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行为障碍ppt课件

情绪行为障碍ppt课件

12
治疗: 家庭认知行为治疗是最有效的 方法,修正父母 的期望,对 儿童行为作出恰当反应,不强 化儿童的焦虑
13
(二)分离性焦虑
是与亲人分离时的急性、期待性的焦虑。 最早发生于6-8个月的婴儿,3岁后,当儿 童能理解与亲人的分离是暂时的,这种发 育过程中正常的焦虑就消失了。
显著表现是:功能损害,如拒绝上学, 有时也能去上学,但因为担心不幸的事降 临到亲人而无法集中思想。常并发其他焦 虑障碍和抑郁。
4
3.在正常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过 度的情绪困扰和令别人难以接 受的行为方式; 4.长期伴有不愉快的心境如焦虑 和抑郁、沮丧、压抑感; 5.有无意识的抵触行为和不合群 的孤僻感。
5
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症状
1.冲动性、攻击性的反应 2.孤独与退缩反应 3.学习障碍 4.多动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5.反社会行为表现
6
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
(一)认知的不协调 1.认知过程与内容的不协调,包括思维缺失 和认知偏差 2.认知成分与认知方式不协调 3.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不协调 (二)负性情感体验强烈 挫折感的不断增强 (三)自我中心倾向明显
7
思维缺失,是指在认知活动中 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思维所占比 率较少,记忆不能为思维提供充 分的信息,感知信息在认知决策 中所占比率较大,导致理智缺失 现象。
27
治疗
(一)家庭疗法
– 父母注意自我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 样;
– 避免对患儿歧视、惩罚或其他不当的教育 方法;
– 使患儿提高学习自觉性,克服注意涣散和 多动;
– 合理安排孩子日常作息时间,动静结合培
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8
(二)心理治疗
• 1、行为疗法: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及 时对患儿的行为予以正强化或负强化,来改 变行为模式,建立新的有效的行为。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
1
2
一、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概述
概念: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指 他们的行为在没有智力障碍和 精神失常的情况下与其所处的 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 在行为上显著地异于常态,且 妨碍个人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 应。
3
具体含义
1.既不是由智力、感官残疾,也 不是由健康条件引起的学习低 能; 2.不能与同龄人、伙伴、家长、 教师建立或维持令人满意的人 际关系;
认知偏差,是指儿童和青少年 对问题及问题情境错误地信息加 工和解释,导致错误的判断。
8
自我中心倾向严重,自我认 识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薄 弱,缺乏调节和控制自己思想 感情、举止行为的能力,克服 困难的勇气不足。
9
四、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成因
1.生物因素 包括遗传、脑损伤、孕期卫生等
2.心理因素 包括认知、情感、个性方面 3.社会因素 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
一、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 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力集 中困难、注意时间短暂、活动 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 综合征。
24
临床表现
• 1、注意障碍(是本病主要症状) – 不能专心听课、做作业也心不在焉,丢三落 四,容易因外界刺激而转移注意力。程度轻 者对某些感兴趣的活动,重度者对任何活动 都表现注意涣散。
16
治疗: 逐渐暴露法、学习社交技能、 自负训练、放松训练和针对担 心遭受拒绝的认知行为心理治 疗等
17
(四)恐怖症 对某些物体或环境的异常恐惧,伴
有焦虑情绪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症状,并有回避行为以期达到解除恐 怖所致的痛苦
18
治疗: 行为干预,通过逐渐想象或
真正的暴露来脱敏
19
二、强迫症
儿童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 状,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种心理 障碍
20
临床表现
1.强迫思想:对烦恼和无意义的经历反复怀疑、 思考、意向和想象
2.强迫行为:通过程序式的刻板、重复、有目 的和意向性的行为对强迫思想作出应答。 强迫思想和行为都是无理性的,有时具有 极端伤害性,85%以上的强迫症是因为惧怕 不清洁而出现的强迫洗手或洗澡。
25
2、活动过度与好冲动 从小起就特别好动,不论在家或在校都
格外兴奋多动。不能安静听课,不遵守课堂 的秩序和纪律,常干扰别人。 活动具有冲动性的特点,表现自我控制能力 不足,常会做出不加思考的举动,易激惹或 冲动,不顾后果。情绪不稳,一些小事就发 脾气或叫喊、哭闹
26
3、认知障碍与学习困难 本症患儿大多数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而影响学 习,造成学业不良。少数多动症患儿表 现有视—听或视—运动功能缺陷,动作 技巧方面笨拙、不协调。
10
五、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
一、焦虑症
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包括广泛 性焦虑和惊恐障碍。共同点是存在担心或害 怕的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如出汗、叹气式 呼吸、心跳加速等
11
(一)广泛性焦虑
担心的内容较自由化,如对自身行为、 形象和能力的担心,包括对过去的事和未 来的担忧,如将至的考试、社交事件或公 开表演等,常有焦虑的躯体症状,如喉部 异物感、头痛、头晕和胃肠道症状等,常 合并其他焦虑障碍。
21
合并症
75%的强迫症患儿至少合并一种精神障 碍,其中25%伴饮食障碍,30%伴心境障碍, 20%伴焦虑障碍,12%伴恐怖症,20%伴 惊恐发作
22
治疗
1.精神教育:帮助家庭认识疾病, 为患儿提供支持,帮助重返正 常生活轨道
2.行为治疗:逐渐暴露法,减少
保持强迫行为的内在担心和害 Nhomakorabea怕
23
六、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 2、认知疗法:解决患儿冲动性情绪、行为的 问题,学习如何解决问题,估计自己行为的 后果,选择恰当的行为。
• 3、感觉统合治疗
29
(三)药物治疗
• 1、中枢兴奋剂(治疗多动症首选药物)
14
治疗 环境精神教育:教育家长,让儿
童渐渐回到学校,与学校联系,在儿 童感到痛苦时就地提供帮助。如果父 母有明显的焦虑,应对父母进行治疗, 教会处理儿童焦虑的方法,不至于在 拒绝上学的儿童面前不知所措。
15
(三)社交恐怖症
临床表现:对陌生社交场所的过分紧张和害 羞。羞于与不熟悉的同伴或成人接触,会出 现焦虑反应,但他们与亲人和熟悉的同伴关 系良好。患儿会逃避特定的陌生的公共社交 场所。幼儿社交恐怖症的极端表现是选择性 缄默,即儿童只与家人和朋友说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