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社会称谓语研究
摘要:称谓语是人们打开交际大门的钥匙,是交际之始。
称谓语的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称谓语的使用代表了对话双方的社会
地位。
称谓语的使用既是一种尊重,能体也现出称呼者与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年龄、亲疏等诸多因素的差异。
与此同时,每一种语言的称谓语都反映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社会结构方式、思维方式、民族文化等特点。
正因为如此,掌握称谓语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更加容易受母语的影响而产生语言用法的错误。
韩国语的称呼与敬语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实际应用中随着场景和情况的变化,这对学习韩国语的外国人来说,更是不小的挑战。
因此,以社会称谓语为中心,对韩国的社会称谓语进行研究。
把社会称谓语分为姓名称谓语、身份称谓语、统称称谓语、代替型称谓语四大类进行分析。
希望此研究对韩语学习者更准确地掌握和使用社会称谓语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称谓语姓名称谓语职业称谓语职称称谓语统称称谓语
社会称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的称呼。
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和他人交谈,开口第一个词就是要叫别人,喊别人,引起别人对你的注意,才能与你交流。
因此,交际自称呼开始,称呼是关键,是起始,开端不好,会影响交往。
在与韩国人交往中,要对韩国的称谓语有所了解,才能打开这扇交际大门。
韩语中的社会称谓语是年龄、身份及亲属关系的显现。
本文以社会称谓语为中心,对韩国
的社会称谓语进行研究。
把社会称谓语分为姓名称谓语、身份称谓语、统称称谓语、代替型称谓语四大类进行分析。
一、姓名称谓语
韩国语中的姓名称谓语的普遍使用,而是将姓名后面添加呼格助词“-?/?/?”或者添加“-?/-?/?-”等结词。
具体情况可见下表:姓名+“-?/?/?”的情况,是称呼语中最能表现出发言者的亲切感,主要用于年纪较为小的听者。
在姓名后面加“-?”的形态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态,通常用于在职场上称呼对方的时候较为常见。
“姓+名字”和“名字”,或者“姓”三种情况后面都可以添加“-?”。
这种情况一般用于称呼听着为成人。
不过三种类型后面添加“-?”之后,其意义会出现差异。
“姓+名字+?”的形态较为广泛使用。
“名字+?”的形态是发言者和听着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
“姓+?”的形态是发言者认为对方的社会地位稍微不如自己,所以有意的将对方的地位降低时使用的一种方式。
在“姓+名字”后面,或者去掉“姓”在“名字”后面添加“-?/?”的形态,犹如老师对学生的一种称呼形式一样。
上级的人对下级称呼时,态度稍微正式的一种称呼方式。
这种情况虽然不是绝对的,对一般听者的年龄大约在不到20岁。
“?”一般用在男生的后面,但是偶尔也会有男女通用的情况。
“-?”一般用在女生的姓名后面。
在称呼对方的规程中将单独使用的称谓形式及直接使用“名字”或者“姓+名字”的情况在当今并不常使用,一般会使用在,责骂孩子的时候为保持与孩子间的距离,则会使用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的
在姓名后面加上尊敬的词缀“-?”,表示”-?”的使用本来是用于对对方及其的尊重,所以,除了在称呼老师的时候使用“-?”之外,其他的时候不能随便添加使用。
最近医院,银行,邮局等服务行业,为了确认听者的姓名,而还要强调听者的尊敬,工作人员称呼其办理业务的人们的时候,通常会使用“姓+名+?”的形态。
另外,在书信过程中,写在信封上的收件人,也要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所以,也会经常看见,在姓名后面添加“-?”的称呼形式。
综上所述,韩语姓名称谓语在使用时最显著的特征是姓名称谓语一般不对比自己年龄大或职位高的人使用,而是对比自己年龄小,职位低或同辈的人使用。
再则就是在亲疏关系方面,经常使用在亲密关系中。
这主要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留有长幼有序的痕迹。
二、身份称谓语
(一)职业称谓语
韩国语的职业称谓语使用的范围并不广泛,而且仅受集中职业使用。
这集中可以使用的职业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如‘(辩护师)’,‘??(检察官)’,‘??(导演)’,‘??(教授)’,‘??(教师)’,‘??(医生)’等具有社会权威,并且受人们尊敬的职业。
二是如‘(邮递)’,‘(词养员)’,‘??(农民)’,
(售货员)’等一般服务、技术类职业。
但是,使用职业称谓语的时候,单独使用职业来称呼对方的情况几乎没有,具体使用类型如
1. 职业(姓+职业+?)
