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气象学第六章改过
=-Vh Vh p (Vh ) ( ) p p (Vh ) ( ) p p P坐标系下静力平衡 方程 (V )
对闭合系统积分,得:
( V ) dM h M (V )dM dM
M M
M
KVdM KVd KV d
KVn d 0(水平边界设为封闭,即Vn 0)
所以,闭合系统的动能方程:
KdM V dM DdM h M M M t
三、 闭合系统的能量转换与守恒
已知热能方程:
dT dP Cp Q dt dt
dE Q dt
dE E E Vh E dt t p
E E V h E E ( Vh ) t p p E (Vh E ) (E ) t p E ( EV ) t
P2
P 1
CV TdP g
P 1
P2
TdP
③ 动能(Kinetic energy)
——标志着天气系统的强度。 单位质量气块所具有的动能:
1 2 V 2 其中,V 2 u 2 v 2 w2
dz厚度的簿块所具有的动能:
Z1—Z2单位截面积气柱所具有的动能:
K
z2 z1
1 2 dK V dz 2
M
所以,垂直运动是闭合系统中动能与 全位能转换的必要条件 如果 0 则系统中有上升运动,也 有下沉运动
进一步:
RT M dM M P dM 如果T 与是负相关,即: 暖空气(T 大)、上升( 0) 暖空气上升 冷空气(T 小)、下沉( 0) 冷空气下沉 RT 则 dM 0 M P T (Tw Tc ) Tw + Tc = (Tc -Tw )<0 RT dM 0 M P 使得全位能减少,转化为动能。
E I
cL : Laplace绝热声速
3.基本能量的比较
位能与内能具有同时增加或者减少的性质,且它们
之间有确定比例,平均而言位能是内能的40%;
在全位能中,内能大约占70%,位能30%;
平均而言,潜热能相当于全位能的20%,这说明大
气中潜热能应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别对强烈发展的
② 内能(Internal energy) ——热力学能量(由大气温度变化引起的) 单位质量气块所具有内能:
CV T 这里,CV 定容比热,单位是J / kg K
dz厚度的簿块的内能:
dI CV Tdz
Z1—Z2单位截面积气柱所具有的内能:
I Cv
z2
z1
Tdz
P坐标下:
CV I g
① 方程
已知P坐标系下水平运动方程为:
dVh fk Vh F dt
"Vh eq" 单位质量质点的动能方 程: d 1 2 ( Vh ) Vh Vh ( f Vh ) Vh F dt 2
Vh ( f Vh )科氏力作功项=0
正负相反;是全位能和动能之间的转 换项。
dM 同时在两个方程中出现,且 M
0 E , K K E ; dM M 0 E , K E K .
且全位能变化多少,动能也要相 应变化多少。体现了二者之间的 转换关系,及转换机制。
如果=0,则 dM=0
系统(例如:台风)。
在诸种能量形式中,动能在数量上一般较其它形式
的能量小,特别比全位能小2-3个量级。虽然从数量 上看,动能与全位能相比微不足道,但是这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 对大气运动至关重要。这也说明,大气中全位能转
变为动能的只是其中很小部分。
二、大气动能方程 ——讨论大气动能变化的机制 1、单位质量质点的动能方程
动能
本章的主要内容:
1、大气能量的主要形式 2、铅直气柱中各种能量的比较
3、能量方程与能量守恒
4、大气中的能量转换
一、大气中的主要能量形式
对大气而言,能量的基本形式 有内能、位能、动能,如果考虑水 汽,还有潜热能。 1、主要能量形式 ① 位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重力-保守力 质点处于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场中任一 点时,都具有重力势能(位能) 。 Z=0,位能参考面(即零位能面),则: 在Z高度处单位质量气块的位能:gz
闭合系统动能增加,则一定是
压力梯度力作正功 作功角度; 全位能向动能转换 能量转换角度。
