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测验及其应用)模拟试卷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编制心理测验一般不需要经过( )过程。
(分数:2.00)A.编制测验项目B.预测与项目分析C.测验标准化D.评估常模√解析:解析:编制心理测验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编辑测验项目;预测与项目分析;合成测验;测验标准化;鉴定测验;编写测验说明书。
2.为了对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需要测验的是( )。
(分数:2.00)A.信度B.效度C.长度(题目数量)D.常模√解析:解析:测验分数的解释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看待测验分数的意义;二是如何将测验分数的意义告诉受测者。
这两点都需要常模的参与。
其他几个选项是在编制测验时需要考虑的,在分数解释的时候都不是必需的。
3.将整个测验按照测验题目材料的性质分为若干分测验,同一分测验的题目按照其难度由易到难排列,这种测验的排列方式是( )。
(分数:2.00)A.混合螺旋式B.交叉式C.并列直进式√D.递进式解析:解析:常见的测验项目的排列方式是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
混合螺旋式是指先将各类测验项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项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的排列,其难度则逐渐上升。
并列直进式将整个测验按照测验题目材料的性质分为若干分测验,同一分测验的题目按照其难度由易到难排列。
4.能力与测验焦虑呈( )。
(分数:2.00)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型D.无相关解析:解析:测验焦虑是指被试因接受测验而产生的一种忧虑和紧张情绪,它会影响测验结果的真实性。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①能力与测验焦虑呈负相关。
②抱负水平与焦虑呈正相关。
③竞争性测验的测验焦虑高,经常接受测验的人焦虑低一些。
④轻微的测验焦虑会增强测验效果。
5.抱负水平与测验焦虑呈( )。
(分数:2.00)A.正相关√B.负相关D.无相关解析:解析:测验焦虑是指被试因接受测验而产生的一种忧虑和紧张情绪,它会影响测验结果的真实性。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①能力与测验焦虑呈负相关。
②抱负水平与焦虑呈正相关。
③竞争性测验的测验焦虑高,经常接受测验的人焦虑低一些。
④轻微的测验焦虑会增强测验效果。
6.T分数的实质是( )。
(分数:2.00)A.标准分数的变式√B.百分等级分数的变式C.变异系数的变式D.标准差的变式解析:解析:T分数就是将标准分数进行线性转换,是标准分数的变式。
7.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发展常模( )。
(分数:2.00)A.顺序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C.年龄常模D.年级常模解析:解析:常模划分为发展常模和团体内常模。
发展常模,就是根据不同年龄上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如智力、技能、感觉运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所制定的量表,有顺序常模、年级常模、年龄常模等。
团体内常模指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有标准分数常模和百分等级常模等。
8.在原始分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称为( )。
(分数:2.00)A.转换分数B.常模分数C.导出分数√D.合成分数解析:解析:导出分数指在原始分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
9.常模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分数:2.00)A.抽样分数√B.原始分数C.导出分数D.对常模团体具体的描述解析:解析:常模的构成要素:团体的原始分数、对常模团体进行具体的描述、将原始分数按照转换规则转换为导出分数。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模参照测验的是( )。
(分数:2.00)A.教师资格认定考试√B.艾森克人格测验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D.韦氏智力测验体具体的描述解析:解析: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重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不关注某个考生在整个考生中的相对位置。
11.在教育成就测验中,将被试的测验成绩与某一年级的学生的平均分数作比较,而说成是相当某一年级水平,称作( )。
(分数:2.00)B.年级当量√C.常模量表D.智力商数解析:解析:在教育成就测验中,分数的解释通常采用年级当量,即被试的测验成绩与某一年级的学生的平均分数作比较,而说成是相当某一年级水平。
12.研究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多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多种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方法称为( )。
(分数:2.00)A.临床诊断B.加权求和合成C.多重回归√D.多重划分解析:解析:多重回归是研究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多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多种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方法。
13.将一个学生的教育成就与其智力作比较,得到的是( )。
(分数:2.00)A.教育商数B.智力商数C.成就商数√D.发展商数解析:解析: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是智商。
教育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是教育商数,教育年龄与智力年龄的比率是成就商数。
其中教育年龄是指某岁儿童所取得的平均教育成就。
14.以下选项不属于测验等值的条件的是( )。
(分数:2.00)A.同质性B.公平性C.可递推性D.等效度√解析:解析:测验等值的条件主要有同质性;等信度;公平性;可递推性;对称性;样本不变性。