’(老师),’’(辩护师),’??’(医生)等这类受尊敬的职业后面加“?”,就是职业+?(姓+职业+?)的称谓语形式。
这种形式是将听者的地位抬高,主要是对尊敬的人的一种称呼。
不过,同一级别的人也可以使用这种称谓语形式,用这种称谓语的主要效果是表达对对方的尊敬。
2. 职业+亲属称谓语
具有权威、受人尊敬、社会地位高的职业,职业本身就可以成为称谓语,在职业后面添加’?’则表示更加的尊敬。
那么,剩下的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该如何称呼呢?大部分是“职业+亲属称谓语”的形式来称呼对方。
例如“?? ??? (警察叔叔),??? ????(主妇阿姨)”等形式的称谓语都是“职业+亲属称谓语”的称谓语形式。
不过近期,在对话过程中为了追求语言的简洁,所以,在实际生活用语里,一般会把职业去掉,直接称呼对方(叔叔),(阿姨),(女士)。
(二)职称称谓语
韩国语的职称称谓语和前面所述的职业称谓语相似有其基本类型。
经常看到的形式有“职称+?”和“姓+职称+?”的形式。
如果下级比上级年龄大很多,那么对在称呼这位下级时就要加敬语形式词尾’-?’。
这是因为韩语在选择称呼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地位,还要考虑年龄。
职称普通分为正职和副职。
不过使用称谓语的时候一般大可不必表明副职,而直接称呼为正职职称。
三、统称称谓语
称型称谓语是对听者的职业,职务,年龄等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区分,在社会上一般使用的称谓语形式。
统称型称谓语虽然数量比较少,但是统称型称谓语具有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使用频率也非常频繁的特征。
统称型称谓语通常是对对了解不多时使用的一种称谓语形式。
一般的社会称谓语会对说话者和听者的年龄都有具体的条件要求,双方的年龄来选择恰当的称谓语形式。
而统称型称谓语对说话者的年龄没有要求,只是以听者的年龄为基础使用的称谓语。
韩国语的统称型称谓语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将职业称谓语一般化所使用的统称型称谓语。
这种类型的典型例子有“??’(老师),??(老板),?? (老板娘),??(学生)”等。
第二种,是将亲属称谓语的沉化形态一般化的称谓语形式。
例如:“/???(大婶),??(姐姐),(女士),(叔叔),(爷爷),(奶奶)”等。
第三种,是根据听者的外观和年龄进行判断,将统称型称谓语一般化的称谓语形式。
如“??(小伙子),(小姑娘),(年轻人)”等。
四、代替型社会称谓语
《标准国语大词典》中收录的代替型社会称谓语有:
(1)?(喂),(2)?,(3)(来人啊),(4)??(喂)(5)(喂/嘿),(6)(喂),(7)(喂),(8)(喂),(9)
(喂),(10)(喂),(11)(喂)共11个。
此外,还有我们实际较多使用的“(12)(请问,打扰一下)”,(13)
(请问,打扰一下),(14)(请问,打扰一下),(15)(叫服务员时),(16)(请问)。
本论文把相近形式的归为一类,将零称称谓语整理如下:
(1)?/?
(2)(,??,,,,,,)(3).(,)
(4)
(5)
综上所述,选择恰当的称谓语来称呼对方是双方沟通的重点。
而且,外国语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的意思疏通能力,而沟通的起步就是称谓语,因此,学习各种类型的韩国语称谓语不仅符合外国语教育第一目标,而且也能成为反映外国语学习领域中的第一阶段(初级教育)的语言水平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1994),
[2]《》(1999),
[3]《现代汉语词典》(2001),商务印书馆
[4]《称谓大辞典》(1991)新世界出版社.
[5](2005) .[?? ???? ???? ??? ?? ??],????? ??????
作者简介:蒋亚男(1984-),山东淄博人,硕士,烟台南山学
院外国语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