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ppt课件
借用“长门”事,借两情言君臣:正表露出词人原望 上书后取得皇帝信任,但为当权者所嫉,壮志难酬 的心情。
பைடு நூலகம்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千金”二句:反用典故,满怀 的深情向谁倾诉?
词人遭忌受谗、不为信任的苦闷, 报国无门的愤懑,尽数言明,又 与“春不语”相呼应;自屈原以 后,借美女遭弃比喻忠臣被逐是 文人常用的艺术手法。
艺术特色
抒情手法上
《摸鱼儿》以婉约含蓄见长,通篇采用比兴,不直 抒己见,而是因物起兴,借景抒情,托儿女之情, 写君臣之事。拟人化的手法和典故运用恰到好处。
艺术特色
风格上
缠绵曲折,沉郁顿挫。在芬芳悱恻之中,露 磊落不平之气。其手法较近婉约,与其它豪放 词篇迥然有别,可谓柔中有刚。
梁启超:“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 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 好个秋
《 丑 奴 儿 ·书 博 山 道 中 壁 》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斜阳、烟柳象征衰败的国势和 王朝的昏暗,表达出词人对国势颓 危,江河日下,不忍闻见的心理。
同时,此景回应上阙,借暮春 之景暗示南宋的没落命运,寄托了 作者对国事的无限哀伤。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第四期(1203—1207)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
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夏承焘:“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作业 背诵这首词; 抄写这首词,并进行默写。
本 谢课 谢结 !束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稼轩, 屡遭谗忌的苦闷。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 生。
想偏居一方。
留春: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 归路。
首句迎面呼住,情急语重; 次句引出缘由; 结句点明势在必留,春仿佛有知觉,有来去 路径可循,笔墨形象,具体可感,联想丰富, 比 喻生动;更是作者炽热爱国情怀的进一步流露。
怨春: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紧承上句,春沉默不语,一片苦心遭冷淡, 故而“怨”之,暗示忠言逆耳,不被理解的困 窘。
小结:
上阙表面上是在写“暮春之景”,实则写词人 对偏安一隅的南宋一再贻误收复中原的大好时 机表示婉惜,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感 慨。
下阙:写自身遭遇。
从古代后妃失宠被废 的故事写起,以娥眉遭 妒表现他对自身遭遇的 不平和权奸当道的痛心 。最后以伤春结束。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怜惜春天逝去,而徒然希望留住 春天的心情,“落红、芳草、飞絮”构成一 幅幅暮春图画。
上阙:惜春、留春、怨春;
“词义殊怨……闻寿皇(孝宗)因此词颇为不悦”。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济南历 城(今山东济南)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 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 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 国,少年抗金归宋。有词集《稼轩长短 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 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总结
上阙写暮春之景写南宋朝廷的国事危机,而自己有 才难展;下阙借用典故写自己遭奸人所害,有志难 抒。
一般,伤春词 李煜 “流水落花春去也”
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
而这首词,则表现对家国危亡的忧虑; 对自己有志难抒的愤懑。
艺术特色
结构上
着眼于一个“春”字,以“匆匆 春又归去”为这首词的主题和单 线,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上下阙内 容。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 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
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
惜春: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 去。
惜春长怕化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风雨”象征国家被风吹雨打,国事飘摇。 “落红无数”:指国土沦亡,但当权者不思恢复、只
摸 鱼 儿
解题:(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 置酒小山亭,为赋。)
这是辛弃疾40岁时,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年暮春写的词。 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 所采纳。朝廷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员。 这一次他的调动当然不能尽情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 当同僚王正之置酒为他送行的时候,他写了这首比 较婉约的词。
君莫舞,君不见, 玉环飞燕皆尘土!
借宠妃杨玉环、赵飞燕的 结局讥刺当权的小人,不 要因一时受宠而得意忘 形,总有一天也将化为灰 烬,诅咒投降派不会有好 下场,讽刺极为尖锐,至 此七句为全词筋节所在。
闲愁最苦!
“闲”指闲得无聊之苦,实则是正话反说。文韬武 略的词人,本想驰骋疆场,收复河山、失地,但 现在却无用武之地,其爱国热忱受冷遇的忧愁。 是愁极怨极的表现 。
第一期(1140-1162)——起义反金,生擒张安国 的少年英雄
第二期(1162—1181)——南渡后,无用武之地的 落寞。
献《美芹十论》《九议》,提抗金方略,但辗转 各地,文韬武略与伟大抱负总难施展。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 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