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社会称谓语解析作者: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8级3班陈明珠、马飞跃摘要:社会称谓语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变化与会社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心理方面的变革,同时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21世纪,社会称谓语,类型,特点,出现原因,发展趋势21世纪社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开放型心态、包容精神和现代意识不断增强。
这时期的社会称谓语与开放、自由、追求时代个性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连,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下面就它的类型、特点、出现的原因、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阐释。
一、21世纪社会称谓语的类型21世纪社会称谓语分为四类:职务称谓语、特征称谓语、亲昵称谓语、通用称谓语。
具体内容如下:(一)职务称谓语常用的职务称谓语有职业称谓语和职衔称谓语,下面分别介绍。
1.职业称谓语人们由于职业原因所获得的称谓就是职业称谓语,21世纪社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社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新职业的产生,一些新的职业称谓语也随之产生。
(1)职场类称谓语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经理、金领、精英、白领、紫领、银领、白骨精、商花、CEO(首席执行官)CGO (首席沟通官)CIO(首席信息官)CKO(首席知识官)CMO(首席市场官)COO(首席运营官)CSO(首席安全官)CTO (首席技术官)CFO(首席财务官)(2)自由职业者称谓语粉领(在家工作的女性自由职业者)悠客(都市中一些主动从高速运转的职业转态中暂停下来,自主地控制生活节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闲的一类人)威客(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自由作家、自由摄影师、网络歌手、网络自由人、SOHO一族(以互联网为手段,在家办公的人)(3)新闻媒体工作者称谓语主持人、广告人、制作人、记者、编者、编辑、导播、摄影师、灯光师、DJ(4)娱乐圈内人士称谓语导演、演员、歌手、星哥、星姐、模特、经纪人、大腕儿、大牌、明星、宣传大使、形象大使、爱心大使(5)文艺工作者称谓语作家、评论家、音乐家、画家、艺术家、摄影师、文艺青年(6)服务行业工作者称谓语导游、美容师、按摩师、发型师、空姐、礼仪小姐、公关小姐、迎宾小姐、啤酒小姐、按摩小姐、酒吧小姐、空嫂、月嫂、环嫂、小保姆、吧女、舞女、陪老女(陪伴老人读书、聊天、散步的女子)服务员(7)基层工作人员称谓语村官、大学生村官、灰领(8)其他职业称谓语教师、警察、解放军、医生、大夫、护士、白衣天使、白衣战士、商人、农民、农民工、工人、缝纫师、建筑师、设计师、会计师、翻译、裁判、保安、司机、侦探、外交人员、行政人员、管理人员、网管2职衔称谓语职衔称谓语是指按职衔、官衔来称呼对方,其中职称指的是一些职业领域中的专业技术职称,标志着某人在某项专业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
官衔指的是军队和政府官员的职称名称。
(1)职称称谓语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2)官衔称谓语司令、军长、师长、省长、市长、区长、部长、厅长、局长、校长、院长、经理、主任(二)特征称谓语特征称谓语指反映了某类人有共同特点的称谓语,一般不用于面称。
1指称漂亮女子百分百女孩(纯情、完美,接近理想转态的女性)蛋白质女孩(纯情、善良,有责任心,具有健康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美)个性女孩、邻家女孩、排骨美女、人造美女、天仙MM、淑女、阳光女孩、潮女、酷女、索女(苗条美丽、时尚优雅、特立独行的女性)摩登女郎、氧气美女(美丽却不沾风尘,使人感觉清新的女性)靓妹、辣妹、太空美人(外表美丽而无内涵的女性)娇爹美人(成熟、性感的女性)美女美眉2指称大龄未婚女子熟女、剩女3指称优秀男子新好男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自己的事业,属于高级白领一类的男人)花样美男、少女系男生、师奶杀手(能征服较大年龄女性观众的、成熟型影视男明星)爷们儿、纯爷们儿、经济适用男、帅哥4指称体貌丑陋的人恐龙、青蛙、波霸、太平公主5指称热衷于某人或某事的群体(1)超女、笔迷、玉米、粉丝、追星族、球迷、球霸、足球流氓(在观看足球比赛时因赛事输赢而过于狂热、任意发泄情绪,以至违反社会治安的足球迷)股民、FANS、驴友(背起背包到野外进行攀岩、登山等户外运动的旅游爱好者的别名)宅男、宅女(2)X+族醋溜族(追求享受、爱情至上、为自己而活的群体)哈日族(酷爱日本青春电视连续剧及其音乐、服装等,并刻意模仿剧中明星的一群人)哈韩族、哈衣族(酷爱时尚服饰的一群人)啃老族(已成年,有谋生能力,但仍依靠父母生存的青年男女)竹笋族(当下玩街头音乐的青少年)考碗族(当下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考到“饭碗”不罢休的一群人)捏捏族(一个新出现群体,多由年轻白领组成,因为客观环境竞争激烈、主观心态调节不当,他们选择到超市“虐待”食品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宅内族、宅生族(3)X+奴房奴、股奴6指称社会精英BOBO族(波波族,布波族,拥有高学历、收入丰厚且讲究生活品味,崇尚自由解放、积极进取又特例独行的一类人)IF一族(国际自由人群体,又称国际自由一族。
这个群体的人可以再全球范围内自由选择工作方式、居住方式、生活方式、至少通晓一到两门外语,兼有东西方的时尚元素,是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代表性人物)优悠族(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和选择的一个特立独行的群体)(三)亲昵称谓语一般社交关系中,人们在感情上总有一定的距离,为了拉近这种距离,而在称谓上选择恰当的方式,这种称谓方式既可用于面称,又可用于背称。
