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高三生物限时训练2及答案

(完整word)高三生物限时训练2及答案

光山二高2019届高三三轮复习生物限时训练(一)选题人:屈艳丽审题人:刘强 2019.05.09 1.下列有关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B.真核生物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原核生物通过无丝分裂增殖C.真核生物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生物都进行无氧呼吸D.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中,原核生物的DNA为环状2.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方式相同B.矿质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被植物根系吸收C.外界温度过低会导致根系吸收矿质元素速率降低D.土壤溶液渗透压越高,越有利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3.用经过处理后的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以降低沼液中的氨氮、总磷等含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未摄入的能量B.此生态系统中,小球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小球藻吸收沼液中的无机氮可用于合成自身的淀粉D.对鸡粪沼液的处理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4.人类的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B.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几率为9/16C.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D.耳聋夫妇有可能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5.如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相关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

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该药物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B.该药物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C.该药物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该药物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6.近年来,原产于北美的美国白蛾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我国,严重危害树木及农作物,其主要在幼虫期取食,不断吐丝将被害叶片集结成网幕,在其中集中取食;成虫期白天隐藏,不取食,晚上活动及交尾。

研究发现在我国被入侵领地生存的孤独绒茧蜂寄生于13龄白蛾幼虫,聚集绒茧蜂寄生于中老龄白蛾幼虫,是其主要~天敌。

由此推断不合理的是()A.美国白蛾入侵我国,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B.美国白蛾与两种绒茧蜂之间存在协同进化C.美国白蛾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摘除网幕、利用性引诱剂和天敌都达到起到防治目的29.(9分)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其中可含有蛋白质和mRNA等生物活性物质。

科研人员对外泌体在乳腺癌细胞间耐药信息的传递进行了相关研究。

(1)获得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株MA,提取其外泌体AE,将AE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株M共培养12h,测定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可利用____________技术示踪AE的去向。

②AE可被M细胞摄取,发生微小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此过程依赖于__ _。

③比较三组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可看出AE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提高/降低)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由此初步说明AE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多药耐药基因(MDR)表达产物是P-gp,检测发现M+AE共培养后的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株M的P-gp表达量提高。

为探究其原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已知P-gp半衰期(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4~17h。

实验结果否定了外泌体仅通过携带P-gp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判断依据是P-gp 半衰期为14~17h,72h时AE携带的P-gp几乎完全降解,但 M+AE组的P-gp仍显著高于_______组。

推测最可能的其他传递耐药信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请推测,外泌体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项)。

30.抗利尿激素(ADH)是9肽,可作用于肾小管,激活肾小管细胞内一系列反应,促进水通道蛋白-2插入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膜(管腔面)(如图1所示).(1)ADH的合成部位是.正常成年人血液中ADH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导致血浆渗透压.(2)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假设尿崩症仅与ADH有关,则引起尿崩的机理有二:一是(2分);二是(2分).(3)含水通道蛋白-2的小泡可与管腔膜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结构特点);图中所示肾小管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功能).31.(9分)猎豹追捕斑马,自然选择有利于斑马种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同时有利于猎豹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

猎豹吃掉的大多是斑马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

作为捕食者的猎豹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

(1)猎豹追捕斑马时,神经末梢与肌肉接触处为突触,当神经冲动传到末梢后,神经末梢内部的______________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和突触后膜(与神经末梢相对的肌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该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开放,___________引起肌膜上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引起肌肉收缩。

(2)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策略。

“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____。

(2)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判断某猎豹捕食一头斑马后就获得了该斑马10%~20%的能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猎豹和斑马因捕食关系在进化上密切相关,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2.(12分)某多年生木本植物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开红花,花色遗传受两对基因控制,其中一对(用A、a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对(用B、b表示)位置未确定。

为培育花色新品系,研究小组对纯合红花品系用射线多次处理后,经过杂交筛选最终获得一株白花雄株甲。

用甲与纯合红花品系杂交,F1全部开红花,F1雌雄植株相交,F2中红花雌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8:7:1.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花雄株甲的产生是______的结果。

(2)B、b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 _ 。

(3)甲的基因型是______ ;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上述F1和F2中选择材料,采用一次杂交实验培育获得白花雌株,简述培育过程。

______。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

(1)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通常可以使用_________ 法。

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进行过程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

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 ;推测同学甲用此方法接种时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 。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过程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

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 。

(4)步骤⑤需要震荡培养其目的是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同时使__________ ,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光山二高2019届高三三轮复习生物限时训练(一)参考答案1--6 DCDBCA29.(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①荧光标记(同位素示踪)②细胞膜的流动性③提高;向M传递耐药信息(2)M;外泌体通过携带MDR的mRNA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2分)(3)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作为药物载体,进行靶向治疗;制备具有特定靶向的肿瘤疫苗)(2分)3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下丘脑神经细胞增加(大)降低(2)ADH分泌量不足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ADHR(ADH受体),而使ADH不能发挥作用.(2分)(3)一定的流动性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传递(2分)3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突触小泡 Na+内流(2)精明的捕食者物种多样性(3)否能量传递效率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而某猎豹和一头斑马只是相邻营养级的两个个体(2分)(4)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32.(每空2分,共12分)(1)基因突变(2)常 F2中出现8:7:1的分离比,说明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已知A、a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B、b应该位于常染色上(3)bbX a Y2分 BbX A X a、BbX A Y(4)选择F1中红花雌株与F2中白花雄株杂交,从后代中选出白花雌株个体3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高压蒸汽灭菌石油是唯一碳源(2)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不均匀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5.7×107(4)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5)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好的细菌(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