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汽车操纵稳定性PPT课件
第六章-汽车操纵稳定性PPT课件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也 是影响汽车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即操作性和稳 定性。
操纵性是汽车能够确切地响应驾驶员指令的能力。
稳定性是汽车抵抗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外界干扰(路面扰
动或风扰动),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失去控制,甚至翻车或侧
滑的能力。
力越小。 ➢薄水层的影响
路面有薄水层时,轮 胎可能会完全失去侧偏 力,这称为“滑水”现 象。
24
回 正 力 矩 TZ
载荷W
回 正 力 矩 TZ
赛车胎 子午线胎
斜交胎
侧偏角
回 正 力 矩 TZ
4~6 TZ 制动力 F b 4~6 TZ
驱动 FX或 力制F 动 bF 力 TZ 驱动 FX或 力制F 动 bF 力 TZ
式 中 , kF称y 为k侧 偏 刚 度
( N/rad ) 。 为 曲 线 在 =0 处 的斜率。按轮胎坐标系,侧 偏力和侧偏角总是反号,故 侧偏刚度总是负值。
17
汽车理论
侧偏力与侧偏角的关系
18
汽车理论
影响轮胎侧偏特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轮胎侧偏弹性的主要因素是: 轮胎结构参数 轮胎的使用参数 具体包括侧偏角、外倾角、垂直载荷、在接地印迹 上的分布、路面附着系数、轮胎的纵向滑移率等
种情况:
c
c
u
u
u′
Fy
Fy
△
FY lFz c
没有侧向滑移
u
c
有侧向滑移
FY lFz
图 有侧向力作用时刚性车轮的滚动
实际上:车轮都不是刚性的,车轮存在侧向弹性,因此,即
使侧向力Fy没有达到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极限,车轮的行驶
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的方向,即发生侧偏现象。
13
汽车理论
轮 胎 的 侧 偏 现 象
4
汽车理论 车辆坐标系和汽车主要运动形式
沿X方向:纵向运动;绕x方向:侧倾运动; 沿Y方向:侧向运动;绕y方向:俯仰运动; 沿z方向:上下运动;绕z方向:横摆运动。
5
汽车理论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
6
汽车理论
7
汽车理论
人--车闭环系统
8
汽车理论
汽车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
➢ 客观评价法 客观评价通过仪器测试能定量评价汽车性能, 且能通过分析求出其与汽车结构参数间的关系。
22
一定侧偏角下,驱动力
或制动力增加时,侧偏力
逐渐有所减小,这是由于 轮胎侧线弹性有所改变的
Fx
关系。当纵向力相当大时,
侧偏力显著下降,接近附
着极限时,切向力已耗去
大部分附着力,而侧向力
能利用的附着力很小。
FY Fb
或Fx
Fb
附着椭圆
FY
侧偏角 Fb或 Fx FY
23
路面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路面干湿程度的影响 路面越湿,最大侧偏
二自由度汽车的运动微分方程:
(k1k2)u1(a1kb2k)r k1m(v ur) (a1kbk2)u1(a2k1b2k2)r a1kIz r
27
汽车理论
2.1 二 自 由 度 汽 车 模 型
---前轮转角(车轮旋转
平面与汽车纵向的夹角)
a b ---汽车前后轴到质
心的水平距
-r --横摆角速度
---质心处的侧偏角
α1 α2---分别为汽车前、后 车轮上的侧偏角(车轮的旋
转平面与车轮行驶速度方向之 间的夹角)
28
汽车理论
29
汽车理论
具有侧向弹性的车轮在垂直载 荷的作用下,车轮中心受到侧向 力Fy,地面有相应的侧偏力Fy时 具有下面的两种情况:
车轮静止不滚动:轮胎胎面接 地印迹的中心线与轮胎平面分开 一个距离Δh,且平行。
车轮滚动:接地印迹的中心线
与轮胎平面错开,且有一夹角
(侧偏角),此时,车轮沿接地印
迹的中心线方向滚动。
14
汽车理论
驱动力 FX
25
汽车理论
第二节
26
汽车理论
汽车模型的简化
*忽略转向系统的影响,直接以前轮转角为输入。 *不考虑振动、侧倾、俯仰运动,认为汽车只作平行 于地面的运动; *不考虑轮胎切向力、外倾角、空气阻力的影响; *忽略左右轮胎载荷变化引起的侧偏特性变化; *忽略轮胎回正力矩; *认为轮胎侧偏特性处于线性范围; *认为汽车沿x轴速度不变。
轮胎不对称受力 产生的回正力矩
15
回正力矩——绕OZ轴的力矩 Tz是使转向车轮回复到直线行驶位置的主要恢复力矩
之一,称为回正力矩。回正力矩是由接地面内分布的微元 侧向反力产生的。
Tz Fy e
16
汽车理论
轮胎的侧偏特性
侧偏特性主要是阐述侧偏力、 回正力矩、侧偏角之间的关系。
在侧偏角<5时,侧偏力 和侧偏角成线性关系。这时,
11
汽车理论
轮胎的侧偏现象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受转向、路面倾斜、风力等引 起的侧向力的作用,使轮心速度方向偏离车轮平面的 现象。
转向引起的侧向力总是指向汽车内侧。侧偏角总 是位于和侧偏力指向相反的一侧。
Fy
FY
12
汽车理论
车轮中心沿Y轴方向若作用有侧向力Fy,相应地在地 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Y, FY也称为侧偏力。当有 地面侧向反作用力时,若车轮是刚性的,则可能发生两
➢ 主观评价法 主观评价考虑到了人的感觉,能发现仪器不能 测试出的现象,是操纵稳定性的最终评价方法, 但很难给出定量评价数据。
9
汽车理论
第二节
10
汽车理论
轮胎坐标系
地面作用在轮胎上的主要力和力矩:
沿x方向:地面切向反作用力(纵向力)Fx; 沿y方向:地面侧向反作用力(侧向力)Fy; 沿z方向:地面法向反作用力Fz; 绕x轴:翻转力矩Mx; 绕y轴:滚动阻力矩My; 绕z轴:回正力矩Mz;
19
汽车理论 垂直载荷增大,k增大;但垂直载荷过大,轮胎与
地面接触区的压力变得极不均匀,k反而减小。
20
汽车理论 轮胎形式和结构参数的影响 a. 子午线胎比斜交胎侧偏刚度高。 b. 扁平率(=轮胎高度H/宽度B)小的轮胎侧偏 刚度大。
21
汽车理论 c. 胎压大,则侧偏刚度大,但胎压太大侧偏刚度基 本不变。试验时,可能通过改变减少胎压改变稳态 试验结果。
汽车理论
1
汽车理论
▪ 预备知识
汽车转向系的功能、 组成、构造及工作原 理。
▪ 中心思想
首先介绍操纵稳定性的 基本概念(评价指标、 轮胎侧偏特性),然后 分析线性二自由度的汽 车模型,最后介绍汽车 行驶时的侧翻和侧滑。
2
汽车理论
第一节
3
汽车理论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 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 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