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课内实践教学大纲.doc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课内实践教学大纲.doc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中文系编二○一二年八月目录《现代汉语》教学大纲1《现代汉语》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2《古代汉语》教学大纲14《古代汉语》课内实践教学大纲25《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27《语言学概论》课内实践教学大纲37《形式逻辑》教学大纲39《形式逻辑》课内实践教学大纲49《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教学大纲51《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03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品选》教学大纲107《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品选》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21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品选》教学大纲123《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品选》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33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135《外国文学史》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44《比较文学》教学大纲146《比较文学》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52《写作》教学大纲154《写作》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63《美学》教学大纲165《美学》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75《文学概论》教学大纲177《文学概论》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90《文艺心理学》教学大纲192《文艺心理学》课内实践教学大纲197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大纲199《中国文学批评史》课内实践教学大纲207 《语文学科教育学》教学大纲209《语文学科教育学》课内实践教学大纲220 《教师口语》教学大纲223《教师口语》课内实践教学大纲229《民间文学》教学大纲232《民间文学》课内实践教学大纲238《秘书学概论》教学大纲240《秘书学概论》课内实践教学大纲248 《秘书实务》教学大纲250《秘书实务》课内实践教学大纲257《档案管理学》教学大纲259《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268《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内实践教学大纲282 《秘书写作》教学大纲284《秘书写作》课内实践教学大纲289《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与实用性并重的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干地位和核心地位。

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系统介绍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传授语言分析的基本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母语的科学认识水平,增强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也为“语言学概论”“语言教学法”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

现代汉语课程是文科中带有理科某些特质的课程之一,特别是语音、语法等章节。

教学中要突出概念清晰、判断准确、系统严密、讲求实证的特点。

(2)系统性。

语言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

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系统性,学会在系统中认识语言的各种构成成分,在系统中把握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实践性。

现代汉语是学生的交际工具。

要善于把学生对母语的感性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上去。

教学中使用的语料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据以验证语言的结构规律和使用规律。

要充分利用口头操练、书面练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掌握分析语言的方法,逐步形成分析语言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用语的主动性和使用规范语言的自觉性。

3.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课程的重点是学科基本概念以及由此表述的语言知识系统。

如普通话语音系统、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等。

本课程的难点是语言现象的描写和分析。

如普通话语音分析、词的结构与意义分析、语句结构分析、语言表达效果分析等。

4.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与课外辅导为辅,学生训练作为必要补充。

(2)口头操练与书面练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3)适当应用投影仪、CAI等多媒体技术手段。

5.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本课程于第一、第二学期开设。

第一学期考查,第二学期考试。

成绩评定:期末考查、考试成绩占70%,考查形式为开卷或闭卷,考试形式为闭卷;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课后作业、课内实践、撰写小论文等。

6.教材与参考书使用教材: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参考书目:(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课程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绪论(3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了解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及其地域变体和社会变体,认识现代汉语的国际地位;了解“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明确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理解“现代汉语”的科学含义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现代汉语”的科学含义;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规范化。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节现代汉语一、现代汉语的形成二、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第三节现代汉语规范化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第四节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二、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三、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第五节现代汉语的整体性一、现代汉语三要素的关系二、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第六节现代汉语学科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一、语言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二、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思考题】1.谈谈你对“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体会。

2.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是什么?3.根据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运用比较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汉语和外国语、普通话和方言)对语言现象做初步的比较。

第一章语音(15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理解语音学基本概念;掌握语音分析和方音辨析的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普通话朗读、交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普通话语音系统(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普通话语流音变;普通话音位系统。

【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一、语音的性质二、记音符号三、音节、音素、音位、元音、辅音第二节声母一、声母的发音部位二、声母的发音方法三、一些声母发音的比较四、零声母五、声母辨正第三节韵母一、单元音韵母二、复元音韵母三、带鼻音韵母四、“四呼”五、一些韵母的音值六、韵母辨正七、押韵第四节声调一、声调的性质和作用二、调值和普通话声调三、调类和普通话声调四、声调的平仄抑扬五、声调辨正第五节音节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二、普通话声韵调的配合关系三、音节的拼读和拼写第六节音变一、轻声二、变调三、语气词“啊”的音变四、儿化第七节语调和朗读一、停顿二、重音三、升降四、字调与语调的关系五、朗读第八节语音规范问题一、轻声和儿化的规范问题二、异读词的规范问题三、克服误读四、努力学习和推广普通话,促进语音规范化【思考题】1.国际音标的优点是什么?2.谈谈辅音跟声母的区别、元音跟韵母的区别。

