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试论如何保障沧源县经济发展用地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学生姓名xx 学号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指导教师xx二〇一二年五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试论如何保障沧源县经济发展用地英文题目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二〇一二年五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2012年3月15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表(指导教师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答辩小组组长:成员: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函授站(盖章)年月日摘要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
作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稀缺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将会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滥用土地,不但会阻碍经济的增长,更会带来众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弊端。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秩序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的形势下,片面强调保增长或是保用地都不是万全之策。
只有加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才能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发展耕地土地集约利用AbstractThe l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cessary of scarce resources, scientific, rational use of land, will promote economic health, steady progress; the abuse of land, will not only hinder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bring many influences social stability problems. The current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nd management order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 and pressure condition, the one-sided emphasis on the growth or warranty is not a sure card.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of land supply and demand, safeguard the social stead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目录一引言 (1)二沧源县概况 (1)(一)沧源县自然概况 (1)(二)沧源县社会经济条件 (2)三沧源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一)土地利用现状 (2)(二)建设用地现状概况 (3)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7)(一)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人口与耕地矛盾日益突出 (7)(二)行业和区域间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7)(三)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8)(四)开发区闲置土地多、违法用地时有发生 (8)(五)农村建设用地分散、面积大,空置超占多 (8)五国家用地方略 (8)(一)走节约集约化之路 (8)(二)科学规划合理统筹 (9)(三)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9)(四)法规护航政策保驾 (10)六结合实际保障建设用地 (10)(一)面对现实.转变观念 (11)(二)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 (11)(三)用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11)(四)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 (12)(五)合理布局适当调整产业结构 (12)七结束语 (13)八致谢 (13)参考文献 (13)一引言沧源县正处于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大的阶段,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及土地总量的限制,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加强对沧源县土地资源现状研究,掌握土地家底,成为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必要之举。
二沧源县概况(一)沧源县自然概况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
地处东经98°13′00″至99°43′00″北纬23°04′00″至23°30′00″之间。
北邻耿马县,东邻双江县,东南与澜沧县毗邻,西南及南部与缅甸接壤。
东西长86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2449公里,国境线长147.08公里地势北高南低,群山连绵,山谷相间,河流纵横。
勐省镇位于沧源县的东部地区距离县城7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99°27′16″至99°29′24″,北纬23°18′03″至23°20′00″。
整理区的总面积401.78公顷,属坡旱地、水田、荒草地。
规划区东至农科村大沟,南至贺孟河,西至和平村大沟,北边至安邪山。
属云南高原西部横断山脉切割中下段,是耕地连片的低山丘陵宽谷地区。
有坡旱地、水田。
区内浅丘起伏、沟谷纵横、河床低矮,地貌类型为丘陵。
图1 沧源县地图(二)沧源县社会经济条件沧源县201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1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77万人,占人口的87.45%,是一个农业大县。
2011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4亿元,同比增15.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77亿元,同比增7.8%;第二产业完成6.3亿元,同比增28.3%;第三产业完成6.33亿元,同比增11.9%;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8.3:31:40.7调整为27.4:36.2:36.4;边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81亿元,同比增43%,完成年度计划的126.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亿元,同比增16%,完成年度计划的103.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9%;银行存款余额19.7亿元,同比增11.7%,贷款余额6.73亿元,同比增50%。
全县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沧源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土地利用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县土地利用的演变特别是建设用地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据沧源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全县土地面积为3669643.80亩,全县耕地面积为554088.75亩,仅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5.10%,人均耕地面积为3.26亩。
园地面积为389139.30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0.6%,林地面积为2362598.25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4.38%,草地面积为57745.95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57%,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41747.85占全县土地面积的 1.13 %,交通运输用地面积34268.10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93%,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4792.6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68%,其它土地面积为205263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59%。
图2 沧源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二)建设用地现状概况十二五期间,沧源县牢牢把握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机遇,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发展思路,按照“三个一百”和财政目标考核任务的要求,在危机中抢抓机遇、以投资拉动为抓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优化环境抓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8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7%。
2011年第一、第二批城镇建设用地、耿沧二级路、小澜线等一批重点工程贯穿县境,也占用了较多土地, 2012年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沧源园区就有67个项目,在原址新建、改扩建的项目有20个,用地面积4953.32亩;已办理了农地征转用手续的有19个,用地面积1004.7亩;2012年3月20日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11个,面积814.34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597.6亩;2012年4月至12月开工建设的项目有17个,面积7558.55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296.38亩。
以上合计2012年沧源县边合区项目全部列入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总共需要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8372.89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893.98亩。
表1沧源县边合区建设项目用地情况统计表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人口与耕地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1996年沧源县人均耕地4.8亩,到1999年-2002年人均耕地分别下降为4.7亩、4.3亩,到2010年下降为3.26亩,其主要原因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城镇化减少速度不断加快而进一步增加占用耕地,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行业和区域间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县各类用地需求呈现全面增长趋势,行业间、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各行业、各部门和各乡镇的规划用地需求已远远超出了全县土地资源的总供给能力。
因此,只有协调好土地利用供需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增强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全县已利用土地为3669643.80亩,土地利用率为97.71%,高出临沧市78.11%的平均水平,与全省87.02%的平均值相比也略高,土地利用率总体较高。
自然保留地面积为4371公顷,占辖区内土地总面积的1.79%,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资源较少,故全县耕地后备资源十分短缺。
(四)开发区闲置土地多、违法用地时有发生新城开发区用地粗放已具体集中体现。
并且利用问题严重,主要体现在:规划面积大,但开发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并且还存在重复投资的情况,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不够,土地产出率不高,少数企业存在土地闲置情况等问题,建设多年还无法具备城市功能。
加之,地方政府部分领导和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
一些部门和乡镇领导片面的上级政策,认为加快发展重点是加快工业发展,发展工业就要使用土地,国土资源部门就应当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因此就出现了有的工业项目占用农用地等违法用地现象。
(五)农村建设用地分散、面积大,空置超占多农村居民点缺乏有效管理、村庄建设结构不合理,布局散乱、占地规模大,空置、闲置较多,再加上近几年农民收入的提高,他们不愿意住在狭小的庭院内,纷纷往公路沿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