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级生物限时训练6班级姓名家长签名一.选择题1.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A.有无酒精生成B.有无水生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2.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
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 mL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发酵产物酒精需向①号试管中滴加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B.设②号试管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干扰C.图乙曲线b表示①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变化D.图乙曲线a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3.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4.如图是酵母菌有氧呼吸模式图,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③处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①和②处产生乙的量相等B.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不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C.②中的生理过程需要H2OD.缺氧条件下甲可以转化为乳酸5.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
下列关于“自体保藏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CO2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C.在密闭环境中,O2浓度越低,CO2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使温度保持在1~5 ℃,贮藏时间会更长6.下列是对细胞呼吸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也进行呼吸作用B.低氧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是因为此条件下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量少C.粮食种子适宜在零上低温、低氧和中等湿度的环境中储藏D.温室大棚中,可以通过夜间适当降温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7.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A 、B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
假如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短时间内,A、B两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 )A.前者基本不变,后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B.两者均保持基本不变C.后者不变,前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D.两者均逐渐减少直至停止8.细胞内可能发生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过程的三个阶段产生的[H]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B.马铃薯块茎既能进行③过程,也能进行①过程C.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糖糖的量高于①或②过程D.③过程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9.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C.为延长水果保存的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10.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
关闭活栓后,U 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
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
(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二、非选择题11.下图是采摘后的几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果实呼吸速率的变化是用单位时间内的数值来表示。
(2)随着摘后天数的增加,4种果实呼吸速率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标志着果实开始衰老,不耐贮藏,则图中最不耐贮藏的果实是。
为了延长摘后果实的贮藏时间,可采用的措施有(答出两点)。
(4)已知果实中含有淀粉等贮藏物质,摘后10天,由于,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起香蕉果实呼吸速率急剧上升。
12.下面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血浆中所含乳酸浓度(表1)和三位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的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剧烈运动时,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债是指赛事后需要吸入的额外氧气量,以补偿赛事中所缺乏的氧气。
从表2来看,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________L。
(3)现代健身理论提倡进行有氧运动,请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并说明此类型运动的主要生理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1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
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图1(1)研究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________阶段的反应,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见图2),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________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
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
若处理之前,在________条件下,含________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________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
(3)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________方法能将外膜与内膜及其他结构分开。
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DNA b.丙酮酸c.葡萄糖d.染色质e.核苷酸f.RNA聚合酶1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
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活性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
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
请分析回答:(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2个)(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如图,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①将________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________________。
2018届高三级生物限时训练6答题卡班级:姓名:座位号: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11、12题每空2分,13、14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10分)11.(1)。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4)。
(10分)12.(1)(2)(3)(9分)13. (1)(2)(3)(11分)14. (1)(2)(3)实验步骤:①②①(2分)②(2分)③(2分)2018届高三级生物限时训练6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1、12题每空2分,13、14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10分)11.(1)CO2释放量/CO2释放/CO2产生量(2)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3)鳄梨降低氧气浓度、适当降低温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如避免机械损伤、调节贮藏湿度、激素处理、应用植物杀菌素等)(4)贮藏物质(淀粉)加速水解/淀粉酶含量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增强(10分)12.(1)10~25 min血液中含缓冲物质,使pH维持相对稳定增加(2)18(3)慢跑,人体吸入的O2与生理活动所需的O2量基本相等,肌肉细胞不会产生乳酸(9分)13.(1)三24[H]+6O212H2O+大量能量(2)疏水有跨膜H+浓度梯度F0-F1F0(3)渗透作用差速离心abef(11分)14.(1)(有无)氧气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只写1个不给分)(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缺一不可)(3)实验步骤:①等量②(两侧)液面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①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②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③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1. 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可以简便、准确测定,若二者比值等于1,则小麦种子进行的是有氧呼吸,若比值为0,则小麦种子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若比值在0~1之间,则小麦种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
]5. B[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细胞中,A错误;X是葡萄糖,Y是丙酮酸,X→Y过程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人体无氧呼吸产物M是乳酸,有氧呼吸产物为CO2和水(N),C错误;H2O中的氧来自于氧气,D错误。
]6.C[③处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图中乙为[H],①处可产生4个[H],②处则产生20个[H];酵母菌在缺氧状态下丙酮酸可转化为酒精而不是乳酸。
]8. C[密闭环境中,CO2浓度越高,有氧呼吸被抑制的程度越大,同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会增大,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会更多,其产物酒精还会伤害植物细胞,这与储藏的目的不符,因此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