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限时训练三

高三生物限时训练三

吴忠回中高三生物限时练习三一、 选择题:1.下表中a 、b 、c 符合如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 )2.下图表示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过程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B .甲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 .乙可以表示化能合成作用的部分过程D .甲可以表示乳酸菌的细胞呼吸3.右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某种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 和a 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交叉互换)可能是( ) A .A 位于①上,a 位于⑤上 B .A 位于⑤上,a 位于⑦上C .该细胞只有a ,分别位于①和③上D .该细胞只有A ,分别位于②和⑥上4、昆虫学者Alain Robichon 最近发现蚜虫体内的类胡萝卜素能吸收光能,并把它传送给负责能量生产的组织细胞。

阳光下,蚜虫的ATP 生成将会增加,黑暗时,其ATP 含量便会下降。

下列关于蚜虫产生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DP 合成ATP 时需要的能量只能来自光能 B .黑暗中大量产生ATP 时一定伴随着O 2的消耗 C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 .相同情况下黄光照射比蓝紫光照射ATP 含量上升快5、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相同B. 成熟红细胞除进入凋亡历程外还可能发生癌变C. 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6、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 .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 .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 .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 选择题答案:二、非选择题29.(10分)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 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 后失活。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

取7支干净的具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 2 min ,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 ,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 、B 、C 、D ,向A 、B 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 、D 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然后将C 、D 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 、B 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

步骤五:取A 、B 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 分别加入E 、F 试管,然后向E 、F 试管分别加入 ,再置于 ,2 min 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 试管中颜色与第①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 。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 (单位mL)。

气体1+H 2O (CH 2O )+ 气体2 甲 乙(3)实验中B 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 , 。

30.(10分)下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其中利用植物秸秆中的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 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

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

(2)植物秸秆经预处理后,利用微生物A 所产生的纤维素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成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微生物B 利 用葡萄糖发酵产生乙醇,该过程称为 ,其反应场所是 。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上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完成下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

(方框内填出相关的内容及适当标注箭头表示能量流动途径)31.(11分)某种自花传粉的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 与a 、B 与b )控制。

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粉花和白花,下表为某探究小组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1)由甲组结果可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乙组的F 1中的所有紫花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种,其中粉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田现有一白花植株及纯合的粉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

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假设杂交后代的数量足够多)①若杂交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②若杂交后代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粉花的,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③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2.(9分)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位于下丘脑。

右图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发生的相应改变,正常情况下C 、W 曲线交于点S ,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

(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 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使体温恢复至正常,此时人体皮肤的调节表现为_____________,(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 右移,出现发热。

如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 ,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裂解被病毒人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要靠免疫细胞或免疫活性物质发挥作用,这里所说的免疫细胞是 。

40、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相关问题:(1)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和柯勒提出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实验方案是:把一种 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 细胞进行诱导融合,使融合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足够数量的特定抗体。

(2)在技术操作中,需要将融合细胞用 培养基进行筛选,并进行克隆化培养和 ,以得到足够数量的符合要求的 (填“单”、“双”、“多”)核杂交瘤细胞。

(3)若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可从 中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4)临床使用的小鼠免疫后制备的鼠源性单抗,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之一是会引起人体抗鼠源抗体反应。

某病人连续隔周注射某种鼠源性单抗治疗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始病毒量明显减少,一段时间后,这种病毒量又开始上升,排除病毒变异的因素,上升原因还可能是人体产生 ,使鼠源抗体不能发挥抗病毒的作用。

(5)研究人员应用 ,改造了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降低了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参考答案1`-6: A C D B B C 29.(9分,无特殊说明每空1分) (1)竞争 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 (2)能量和有机物(3)自动调节(自我维持稳态) (2分)(4)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2分)(5)缺乏有利变异(2分)30.(8分,每空1分) (1)DdRr DR 、Dr 、dR 、dr 秋水仙素41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Ddrr (3)多代自交(“连续自交”) 基因频率 31、(12分,无特殊说明每空1分)(1)B (2)基因突变(3)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2分) (4)①胞嘧啶(C )、鸟嘌呤(G )、腺嘌呤(A )、尿嘧啶(U ) 不能,因RNA 是单链,分子内的碱基间没有配对关系(2分) ② RNA 的复制和RNA 的逆转录 ③ 引发人类流感和猪流感的病毒可能是同一种。

幸存者体内因感染过流感病毒,故产生了抗体,后出生的人因没感染过流感病毒,故没有这种抗体。

④)不一定。

因为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性,该流感病毒的抗体对现今的病毒不一定起作用。

(2分) 32、(10分,每空2分)方法步骤:胰高血糖素溶液 等量生理盐水1号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鼠尿液中含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说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

2.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39、(15分,无特殊说明每空2分) ⑴纤维素(酶) ⑵B 、E ⑶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 ⑷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3分) ⑸酵母菌 无氧(密闭、密封) 40、(15分, 无特殊说明每空2分) (1)DNA 聚合酶 126 (2)①繁殖快、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②保证目的基因和载体定向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3分)③标记基因(3)合成的核苷酸单链仍较长,产生缺失碱基的现象(4)蛋白质工程29.(11分)(1)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水分)(2)60% 变黄镁是叶绿素的必要万分,缺镁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3)增加(4)降低原因是此时光照弱,光合作用弱,产生有机物少;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2分)(5)合理密植,一年多种几茬,适当通风,适时种植,合理施肥,适当增施农家肥(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