15.如果等值的直接操作对象是测验的原始分数,结果是直接找到两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称为( )。
(分数:2.00)A.测验分数等值√B.项目参数等值C.经典理论等值D.项目反映理论等值解析:解析:如果等值的直接操作对象是测验的原始分数,结果是直接找到两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称为测验分数等值。
16.下列情况中,适合使用标准参照测验的是( )。
(分数:2.00)A.选拔性考试B.诊断性考试√C.总结性考试D.安置性考试解析:解析:标准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和界定个体在测验内容上达到的绝对水平,因此能够了解受测者是否掌握了该领域中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在这一领域中的所存在的缺陷,因此诊断性考试适合使用标准参照测验。
17.对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需要参照的是( )。
(分数:2.00)A.分数的分界点√B.分数的分布C.测验常模D.受测者的水平解析:解析:标准参照测验是对受测者的绝对水平进行测量,因此标准参照测验没有测验常模,也不考虑测验分数的分布,对其分数进行解释要参照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这一标准就是测验分数的分界点。
18.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发展水平的测定称为( )。
(分数:2.00)A.智力测验B.能力测验C.成就测验√D.人格测验解析:解析:成就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发展水平的测定,又称教育测验。
学绩测验,是测验实践和应用中最常见的一类测验。
19.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
(分数:2.00)A.比内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内量表C.中国比内量表D.韦氏量表解析:解析:比内和西蒙出于诊断异常儿童的需要,于1905年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20.推孟1916年发表的斯坦福一比内量表首次引入( )的概念。
(分数:2.00)A.离差智商B.比率智商√C.情商D.成就商数解析:解析:推孟1916年发表的斯坦福一比内量表首次引入比率智商的概念,开始以IQ作为个体智力水平的指标。
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21.确定测验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
(分数:2.00)A.明确测量对象√B.明确测量目标√C.明确测量用途√D.明确评分方式解析:解析:编制标准化测验首先要确定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目的要解决三个问题: (1)明确测量对象,也就是明确测量哪些个人或团体。
(2)明确测量目标,也就是明确测量什么心理功能。
(3)明确测量用途;也就是明确编制的测验是干什么用的。
22.合成测验项目的指标有( )。
(分数:2.00)A.测验的性质√B.项目的难度√C.项目的效度D.项目的区分度√解析:解析:合成测验就是要把经过预测后证明有价值的项目排成有组织的测验。
他要解决的问题有:(1)测验项目的选择,(2)测验项目的编排。
选择测验项目的指标有三个:一是测验的性质,二是项目的难度,三是项目的区分度。
23.测验标准化主要包括( )。
(分数:2.00)A.测验内容√B.施测过程√C.测验评分√D.测验分数的解释√解析:解析:测验的标准化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测验内容的标准化,施测过程的标准化,评分规则的标准化,测验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24.鉴定测验主要是确定测验的( )。
(分数:2.00)A.信度√B.效度√C.测验量表与常模√D.难度与区分度解析:解析:测验编好后,要对测验进行鉴定,对测验的鉴定,主要是确定其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同时还要实现测量结果的数量化,用一定的量表作为标准化的记分制度。
如果将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与相应的某一或几个测验量表分数一起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测验的常模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都在测验手册中提供可供解释测验分数的常模表。
难度与区分度是鉴定测验之前对测验项目进行的分析。
25.合成测验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
(分数:2.00)A.项目的信度B.项目的效度C.项目的选择√D.项目的编排√解析:解析:合成测验就是要把经过预测后证明有价值的项目排成有组织的测验。
他要解决的问题有:(1)测验项目的选择,选择测验项目的指标有三个一是测验的性质,二是项目的难度,三是项目的区分度。
(2)测验项目的编排。
常见的测验项目的排列方式有:一是并列直进式,二是混合螺旋式。
26.在解释测验分数的时候,下列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应该把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都告诉被试√B.要使被试明白分数只是一个最好的估计,可能有误差C.将不同的测验分数直接进行比较,得出结论√D.在将测验结果报告给被试的家长、教师时,应当如实告之测验分数√解析:解析:不用把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告诉被试,因为这不影响被试参加测验。
不同的测验分数由于具体内容不同、样本组成不同等因素,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报告分数应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并且测验结果应向无关人员保密。
27.心理测验的指导语通常包括( )。
(分数:2.00)A.测验目的的说明√B.测验的信度的说明C.测验性质的说明D.对题目反应方式的解释√解析:解析:心理测验的指导语通常包括测验目的的说明和对题目反应方式的解释。
指导语直接影响受测者的反应态度和方式。
28.高德曼提出解释测验分数的类型包括( )。
(分数:2.00)A.叙述的解释√B.溯因的解释√C.预测的解释√D.评价的解释√解析:解析:高德曼提出解释测验分数的类型包括叙述的解释、溯因的解释、预测的解释和评价的解释。
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9.简述自陈量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