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量子力学 第四版 卷一(曾谨言 著) 答案----第4章-2
量子力学 第四版 卷一(曾谨言 著) 答案----第4章-2
4.29——6.1
ˆ 的本征态下, L x = L y = 0 。(提示:利用 L y L z − Lz L y = iL x ,求平均。) 4.29 证明在 L z
证:设 ψ 是 L z 的本征态,本征值为 m ,即 L z ψ
= m ψ
∴
[L
y
, L z = L y L z − L z L y = iL x , 1 Ψ Ly Lz Ψ i 1 = m Ψ Ly Ψ i
(
1 2 C 2 1 C1 0 = 1 ,相应的几率为 C1 ; 2 4 0
)
1 L x 取 − 的振幅为 1 − 2
总几率为 C1
2
(
1 2 C 2 1 C1 0 = 1 ,相应的几率为 C1 。 2 4 0
)
2) L x 在 l = 2 的空间, L2 , L z 对角化表象中的矩阵 利用
1 − 2 1 6a , d = − 2a , e = a ,本征矢为 6 ,在 C 2Y20 态下,测得 L x = − 2 的 4 − 2 1
将它们代入(3)就得到前一法(考虑 l x , l y 对称)得到相同的结果。
l x2 =
1 [(l + m)(l − m + 1) 2 + (l − m)(l + m + 1) 2 ] 4 1 = [l (l + 1) − m 2 ] 2 2
ˆ lˆ , lˆ lˆ 没有贡献,(3)(4)应有相同的结果。第二种方法运用角动量一般理论,这 又从(4)式看出,由于 l + + − −
2
将上式在 lm 态下求平均,因 Lz 作用于 lm 或 lm 后均变成本征值 m ,使得后两项对平均值的贡献互相抵 消,因此 又
Lx
2
= Ly
2 2
2
Lx + L y Lx
2
= L − Lz
2
2
2
= l ( l + 1) − m 2 2
[
]
∴
上题已证
= Ly
=
1 l ( l + 1) − m 2 2 2
ˆl ˆ ˆ ˆ l + + − l− l− )
再求它们在态 Yim 中的平均值,在表示式中用标乘积符号时是
1 lˆx2 = (Yim , (lˆ+ lˆ+ + lˆ+ lˆ− + lˆ− lˆ+ + lˆ− lˆ− )Yim ) 4 1 lˆy2 = (Yim , (lˆ+ lˆ− + lˆ− lˆ+ − lˆ+ lˆ+ − lˆ− lˆ− )Yim ) 4 l x2 = 1 (Y ∗ im (lˆ+ lˆ+ + lˆ+ lˆ− + lˆ− lˆ+ + lˆ− lˆ− )Yim dΩ ∫ ∫ 4Ω 1 (Y ∗ im (lˆ+ lˆ− + lˆ− lˆ+ − lˆ+ lˆ+ − lˆ− lˆ− )Yim dΩ 4 ∫Ω∫ (l − m)(l + m + 1)Yi ,m + 1 (l + m)(l − m + 1)Yi ,m − 1
ⅳ ) λ = 2 , b = 2a , c =
1 Lx = 2 的振幅为 C 2 ( 0 0 1 0 0 ) 4
1 2 6 3 2 C 2 。几率为 C 2 ; 6 = 4 8 2 1
ⅴ) λ = − 2 , b = − 2a , c =
(
)
0 1 0 a a 1 求本征矢并令 = 1 ,则 1 0 1 b = λ b , 2 c 0 1 0 c
得, b =
2λ a , a + c =
2λ b , b =
2λ c 。 λ = 0,± 1 。
ⅰ) λ = 0 , b = 0 , a = −
3 c,d = 0,e = − 2
L x = 0 的振幅为。几率为 C 2
2
4
;
1 1 1 0 。 在 C 2Y20 态 下 , 测 得 Lx = 的 振 幅 为 ⅱ) λ = 1, b = a , c = 0 , d = − b , d = e ,本征矢为 2 − 1 − 1 1 1 1 C 2 ( 0 0 1 0 0) 0 = 0 ,几率为 0 。 2 − 1 − 1 − 1 − 1 1 0 ,在 C 2Y20 态下,测得 L x = − 几率为 ⅲ) λ = − 1 , b = − a , c = 0 , d = − b , e = − d ,本征矢为 2 1 1 0。 c 1 e = = a ,本征矢为 6 a , d = 2e = 2 a , 4 6 1 2 6 , 在 C 2Y20 态 下 , 测 得 2 1
