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障碍识别

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障碍识别


2020/4/22
20
• 会谈技巧 ——增强会谈动机:鼓励和声明 ——减轻会谈焦虑 ——询问技巧 ——回忆往事技巧 ——确保和促进会谈流畅性
2020/4/22
21
2.行为评估
• ABCs评估模式 ——A=前提或某个行为刚出现前所发生的事件 ——B=关注的行为 ——C=后果或紧随其后的事件 • 行为评估方法 1)行为分析或行为功能分析(behavior analysis or
• 主要指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
• 判断儿童是否偏离正常,需要将其具体表现与同龄 人及其自身的发展阶段比较。
2020/4/22
5
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任务:适应环境的能力
年龄阶段 婴儿到学龄 前
儿童中期
青春期
发展任务 对照料者依恋 语言 将自我从环境中分化出来 自我控制和依从 适应学校(按时上学,良好品德) 学业成绩(学会阅读,做算术) 与同伴相处(接纳,交友) 他律道德(遵守道德行为准则) 成功地适应中学生活 学业成绩(学习更高级的教育或工作所需的技能) 参加课外活动(如体育,俱乐部) 与同性和异性建立友谊 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一致感
2020/4/22
4
2.功能受损
• 个体承受着一定的痛苦体验,如恐惧或悲伤。
• 其行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功能丧失,如有一个或多 个重要功能受到损害,包括身体、情感、认知、和 行为功能。
• 这些痛苦和功能丧失增加了个体进一步受到损害的 危险性,如死亡、痛苦、残疾或丧失自由。(APA ,2000)
3.能力
活动过度,不愿 题,焦虑障碍(如恐怖
睡觉
症)
争辩,不能集中 注 意 缺 陷 多 动 障 碍
注意力,自我意 (ADHD),学习障碍,学
识,炫耀
校恐怖症,品行问题
争辩,自吹自擂 厌食症,贪食症,违法 ,自杀企图,药物和酒 精滥用,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2020/4/22
11
儿童青少年期多发的临床心理问题(Carr,
2020/4/22
1
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定义
(一)适应功能失调(适应不良) • ①偏离其所在社会的标准; • ②行为障碍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和/或持久性; • ③行为结果妨碍了个人和/或人际功能。 (二)统计学的定义 • 偏离平均水平的行为
2020/4/22
2
• 异常行为或心理:偏 离均数两个标准差以 上(见右图)
• CCMD-3 • DSM-4 • ICD-10 • 症状标准 • 病程标准 • 严重标准 • 排除标准
2020/4/22
3
(二)儿童异常心理定义中的几个问题
(Mash & Wolfe,2019)
1.定义儿童情绪与行为时首先建立临界线(Mash & Wolfe,2019)
• 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是障碍或异常? • 一种问题什么时候成为真正的问题? • 为什么有些儿童的异常行为模式会从儿童早期延
续到青春期,以至成年期,而另一些儿童的异常 模式则不存在这种连续性?
一般行为问题
临床障碍
不听话,发脾气 智力落后,喂食障碍,
,尿床
自闭症
2-5 语言,如厕,自我 照顾技能,自我控 制,同伴关系
6-11 学业技能和规则, 规则指导的游戏, 简单责任
12-20 与异性关系,自我 同一性,离开家庭, 不断增加的责任
争辩,寻求注意 言语和语言障碍,由儿
,违抗,恐惧, 童虐待和忽视导致的问
functional analysis of behavior): 对涉及多个层面 的前提、行为和后果的评估信息进行组织和应用的一 般方法。
2)行为检核表和评定量表(checklist and rating scale): 如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
3)行为观察和记录 4)自我报告法或自陈法(self-report)
• 品行问题多于情绪问题;
• 男孩心理问题多于女孩;
• 男孩品行问题总患病率高于女孩;
• 女孩情绪问题总患病率高于男孩;
• 与女童和少年期女性相比,处于青春中期 的女孩有较高的品行障碍、违拗障碍和重 度抑郁患病率;
• 男孩长到10-20岁阶段,各种障碍的患病 率都逐渐下降(除抑郁症外)。
2020/4/22
• ——如遗传模式、家族特点和环境特征导 致同一结果:品行障碍。
2020/4/22
7
6.危险和弹性(Risk and
Resilience)
目标
起点
2020/4/22
8
二、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障碍识别 的临床问题
(一)识别的目的
• 理解儿童障碍的本质 • 掌握儿童障碍的发展进程 • 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
2020/4/22
30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中的常见误区
• 重视攻击行为,忽视退缩行为 • 重视学业成绩,忽视不良学习行为 • 重视外在原因,忽视内在原因 • 重视品德问题,忽视人格成长 ——品德问题(如逃学、打架、破坏财物) ——人格问题(如自卑、敏感、多疑、依赖