利用闭合系统中的动能与全位 能方程,考察闭合系统动能变化的 同时,全位能的变化情况,讨论二 者的转换关系。
1、动能方程(另外一种表达形式): P坐标系下连续方程 Vh Vh ( Vh ) p
0
P0
zP P 0, z Pdz
P0 , z 0
0
pdz
0
= Pdz RTdz R Tdz
0 0 0
即:Ф~T
内能:
I Cv
0
Tdz
即:I~T
R C P CV 0.41 I CV CV I
Lq
dz厚度的簿块所具有的潜热能:
dH Lq dz
Z1—Z2单位截面积气柱所具有的潜热能:
H
z2
z1
Lq dz L qdP g
L g
P2
P 1
P 1
P2
qdP
由此可见,潜热能和实际大气的比湿q密 切相关,潜热能的释放与降水相对应。因此, 中高纬度地区较低纬度地区,下雨少,q小, 潜热能的释放也少,故H对中高纬天气系统不 是很重要,但在热带地区,H对天气系统变化 非常重要。
2、闭合系统中的动能方程
闭合系统:与外界无质量的交换,即边 界上的法向速度为零。
Vn | 0
已知单位质量质点的动能方程为:
d K Vh D dt
1 2 K V h 2
K K Vh K Vh D t p K 因为: V K K ( Vh ) h p p P坐标系下连续方程 K Vh K p
2、能量的组合形式
在大气动力学中,根据各种基本能量形
式的特点及其有关过程的性质,常采用几种
主要的基本能量的组合形式。
①. 气柱的位能和内能的组合——大气所特有
一般,位能(机械能)与内能(热力 学能)是无关的,而大气有其特殊性。 地球大气的特点: (1)质量基本守恒(2)表面积不变。
气柱的位能和内能的关系物理分析:
K K (Vh K ) Vh D t p
如闭合系统质量为M,假定没有穿越边 界的动能通量,且上下边界ω=0,则系 统的动能方程为:
KdM ( VK ) dM M M t Vh dM DdM
1 2 V dz 2
1 2g
P2
P 1
1 P1 2 V dP V dP 2 g P2
2
潜热能(Latent heat energy) 定义:系统中所有水汽全部凝结所释放 的能量 。
④
汽化热L(相变潜热): 单位质量液态水汽化到气态 所吸收的热量。 ——单位质量水凝结所能释放的 热量。 比湿:q=水汽质量/空气质量 单位质量湿空气的潜热能为:
Vh F =-D为粘性力作功项, D为摩擦耗散
Vh 为压力梯度力作功项
∴动能的来源只能来自压力梯度力作功 单位质量质点的动能方程:
d K Vh D dt
② 讨论:
(1)地转运动
Vg 0
系统动能不发生变化。
∴要使系统动能发生变化,一定要 有穿越等位势高度线的运动
——非地转运动。
(2)风从高位势吹向低位势: Vh 0 压力梯度力作正功,动能增加。
反之,从低位势到高位势,压力 梯度力作负功,质点动能减少。
思考: 地球自转对能量转换有何影响?
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虽 然不能改变空气运动的动能,但它使空 气运动趋向于沿等压线运动,这可使位 能和动能之间的能量转换的速度减缓。 当空气严格按地转风运动时,空气就不 穿越等压线运动,位能与动能之间的转 换将停止进行。
物理本质:暖空气-轻-上升 冷空气-重-下沉 系统质心下降,全位能减少,动能增加
实际大气中存在着两类由全位能转变为动能
的过程:一类是上冷下暖两气层叠置,通过 对流翻转气层进行绝热调整释放全位能的过 程;另一类为冷空气和暖空气并列(比如锋 面)通过质量调整使全位能转换为动能的过 程。
“全位能→动能”分析海陆风或山谷风的形成
单位截面积、dz厚度 的气块薄片的质量:
1 dz dz
dz薄片的位能:
d gzdz
Z1—Z2单位截面积气柱所具有的位能:
gzdz
z1
z2
利用静力学方程,P坐标下:
dP gdz
P 1
z2
z1
gzdz
P2
zdP
P 1
P2
zdP
dM DdM ( K E ) dM Q M M M t
这说明闭合系统内的动能与全位能之和的变化决 定于系统的非绝热加热和摩擦作功耗散。在绝热、 无摩擦条件下:总能量守恒
( K E ) dM 0 t M
(2)全位能与动能转换
KdM dM DdM M M t M dM EdM dM Q M M M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