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

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

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争取在4-12周内血压逐 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若患者治疗耐受性差 或老年人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
2017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4
血压达标不仅仅是要求诊室血压达标,还需要做到平 稳达标,尽早达标和长期达标。 一般患者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
2005年
2009年
2013年
2017年
五、发病因素
高血压病因尚不清楚。 遗传易感性(40%), 后天环境因素(60%)。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遗传因素
超重、 肥胖 膳食高盐低钾低钙 长期超量饮酒 长期精神紧张 缺乏体力活动
㈠诊断 ⒈确定血压升高 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达到诊断标准 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⒊分级及危险分层量化估计预后
⒉保持正常体重(<252) ⒊坚持适量体力活动 ⒋戒烟 ⒌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各种环境压力
八、常用的降压药物
钙拮抗剂()
利尿药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β阻滞剂
治疗指南:不同药物间的联合 噻嗪类利尿剂
其他降压药物
绿色实线:优先推荐的联合; 黑色虚线:可能但没有被很好证实的联合;
和 和 和/或 或 或 或
舒张压 <80 <80 ≥80 80~89 90~99 ≥100
注:当收缩压及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该取较高的级别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修订版
2017中国高血压指南: 高血压合并症患者属心血管风险很高危人群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无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诊室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仍然是诊断、筛查 高血压的金标准;
测量时静坐休息5分钟,30分钟前禁止吸烟,测量时患者取坐位 ,其肘关节应及心脏位于同一水平
四、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 2级高血压(中) 3级高血压(重)
收缩压 <120 120~129 ≥130 130~139 140~159 ≥160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病史和家族史

重点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冠心病、卒中、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史

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存临床情况

既往药物治疗
体格检查

测量双上肢血压(必要时测量双下肢血压)

体质指数()、腰围()

检查眼底
常规实验检查项目
血生化: 血钾、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空腹及餐后血糖、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
降压治疗的益处
35–40% 20–25%
50%
中国、欧洲、美国高血压指南一致强调降压达标的重要性
20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1
降低血压是降压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主要原因
2016高血压指南 2 20178高血压指南3
降压药物带来的获益主要是血压降低本身,降压外的特殊获益只占 很少的比重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并维持达标。
中危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临床并发症(冠心病、肾病等)或合 并糖尿病
很高危
高危 很高危
3级高血压 高危 很高危 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危 很高危
血压控制欠佳是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原因 62%的脑血管病、49%的缺血性心脏病及血压控制欠佳有关
内部审批号:.01.2013.0537
平均下降20/10
脑卒中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绿色虚线:有作用的联合(在某些限制条件下) 红色实线:不推荐的联合
治疗指南:优先推荐的药物联合
“但是,应该优先推荐在临床研究中被成功使用的药物联合” 2013, 31:1281–1357
(一)常用的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
通用名
硝苯地平 缓释片 控释片
非洛地平缓释片 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
拉西地平 尼群地平 乐卡地平
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
高血压不是单纯的血压 读数而是心脑血管事件链的重要一环
心房颤动 主动脉夹层
痴呆 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
左心室肥厚
心肌梗死
高血压
高血压脑病 冠心病
缺血性 脑卒中
子痫
脑出血
一、高血压的病理改变
⒈动脉 细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 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血管壁重塑或重构 大中动脉粥样硬化
尿液分析: 尿比重、尿蛋白、尿糖和尿沉渣镜检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定量
胸片 心电图 眼底检查 超声心动图 颈动脉和股动脉超声
辅助检查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踝/臂血压比值、 动脉弹性功能测定、 血浆肾素活性等
特殊检查

合理膳食 适当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七、高血压的自我治疗
⒈合理膳食 限制钠盐、减少脂肪、增加蔬菜水果、 改善饮食结构、节制饮酒
日剂量 ()
10-30 10-80 30-60 2.5-10
2.5-10
1.25-5
4-8
10-60
10-20
服药次数
2-3 2 1 1 1 1
1 2-3
1
钙拮抗剂()的降压机制 阻滞钙通道→减少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
降低血管张力和收缩力 引起血管扩张 降低外周阻力 降低动脉血压
M. . 4
二氢吡啶类的适应人群
中国高血压指南
一般4-12周达标,尽早达标
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
大多数慢性高血压病人应该在几周内逐渐 降低血压至目标水平,这样对远期事件的 减低有益
201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将血压 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 可以较快达标
200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2
⒉心脏 左心室肥厚、扩大 心力衰竭 高血压心脏病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
3.大脑 微小动脉瘤形成、破裂、出血—脑出血 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脑梗死,腔隙性脑梗
脑出血
脑梗塞
4.肾脏 肾小动脉硬化 肾小球纤维化、萎缩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衰竭
病理改变
肾损害
视网膜损害
二、高血压的发病率
三、高血压的定义 ,2017.11.20
以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 130和(或)舒张压≥ 80)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简称高 血压。
血压测量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
动态血压值可参照以下正常上限标准 24小时平均血压值<120/80, 白昼均值<125/85,夜间<115/75。 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降低10%~20%( ,杓型);如降低不及10%,可认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杓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