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滴定法测验题
一、选择题:
1、根据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能判断的是()
A、反应速度
B、反应方向
C、反应次序
D、反应程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对的电位越低,其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强
B、电对的电位越高,其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强
C、一种氧化剂可以氧化电位比它高的还原剂
D、某电对的氧化形可以氧化电位比它低的另一电对的还原形
3、当增加反应酸度时,氧化剂的电极电位会增大是()
A、KBrO3
B、I2
C、Ce(SO4)2
D、Cu2+
4、在Sn2+、Fe2+的混合溶液中,欲使氧化为Sn4+,而Fe2+不被氧化,应选择的氧化剂是(Sn4+∕Sn2+=0.15V Fe3+∕Fe2+=0.77V)
A、KIO3 ( IO3-∕I2=1.20V)
B、H2O2( H2O2∕2OH- =0.88)
C、HgCl2 ( HgCl2∕Hg2Cl2 = 0.63V)
D、SO32- (SO32-∕S =0.66V )
5、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值K的大小()
A、能说明反应的速度
B、能说明反应的完全程度
C、能说明反应的条件
D、能说明反应的历程
6、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曲线电位突越的大小与()
A、还原剂电对条件电位有关
B、氧化剂电对标准电位有关
C、还原剂电对标准电位有关
D、氧化剂与还原机电对的条件电位之差有关
7、在1mol.L-1H2SO4溶液中,以0.1 mol.L-1Ce4+溶液滴定0.1 mol.L-1Fe2+溶液,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1.06V, 对此滴定最适宜的指示剂是()
A、次甲基蓝( =0.53V)
B、二苯胺( = 0.76V)
C、二苯胺磺酸钠( =0.84V )
D、邻二氮菲-亚铁( =1.06V)
8、KMnO4溶液不稳定的原因()
A、诱导作用
B、还原性杂质的作用
C、碳酸的作用
D、自身分解的作用
9、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试剂是()
A、草酸胺
B、草酸钠
C、草酸
D、纯铁
10、K2Cr2O7法常用指示剂为()
A、Cr2O72-
B、CrO42-
C、Cr3+
D、二苯胺磺酸钠
11、碘量法滴定时的酸度条件为()
A、强酸性
B、微酸性
C、中性
D、弱碱性
12、胆矾测定中,加入过量KI是作为(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沉淀剂
D、配位剂
13、碘量法测定Na2S含量是,应()
A、在碱性下进行滴定
B、将过量碘标准溶液加到酸性Na2S溶液中,再以Na2S2O3滴定剩余的碘
C、在高于室温条件下进行
D、在近终点溶液呈浅黄色时加淀粉指示剂
二、填空题:
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可以用有关电对的来衡量,电对的
越高,其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
2、如欲改变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可通过改变氧化剂、还原剂的,改变溶液的或者是使电对中某一组分生成或来实现。
3、在氧化元滴定中,表示中溶液变化的曲线称为滴定曲线电位突越范围的大小与两电对的电位之差有关,差值越大,电位的突越
4、能在氧化还原滴定化学计量点附近以指示的物质称为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它包括、和三种类型。
5、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变色点的电位是。
6、在常用三种酸中、高锰酸钾法所采用的强酸通常是而两种酸一般不宜使用。
7、以基准试剂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时,滴定适宜温度为不能高于,低于滴定开始时溶液酸度为滴定终了时酸度不低于。
8、在二氧化锰含量测定中,草酸钠一般应比理论用量多克一边反应中剩余的草酸钠消耗mL左右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若剩余量太少,则9、以高锰酸钾标准法测定钢中个含量时,用过二硫酸铵作为氧化剂氧化Cr3+,溶
液中同时存在的也被氧化,但首先被氧化,其氧化完全的标志是出现.
三、简答题
1、解释Cu2+∕Cu = +0.159V < I2∕I- = +0.54V为什么能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
2、用草酸钠在酸性溶液中标定高锰酸钾时,为什么要控制一定的酸度和一定的温
度?
3、用高锰酸钾测定二氧化锰的含量时,草酸钠的量为什么要过量0.2g?
4、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的含量时为什么加入硫磷混酸?
四、计算题
1、有一标准溶液每升含有为25.42g,计算此溶液与作用和在酸性溶液中与高锰酸钾作用,其浓度各为多少?高锰酸钾以1/5KMnO7为基本单元
2、软锰矿试样0.5684g,用0.9020g二水合草酸处理后,过量的草酸消耗24035ml 高锰酸钾溶液。
此高锰酸钾溶液对七水合硫酸亚铁的滴定度是0.03053 g.mL-1计算式样中二氧化锰的含量。
3、石灰石试样0.1602g溶于盐酸,将钙离子沉淀为碳酸钙,经洗涤后再将沉淀溶于稀硫酸用去20.70ml 高锰酸钾溶液滴至终点。
已知高锰酸钾对碳酸钙的滴定度是0.006020g.mL-1。
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