力,简直透不过气来。
极好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和对光明的向往。
⑵我赞美鲁智深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
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点评】⑴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答题时应注意,本题考查了诗歌对诗句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多反思,多总结,才能在自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⑵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昏(英)萨基(1870—1916)①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背向着公园栏杆围起来的长方形草坪。
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着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