3.你家乡话的声母、韵母同普通话有哪些差异?请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并举出例字。

4.谈谈古代汉语的入声字跟现代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

5.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6.应该怎样归纳音位?试举例加以说明。

7.有人认为“轻声”“儿化”现象是北京话里特有的,学习普通话不一定要学习这些音变,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8.如何正确认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否一切都应该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第二章文字(9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字形结构和现代汉字的信息处理,对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序四个方面有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理解现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掌握汉字使用标准,具有使用规范汉字的自觉意识和规范社会用字的基本能力。

【重点难点】现代汉字的特点;汉字造字方法分析和结构模式分析;现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

【教学内容】第一节汉字的字体一、汉字的形成二、汉字字体的演变三、异体和简体第二节汉字的特点和结构一、汉字的特点二、汉字的结构第三节汉字的现状一、数量二、字音三、查检四、形旁、声旁的作用第四节汉字的整理、标准化和用字的规范化一、汉字整理二、汉字标准化三、汉字拼音在辅助汉字使用方面的作用四、用字的规范化【思考题】1.现代汉字有哪些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对汉字的学习和使用有什么影响?2.“部件”“偏旁”“部首”这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以《新华字典》的“草字头”字为例,分析形旁的表意作用。

(提示:可分为表意作用较大、较小、无表意作用三类做粗略分析)4.工具书常用的查字法有哪几种?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5.有人提出“识繁写简”,你同意这一提法吗?为什么?第三章词汇(15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将这种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对汉语具体词汇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之中,树立词语运用规范化的自觉意识。

【重点难点】词、词汇、语素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合成词的各种结构类型和相互区别;词的意义类聚和词汇的构成。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素、词和词汇一、语素和汉字二、语素和词三、词和词汇四、词和词组第二节词的构造一、词的形式二、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第三节多义词和同音词一、词的音义关系的矛盾性二、词的多义性三、词的同音现象四、同音词和多义词的界限第四节同义词和反义词一、什么是同义词二、辨析同义词的方法三、反义词及其在语言中的作用四、词义的交叉现象及其在辨析词义中的作用第五节词汇的构成部分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二、新造词三、古语词四、方言词五、外来词六、社会习惯语七、词汇吸收各种成分的原则八、熟语第六节词典和字典一、词典和字典的分别二、词典的种类三、词典的释义【思考题】1.如何理解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词义的模糊性和明确性?2.词与短语的划分有没有两难的情况?请举例加以说明。

3.同义词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差异?请举例说明。

4.广告语中常运用改造成语的方法,例如“随心所浴”(热水器)、“百文不如一键”(电脑)等,你认为这样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5.现代普通话词汇对于方言词的吸收和对于古语词的继承,这两方面有没有相互交叉的现象?6.分析《现代汉语词典》运用的释义方法。

7.怎样认识词汇发展与词汇规范化的关系?第四章语法(24学时)【教学目的】认识现代汉语语法构造系统,了解各级语法单位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别,具备分析语句的句法-语义结构、纠正语法病句等能力。

【重点难点】词类系统和划分词类的依据;词组的结构类型;词组的句法-语义分析;句型系统、句式系统和句类系统;复句系统。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法和语法体系一、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律二、语法体系和语法学体系三、语法学的种类第二节词的分类(上)一、词的语法功能二、名词三、动词四、形容词五、数词六、量词七、副词八、代词第三节词的分类(下)一、虚词的作用二、连词三、介词四、助词五、语气词六、叹词七、象声词八、词类和词性第四节词组和句法分析一、词组的结构类型二、偏正词组和结构助词“的”三、联合词组和连词“并”、“而”、“和”、“或”四、词组的功能类别五、复杂词组和层次分析六、歧义和多义第五节句子和句子分析(上)一、什么是句子二、什么是句子分析三、非主谓句四、主语和谓语五、主谓句的下位类型第六节句子和句子分析(下)一、动宾谓语二、动补谓语三、连动谓语和兼语谓语四、“把”字句和“被”字句第七节句子的特殊成分一、全句的修饰语及其作用二、提示成分及其作用三、独立成分及其作用第八节句式的变换及其应用一、句式的变换二、歧义的消除第九节复句(上)一、复句中分句主语的同异和隐现二、复句和关联词语三、复句的两大类型四、联合复句第十节复句(下)一、偏正复句二、偏正复句的紧缩形式三、多重复句第十一节语气和口气一、语气和语气词二、疑问语气和疑问句三、肯定和否定四、强调第十二节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作用二、标点符号和语气、口气的关系三、标点符号和句子结构四、标点符号的相互关系【思考题】1.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的四个主要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