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汇编 选考系列

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汇编 选考系列

系列题组一
一、
填空题
1.(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 在极坐标中,圆4cos ρθ=的圆心C
到直线
sin()4
π
ρθ+=的距离为 .
答案
2.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点()
2,2-的极坐标为 。

答案 )4
3,
22(π
3、(河南省辉县市第一中学高三11月月考理)极坐标系下,直线2)4
cos(=-π
θρ 与圆2
=ρ的公共点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1个.
4.(湖北省夷陵中学、钟祥一中高三第二次联考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直线y =3x +2m
和圆x 2
+y 2
=n 2
相切,其中m ,n ∈N *
,0<| m -n |≤1,若函数f (x)=m x+1
-n 的零点x 0∈(k ,k +1),k ∈Z ,则k = 答案:0.
二、 简答题
5.(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理)(本大题分两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极坐标系中,A 为曲线2
2cos 30ρρθ+-=上的动点,B 为直线cos sin 70ρθρθ+-=的动
点,求AB 距离的最小值。

(2)求函数
y= 答案 5、(本大题分两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极坐标系中,A 为曲线2
2cos 30ρρθ+-=上的动点,B 为直线cos sin 70ρθρθ+-=的动
点,求AB 距离的最小值。

解:圆方程为()2
2
14x y ++=,圆心(-1,0),直线方程为70x y +-=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
=min AB
=2
(2)求函数
y=
解:
()()22223415100
10
y x x y =≤+∙-+-=∴≤
=
6125x =时等号成立。

6.(江苏省南京市九校联合体高三学情分析试卷)(本小题为选做题...
,满分8分) 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12x t y t
=⎧

=+⎩(t 为参数)和圆C 的极坐标方程:
)4
sin(22π
θρ+=.
(1)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圆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判断直线l 和圆C 的位置关系. 答案 6. (选做题)(本小题满分8分)
解:(1)消去参数t ,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12+=x y ;……………… 2分
)4
(sin 22π
θρ+=即)cos (sin 2θθρ+=,
两边同乘以ρ得)cos sin (22θρθρρ+=, 消去参数θ,得⊙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1()1(22=-+-x x ……………… 4分
(2)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25
5
212|112|2
2<=
++-=
d , 所以直线l 和⊙C 相交.……………… 8分
7.(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试题模块)在极坐标系中,过曲线)0(cos 2sin :2>=a a L θθρ外的一点),52(θπ+A (其中,2tan =θθ为锐角)作平行于)(4
R ∈=ρπ
θ的直线l 与曲线分别交
于C B ,.
(1)写出曲线L 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系); (2) 若|||,||,|AC BC AB 成等比数列,求a 的值. 答案7. ⑴2,22-==x y ax y
(2)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

+-=+-=t y t
x 2
2422
2(t 为参数),代入ax y 22=得到
0)4(8)4(222=+++-a t a t ,则有)4(8),4(222121a t t a t t +=⋅+=+
因为|||,|||2
AC AB BC =,所以21212
212
214)()(t t t t t t t t ⋅=⋅-+=- 解得 1=a
题组二
一 选择题
1.(江西省高三理)若集合121212,,(,)A A A A A A A ⋃=满足则称为集合A 的一个分拆,并规定:当且仅当121221,(,)(,)A A A A A A =时与为集合A 的同一分拆,则集合123{,,}A a a a =的不同分拆的种数为( )
A .27
B .26
C .9
D .8
答案 A.
2. (广西桂林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
已知函数22
log (2)
()24
(22
a x x f x x x x x +≥⎧⎪==⎨-<⎪
-⎩当时在点处当时)连续,则=++∞→11lim 222n a an n ( ) A.
2
1 B.
3
1 C. 3 D. 2
答案 B. 二 填空题
3.(江西省高三理)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上课时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集合:
21
{|
0},{|340},x A x B x x x x -=<=--≤12
{|l o g 1}C x x =>;然后叫甲、乙、丙三位同学到讲台上,并将“
”中的数告诉了他们,要求他们各用一句话来描述,以便同学们能确定该数,以下
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描述:
甲:此数为小于6的正整数;乙:A 是B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丙:A 是C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老师评说这三位同学都说得对,则“”中的数为 。

答案 1. 三,解答题 4.(江西省理)二次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2x 且f (0)=1. ⑴求f (x )的解析式;
⑵在区间[-1,1]上,y =f (x )的图象恒在y =2x +m 的图象上方,试确定实数m 的范围.
答案4.解: (1)设f (x )=ax 2+bx +c ,由f (0)=1得c =1,故f (x )=ax 2
+bx +1.
∵f(x+1)-f(x)=2x ,∴a(x+1)2+b(x +1)+1-(ax 2
+bx +1)=2x . 即2ax +a +b =2x ,所以221,01
a a a
b b ==⎧⎧∴⎨

+==-⎩⎩,∴f(x)=x 2
-x +1.
(2)由题意得x2-x+1>2x+m在[-1,1]上恒成立.即x2-3x+1-m>0在[-1,1]上恒成立.
设g(x)= x2-3x+1-m,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3
2
,所以g(x) 在[-1,1]上递减.
故只需g(1)>0,即12-3×1+1-m>0,解得m<-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