1不添加任何标记性语素,纯由亲属语转化而来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叔、阿姨2取亲属称谓语中的一个关键的词根语素,在它前后添加词缀(l)老+亲属称谓语老大爷、老大娘、老大妈、老婶子、老大哥、老大姐(2)小+亲属称谓语小弟弟、小妹妹(3)大+亲属称谓语大哥、大姐、大兄弟、大妹子、大侄子(4)亲属称谓语+们哥们、姐们、兄弟们(5)姓名(姓氏+名字)+亲属称谓语刘姐、张哥、陈叔、李大伯、杰哥、丹姐3詈语式昵称笨蛋、猪头、贱人、混蛋、小屁孩儿4普通昵称亲爱的、小宝贝、honey、darling、baby(四)通用称谓语通用称谓语指一般不严格区分被呼者的年龄、职业、身份等,在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称谓语。
这类称谓语数量不多,常见的有:“先生、太太、小姐、师傅、老师、老板”等。
由于它们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紧密,因而其语义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1先生(1)针对较熟悉的交际对象姓名(姓氏)+先生如:李先生、陈先生(2)针对不熟悉的交际对象A 以“先生”直呼交际对象如:先生,请里边请!B 职业称谓语+先生如:设计师先生、警察先生C “老”+先生2 师傅(1)针对较熟悉的交际对象姓名(姓氏)+师傅如:李师傅、陈师傅(2)针对不熟悉的交际对象A 以“师傅”直呼交际对象如:师傅,附近有没有加油站?B职业称谓语+师傅如:裁缝师傅、司机师傅C “老”+师傅“小”+师傅3老师(1)针对较熟悉的交际对象姓名(姓氏)+老师如:曹老师、王老师(2)针对不熟悉的交际对象以“老师”直呼交际对象如:老师,您的眼镜掉了。
4老板(1)针对较熟悉的交际对象姓名(姓氏)+老板如:吴老板、找老板(2)针对不熟悉的交际对象以“老板”直呼交际对象如:老板,这本书好多钱?二、21世纪社会称谓语的特点诸多学者对当下社会称谓语的特点做出总结,如胡静认为校园称谓语存在“追新求异、幽默风趣、简洁快捷”的整体特点;王如辰总结出“非常规表达、中英文并用、旧词赋新义、运用缩略语、灰色调词语、紧跟时尚风”六个特点;丛丽、刘剑锋则归纳出“来源广泛、诙谐幽默、浮躁夸张、语码混用”四个特点。
笔者认为王如辰先生的总结更为全面,更贴近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现引用王如辰先生的总结,对21世纪社会称谓语的特点作如下阐释:(一)中英文混用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新潮的男女青年率先使用中英文混用的称谓语。
如:天仙MM (美眉) BOBO族(波波族、布波族,拥有高学历、收入丰富且讲究生活品味,崇尚自由解放、积极进取又特立独行的一类人)YOYO族(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选择的一个特立独行的群体)等,此类称谓语的使用充分显示了新潮男女青年开放、自由、追求个性的特征。
(二)非常规表达仔细分析21世纪社会称谓语词形和语义间的关系,不难发现很多社会称谓语是在原有词语语义的基础上通过种种修辞的运用而得到的,即王如辰先生所说的“非常规表达”。
1 比喻:蛋白质女孩(纯情、善良,有责任心,具有健康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美)青蛙(长相丑陋的男性网名)恐龙(长相丑陋的女性网名)2 借代:白领、金领、灰领、猪头、玉米(李宇春的粉丝)3 仿词:空姐-空嫂空嫂-月嫂、环嫂的哥-的姐4 双关:(1)谐音相关:美眉(妹妹)小蜜(小秘)(2)语义相关:太平公主(胸部平坦的女性)太空美人(空有其表,没有内涵的漂亮女性)5 通感:辣妹(性格泼辣,男性化的女孩)(三)旧词赋新义我们发现很多原有社会称谓语经过时代的洗礼,语义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白骨精”原是《西游记》里妖精的名称,现是“白领、精英、骨干”的简称,指职场上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做事果断、漂亮而精干的女性。
“笨蛋、贱人、混蛋、冤家”原是戏谑性称谓,带有轻视、仇恨的意味,现多用于朋友和恋人之间,表达亲切、爱昵之意。
(四)幽默风趣很多称谓语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富有调侃意味。
“啃老族”极具讽刺那些已成年、有谋生能力,但仍依靠父母的年轻人群体。
“考碗族”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下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考到“饭碗”不罢休的一群人。
“竹笋族”用比喻的手法形象描述了当下玩街头音乐的青少年。
他们数量众多,呈显出雨后春笋般增长趋势。
“房奴”指房屋的奴隶,形象地描绘了当下为房屋努力打拼一辈子,承受巨大生活压力的成年人群体。
三、21世纪社会称谓语出现的原因社会称谓语的存在和运用,既是社会现象,又是语言现象。
它的出现既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影响,同时又是语言自身发展的要求。
社会称谓语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象,同时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繁衍变化。
它的发展变化丰富了语言本身,反过来语言又吸取社会称谓语的精华,形成稳定的词汇系统。
(一)社会因素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产生社会称谓语的根本条件。
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新异心态的日益泛化,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等,都成为社会称谓语得以形成和传播的社会基础。
社会称谓语是折射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与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互动,而且往往能透视出各种隐藏着的深层次的社会动机和文化心态。
“房奴”这一称谓反映出当下按揭买房群体在都市生存的艰难,同时也反映出一系列社会现象,购房不是一个的行为,而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行为,折射出中国人传统的民族心理:房屋是家庭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