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与肾功能检查
月经干净3天 无菌留中段尿 24h留尿:防腐剂(甲苯、甲醛、盐酸等)
尿液的一般检查
一、尿 量(Urine Volume)
正常: 1000~2000ml/24h,平均1500ml/24h 多尿(polyuria):>2500ml/日 少尿(oliguria):<400ml/日或<17ml/h 无尿(anuria):<100ml/日
肾小球功能检查
血清肌酐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急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分期
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 肾前性常低于200umol/L 器质性常高于200umol/L
肾小球功能检查
尿素氮测定
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物,肝内代谢,肾脏排泄。分 子量60道尔顿,不与蛋白结合,经肾小球滤过入 原尿,40-60%由肾小管、集合管吸收。当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吸收↓,血中浓度↓,故单一血中 BUN↓,不能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
临床意义: 肾小球疾病:小球→小管 慢性肾炎 肾小管间质病变:小管→小球 慢性肾盂肾炎 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SLE、糖尿病肾病
尿液的化学检查
组织性蛋白尿
特征:肾小管代谢,肾组织破坏,炎症或药 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蛋白质
正常人:T-H糖蛋白为主 病理: 肾炎、中毒→排出↑
尿液的化学检查
溢出性蛋白尿
尿液的一般检查
临床意义:
尿量增多 暂时性多尿:水摄入太多,药物 肾脏病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尿崩症
尿量减少 肾前性 肾性 肾后性
尿液的一般检查
二、外观(Urine Apearence)
正常尿液:透明淡黄,久置后微量沉淀 食物和药物的影响:桔子、黄连素等
尿液的一般检查
病理性外观改变 血尿
肉眼血尿:1ml/L 镜下血尿: RBC>3/Hp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内层、囊腔、外层)
近球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细段 远球小管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远曲小管
肾单位
肾小体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No Image
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单位时间内(每分 钟)两肾所生成滤液的量 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是评 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 客观指标,正常人通常为 80-120ml/min。
蛋白尿:
+—+
定量>120mg/24h
+—++
1.0-2.0mg/24h
+++—++++ >3.5g/24h
尿液的化学检查
生理性:呈短暂性,程度较轻,诱因解除 后即可消失,无器质性病变
活动、发热 →肾小球内血流 动力学改变→尿蛋白↑
定性(+),定量<0.5g/ 24h。
体位性:直立姿势出现,卧位消失, 无血尿、高血压、水肿等
肾小球功能检查
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测定
血肌酐:肌酐为肌肉组织产生(少量外源性) 磷酸肌酸缩合为肌酐
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不吸收 测血中肌酐浓度可作为GFR受损的指标,敏感性较
BUN好,但并非早期诊断指标。 Scr正常值:男性44-132μmol/L
女性70-106μmol/L
低蛋白饮食3天,禁肉,避免剧烈运动 第4天留24h尿,甲苯防腐、采血 记录尿量,测血尿Cr浓度
肾小球功能检查
计算
公式:Ccr(ml/m)=尿Cr/血Cr×每分钟尿量 每分钟尿量=24h尿量÷24 ×60
参考值:80~120ml/min·1.73m2 矫正清除率=实际清除率×1.73m2/受试体表面积
盐类结晶伴有RBC,考虑结石可能 酸性结晶:尿酸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草酸钙结晶:结石约90% 碱性结晶:如磷酸盐结晶(结石) 磺胺结晶:磺胺结晶+RBC→
结石或尿闭可能→停药
草酸钙结晶(未染色)
磷酸氨镁盐结晶
尿酸钙结晶(未染色)
尿酸结晶(未染色)
胆固醇结晶
胆红素结晶
第二部分 肾脏功能检查
尿液的一般检查
病理性外观改变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血红蛋 白尿
及肌红蛋白尿(myoglobinuria):
红葡萄酒色、浓茶、酱油色;
BLD(+);镜检无RBC。 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PNH、
肌红蛋 白尿
血型不合
肌红蛋白尿见于挤压综合征、
缺血性肌坏死
蛇毒引起 肌红蛋白尿
尿液的一般检查
尿酸生成的酶缺陷、肾小管转运障碍、摄 取过多富含嘌呤的食物.