利用基本对易式
L × L = i L ,
2
可得算符关系 iLx = iLx Lx = L y Lz − Lz L y Lx = L y ( Lz Lx ) − Lz L y Lx
(
)
= L y ( Lx L z + iL y ) − Lz L y Lx = iL y + L y Lx L z − Lz L y Lx
lxl y = 1 m 2 i = − l x l y , 说明 lˆx lˆy 不是厄密的。 lˆx2 , lˆy2 的平均值见下题。 2
4.30 设粒子处于 Ylm (θ , ϕ ) 状态下,求 ( ∆ Lx ) 2 和 ∆ L y 解:记本征态 Ylm 为 lm ,满足本征方程
(
)
2
L2 lm = l ( l + 1) 2 lm , Lz lm = m lm , lm Lz = m lm ,
在第四章中并没有准备知识,所以用本法解题不符合要求,只作为一种参考材料。 4.30——6.2 4.31——6.5,6.9,6.14 4.31 设体系处于ψ = C1Y11 + C 2Y20 状态(已归一化,即 C1 (a) Lz 的可能测值及平均值; (b) L2 的可能测值及相应的几率; (c) L x 的可能测值及相应的几率。 解:
∫∫ Y ∫∫ Y ∫∫ Y ∫∫ Y
∗
im + +
lˆ lˆ Yim dΩ = 常数 × lˆ lˆ Yim dΩ = 常数 ×
∫∫Y ∫∫ Y
∗
im i , m + 2
Y
dΩ = 0 dΩ = 0
∗
im − −
∗
im i , m − 2
Y
∗
im + −
lˆ lˆ Yim dΩ = (l + m)(l − m + 1) 2 lˆ lˆ Yim dΩ = (l − m)(l + m + 1) 2
ˆ ≡l ˆ + il ˆ l + x y
lˆ− ≡ lˆx − ilˆy
ˆ = 于是有 l x
1 ˆ ˆ (l + + l − ) 2
i lˆy = (lˆ− − lˆ+ ) 2
ˆ 2 的平方,用 lˆ lˆ 来表示: 求其符 l x + − 1 lˆx2 = (lˆ+ lˆ+ + lˆ+ lˆ− + lˆ− lˆ+ + 4 ˆ 2 = 1 (l ˆl ˆ ˆ ˆ l y + − + l− l+ − 4 lˆ− lˆ− )
∗
im − +
注意上述每一个积分的被积函数都要使用(5)的两个式子作重复运算, 再代进积分式中,如:
lˆ+ lˆ− Yim = lˆ+ (l + m)(l − m + 1)Yl ,m − 1 = = (l + m)(l − m + 1) ⋅ lˆ+ Yl ,m − 1 (l + m)(l − m + 1) [l − (m − 1)][(l + (m − 1) + 1 ⋅ Yl ,m
(b) L2 的可能测值为 2 2 , 6 2 ,相应的几率为 C1 , C 2 。 (c)若 C1 , C 2 不为 0,则 L x (及 L y )的可能测值为: 2 , ,0, − , − 2 。
2
2
0 1 0 1) L x 在 l = 1 的空间, L2 , L z 对角化的表象中的矩阵是 1 0 1 2 0 1 0
(
)
1 2 1 j m − 1 jx j m = 2 j m + 1 jx j m =
( j − m )( j + ( j + m )( j −
m + 1) m + 1) 3 , 2 − 1 jx 2 − 2 = 1 。 2
∴
2 2 jx 2 1 = 1 , 2 1 jx 2 0 =
3 , 2 0 jx 2 − 1 = 2
2
+ C2
2
= 1 ),求
L2Y11 = 2 2Y11 , L2Y20 = 6 2Y20 ; L z Y11 = Y11 , L z Y20 = 0Y20 。
(a)由于ψ 已归一化,故 Lz 的可能测值为 ,0,相应的几率为 C1 , C 2 。平均值 L z = C1 。
2 2 2
b = λ a,a +
3 3 ( b + d ) = λ c , 3 c + e = λ d , d = λ e , λ = 0,± 1,± 2 。 c = λb, 2 2 2 3 3 − c 本征矢为 8 2 1 0 0 0 2 。在 C 2Y20 = C 2 1 态下,测得 3 0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