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4.0分)1.下列亲密的“伙伴”中,长度最接近3cm的是()A. 橡皮擦B. 中性笔C. 直尺D. 三角板2.在图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某种晶体凝固特点的是()A. B.C. D.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因熔化而变细B.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是放热过程C.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吸热过程D. 冬天,教室窗户的玻璃外表面经常会“出汗”4.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 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 夏天为了凉快,在地面上洒水C. 北方的冬天,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D. 夏天喝冰镇饮料时,常在饮料里加冰块5.如图所示,室内恒温,分别将三个相同的温度计放在空气中、水杯中、加盖的水杯中,水杯导热性良好,示数稳定后,请排列t1、t2、t3的高低顺序()A. t1=t2=t3B. t1<t2<t3C. t1>t2>t3D. t1=t3>t26.在下列各图所示的热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 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C. 水浇开时冒出大量“白气”D.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融化却变小7.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霜和露B. 露和雾C. 霜和冰雹D. 霜和雾8.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湿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 液化放热B. 蒸发吸热C. 凝固放热D. 升华吸热9.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 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 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10.对于蒸发,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 0℃的水不能蒸发C.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D. 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11.下列现象与蒸发无关的是()A. 夏天吃冰棒时,发现冰棒冒白气B. 满身大汗时扇电扇感到凉快C. 用电热吹风把湿头发吹干D. 夏天在教室地上洒水降温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夏天扇电风扇,人觉得凉快,是因为电风扇使人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B. −10℃的酒精也能蒸发C.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D.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13.如图,在敞开盖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 逐渐升高B. 不变C. 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D. 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14.用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正确的操作是()A. B.C. D.15.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4.0分)16.厨房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如: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_ 的缘故;在水中下饺子,饺子不会焦;在油中煮饺子,饺子易焦,其原因是______ ;冬天,碗中的水结冰,该过程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17.严冬,树枝上形成美丽的“雾淞”。
“雾淞”属于______现象(选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这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8.家用液化气瓶中的液化气是以______ 存在的,它是常通过对液化气在常温下______ 的方法,使之______ 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填状态、液化方法及物态变化名称)19.物态变化有______ 种,分别是熔化、凝固、______ 、液化、______ 和凝华;其中湿衣服变干是______ 现象.2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和______现象。
这两种物态变化都需要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2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烧杯中加入200g的水,测得初始温度为4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g酒精放出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酒精热值q=3.0×107J/kg)22.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物体的长度记录为______cm.2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______(2)______.24.发射火箭时,火箭尾部会冒出“白气”(如图),专家解释:为了防止发射台被烧坏,发射台下方修建了一个很大的水池,发射火箭时火焰喷到水面,水发生______(物态变化)形成水蒸气而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水蒸气上升遇冷发生______现象。
25.新疆以盛产葡萄干而著称,新疆葡萄干是挂在如图所示的四壁有孔的晾房中晒制成的.这个晾房四壁有孔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这是因为冰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 热,但温度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27.正确的使用测量工具并读出示数,是我们要必备的生活技能。
早上起床后,小明观察到室外墙壁上挂着的寒暑表示数如下图甲(图见下页),他大声告诉妈妈今天早晨室外气温是______℃;放学后小明病怏怏的回到家,妈妈给他测量体温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妈妈告诉小明他的体温是______℃。
28.如图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你读出它们的示数.图(甲)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 cm.图(乙)中体温计所示温度是______ ℃.29.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______ (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g、20g和5g 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 .30.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有:(1)______;(2)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
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2.木工用的粘胶,当气温较低时,非常粘稠,必须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够使用。
但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又很容易超过100℃,从而使木胶变质不能使用。
现有水、火炉、胶、锅、装胶的小容器等,请你设计一个装置(如果需要可以画图说明),使胶在加热的过程中不致于因温度超过100℃而变质,并且解释一下这样设计的道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3.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______。
(2)在BC段,锡处于______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_态。
(3)锡的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A、大拇指的长度约5cm,橡皮擦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3cm左右。
故A符合题意;B、拳头的宽度在8cm左右,中性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2cm左右。
故B不符合题意;C、一把直尺的长度在20cm左右。
故C不符合题意;D、三角板一个边的长度在10cm左右。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
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 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2.答案:A解析:解:根据图象可知,B、D选项没有温度保持不变的直线,所以将BD不是晶体,故BD错误;图象C不断吸收热量,在某段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熔化图象;图象A不断放出热量,在某段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凝固图象.综上分析,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有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2)通过图象中是否有不变的温度,首先可判断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之前温度逐渐上升还是逐渐下降判断是熔化还是凝固.根据图象是否有不变的温度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然后根据温度不变之前的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凝固图象.3.答案:C解析:解:A、白炽灯灯丝变细实际上是因为变成了气态的钨蒸汽,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B、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会逐渐的变为液态的水,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C、地上的水是液态的,变干了就是变为了气态,液态变为气态时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D、冬天室外的温度比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是在玻璃的内侧,这就是俗话说的“出汗”。
故选:C。
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以及物态变化中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来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需要注意的是选项D,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小水珠的形成过程。
4.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知识最终是要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就要认真分析,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