肾小球功能检查
4、血清尿酸正常值: 男:268-488umol/L 女:178-387umol/L
5、意义:血尿酸增高见于: ⑴ 肾小球疾病可使UA升高 ⑵ 原发性痛风 ⑶ 白血病、肿瘤及化疗后,核酸分解增加,内
源性血尿酸升高 ⑷ 其他:子痫、铝中毒、酮症、长期应用噻嗪
蛋白不能重吸收→蛋白尿。 α2、β2-MG小分子蛋白为主,少量白蛋白。定性
+~++,定量一般1~2g/日
临床意义:
※ 小管间质病变:间质性肾炎 ※ 尿路炎症 ※ 中毒:庆大,造影剂,甘露醇、中药等
尿液的化学检查
混合性蛋白尿
特征:小球、小管均有损害,大小分子蛋白均有。定性 +~+++,定量1~3.5g/24h
尿液的一般检查
五、比 重(Specific gravity of urine)
正常比重:1.015~1.025 比重增高:见于血容量不足(心衰、高热、脱水)、
急性肾炎。 比重降低:见于CRF、尿崩症
持续在1.010左右,提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尿液的化学检查(Chemical Test)
一、蛋白尿 (Proteinuria) 正常尿蛋白:定性(-), 定量0~80mg/24h
病理性外观改变
脓尿(pyuria)和菌尿(bacteriuria): 静置不沉淀, 见于尿道感染 鉴别:脓(菌)尿 → 加热 → 混浊 结晶尿 → 加酸(碱) → 变清
乳糜尿(chyluria)和脂肪尿(lipiduria): 白色乳样,见于丝虫病、TB、肿瘤。乙醚等有机溶 剂抽提后尿变澄清。
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 深黄色, 见于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
尿液的一般检查
三、气 味(Odor)
正常尿:酸味、久置—氨味 病理气味: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腐败臭味(脓尿/晚期膀胱癌)
尿液的一般检查
四、P H
正常:PH 6.0~6.5 PH↓:酸中毒、发热、痛风、食用肉类 PH↑: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呕吐 药物干预:尿PH可作为用药的一个指标 用氯化铵酸化尿液,可促进碱性药物中毒时从 尿中排出; 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使酸性药物中毒时 从尿液中排出。
肾小球功能检查
临床意义
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功能分期及初步估价
70~51ml/m—轻 20~11ml/m—早期CRF 50~31ml/m—中 10~6ml/m—晚期CRF
<30ml/m—重 <5ml/m—终未期CRF 指导治疗:Ccr<30~40ml/m—限制蛋白摄入
Ccr<30ml/m — 噻嗪类利尿剂无效 Ccr<10ml/m — 替代治疗
尿沉渣检查
蜡样管型(waxy cast):细胞管型长期滞留在肾小
管—CRF。提示严重肾小管变性坏死。
脂肪管型(fatty cast):管型基质中嵌入含脂肪
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S,中毒性肾病。 易误认为管型的物体:类园柱体、粘液丝。
蜡样管型
尿沉渣检查
三、结晶体(crystal bodies)
尿沉渣检查
一、细胞 红细胞:镜下血尿:离心﹥3个/HP 非离心﹥1个/HP 形态:肾小球性:异型为主 ﹥80% 非肾小球性:均一型为主 白细胞、脓球:离心﹥ 5个/HP
尿沉渣检查
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炎、肾移植后、中毒
移行上皮细胞:来自肾盂、输尿管、膀胱 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女性易见,尿道炎
尿液的化学检查
肾小球蛋白尿
机理和特征:肾小球滤膜损伤,屏障破坏,蛋白 >1g/24h,定性>(+),白蛋白占70~80%,呈持续性
临床意义: 见于原发、继发肾小球肾炎。 肾炎综合征(一般)<3.5g/日,肾病综合征>3.5g/日
尿液的化学检查
肾小管性蛋白尿
机理和特征:小球正常、小管损害→滤过的小分子
No Image
肾小球功能检查
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
原理:血浆内源性肌酐→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不重吸 收,很少排泄(排除外源性Cr)
定义: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ml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 出去—Ccr
肾小球功能检查
方法:
尿沉渣检查
扁平上 皮细胞
移行上 皮细胞
肾血管 上皮细胞
正常不 易见到
肾炎、肾移 植后、中毒
尿沉渣检查
二、管型
定义:尿液中蛋白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
圆管状结构物
形成管型的条件:
1.蛋白尿的存在 2.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和酸化的能力 3.要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命名:所含物质超过基质1/3,称某物质管型
尿液的化学检查
尿蛋白圆盘电泳测定
原理:尿蛋白成分→聚丙烯酰分子筛→按分子 量大小分离→MW大,泳动慢;小,泳动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