2020/4/22
31
临床诊断的标准
4
心理测验
4
自我观察(敏锐) 生理测定
3
认知动作测验 生理测定
3
评定量表投射测 验
3
认知动作测验
2
自我观察(有训练)
2
观察法(有训练) 谈话法
2
自我观察(无训练)
1
自我观察 (敏锐无训练)
1
观察法(无训练)
1
观察法(无训练)
0
观察法(无训练)
0
各种自我观察
0
(Lehmann,1960.引自陈仲庚.实验临床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P28)
摘自:Masten & Coatsworth, 2019
2020/4/22
6
4.发展过程
• 某个特定行为的发生顺序和发生时间,以 及不同行为在时间上的关联性。
• 一因多果(multifinality)
——如童年早期虐待可能导致的结果:进食 障碍、情绪障碍、品行障碍、正常适应
• 多因一果(equifinality)
2020/4/22
19
(二)评估方法
1.临床会谈(clinical interviews)
• 两种会谈方式:直接会谈和非直接会谈;开放和 封闭式问题;结构式会谈和非结构式会谈
• 会谈需要了解的信息 ——现病史 ——个人、家庭和社会背景 ——敏感问题 ——药物史 ——发展史 ——精神状态检查 ——人格特征
2020/4/22
28
5.医学检查 • 脑电图 • 脑电地形图 • 计算机体层摄影 •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 • 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 • 其它检查
2020/4/22
29
四、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
青少年的一般心理问题 • 学习问题 • 人际问题 • 情绪问题 • 性心理问题 青少年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 药物滥用 • 心境障碍(抑郁症) •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 • 精神分裂症 • 人格障碍
(二)识别的起点:评估
• 临床会谈 • 结构化的行为评估 • 心理测验
2020/4/22
9
(三)评估需要考虑的发展因素 1.年龄 • 年龄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2.性别 • 儿童期障碍的比例和表现存在性别差异。
2020/4/22
10
Achenbach(1982)的发展观
年龄
正常发展
0-2 进食,睡眠,依恋
与丧亲合危重疾病相伴的悲伤
2020/4/22
12
童年和青少年期障碍的性别比例
障碍
性别比例
男性更多的障碍 智力落后 阅读障碍 语言障碍 口吃 自闭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 抽动-秽语症 功能性排泄障碍 遗尿
女性更多的障碍 进食障碍 青春期抑郁症 焦虑障碍 选择性缄默症
男女一样多的障碍 童年期抑郁症 喂食障碍
2020/4/22
1.5M∶1F 1.5~4M∶1F M>F 3M∶1F 4~5M∶1F 3-6M∶1F M>F M>F 1.5~3M∶1F M>F M>F
9F∶1M 2~3F∶1M 2F∶1M F>M
M=F M=F
注:M=男, F=女。引自 Hartung & Widiger, 2019
13
• Cohen等(1993)对700个案例分析,发现 :
易感因素
环境易感因素 早期亲子关系 早期家庭问题 早期生活压力
维持因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治疗系统因素 家庭系统因素 父母因素 社会网络因素
2020/4/22
促发因素
·突然的生活压力
·疾病或受伤 ·欺负 ·出生或丧失亲人 ·生命周期过渡 ·转学 ·分居或离婚 ·父母失业 ·搬家
心理问题
保护因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治疗系统因素 家庭系统因素 父母因素 社会网络因素
• 客观
• 便于统计
• 便于交流
• 经济省时
(4)局限性
• 每一项目的判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易造成不 一致。
• 评定限于某一特定时间,缺乏充分的纵向分析。
• 固定的评分方式缺乏灵活性。
• 加权问题
2020/4/22
24
(5)常见量表 • Achenbach儿童行为筛查表(CBCL) •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 •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 Cornners父母症状量表 • 孤独行为量表(ABC)
2020/4/22
22
3. 儿童行为评定量表
(1)用途 • 调查病史,观察症状 • 协助诊断 • 制定治疗方案,评定疗效 • 使用量表定期追踪评定患儿 • 作为筛查工具,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 (2)分析 • 单项分 • 因子分 • 总分 • 划界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