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题型总结一、 椭圆的定义和方程问题 (一) 定义:1. 命题甲:动点P 到两点B A ,的距离之和);,0(2常数>=+a a PB PA 命题乙: P 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 ( B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 已知1F 、2F 是两个定点,且421=F F ,若动点P 满足421=+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是( D )A.椭圆B.圆C.直线D.线段3. 已知1F 、2F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P F 1到Q ,使得2PF PQ =,那么动点Q的轨迹是( B )A.椭圆B.圆C.直线D.点4. 椭圆192522=+y x 上一点M 到焦点1F 的距离为2,N 为1MF 的中点,O 是椭圆的中心,则ON 的值是 4 。
5. 选做:F 1是椭圆15922=+y x 的左焦点,P 在椭圆上运动,定点A (1,1),求||||1PF PA +的最小值。
解:26||2||2||||||221-=-≥-+=+AF a PF a PA PF PA(二) 标准方程求参数范围1. 试讨论k 的取值范围,使方程13522=-+-k y k x 表示圆,椭圆,双曲线。
(略) 2.轴上的椭圆”的表示焦点在”是“方程“y ny mx n m 1022=+>>( C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 若方程1cos sin 22=+ααy x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α所在的象限是( A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4. 方程231y x -=所表示的曲线是 椭圆的右半部分 . 5. 已知方程222=+ky x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 的范围是 k>1(三) 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 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0,5)和(0,-5),椭圆上一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6; (2)长轴是短轴的2倍,且过点(2,-6); (3)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经过两点)2,3(),1,6(21--P P ,求椭圆方程. 2. 简单几何性质1. 求下列椭圆的标准方程(1)32,8==e c ; (2)过(3,0)点,离心率为36=e 。
(3)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上,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个焦点组成一个正三角形,焦点到椭圆的最近距离是3。
(4)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5,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为3,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5)已知P 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354和352,过P 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
3.过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左焦点1F 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F 2为右焦点,若︒=∠6021PF F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33________________ (四)椭圆系————共焦点,相同离心率1.椭圆192522=+y x 与)90(192522<<=-+-k ky k x 的关系为( A )A .相同的焦点B 。
有相同的准线C 。
有相等的长、短轴D 。
有相等的焦距2、求与椭圆14922=+y x 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23-,的椭圆标准方程。
(五)焦点三角形4a1. 已知1F 、2F 为椭圆192522=+y x 的两个焦点,过1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
若1222=+B F A F ,则=AB 8 。
2. 已知1F 、2F 为椭圆192522=+y x 的两个焦点,过2F 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1ABF ∆的周长是 20 。
3. 已知C AB ∆的顶点B 、C 在椭圆1322=+y x 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C AB ∆(六)焦点三角形的面积:1. 已知点P 是椭圆1422=+y x 上的一点,1F 、2F 为焦点,021=•PF PF ,求点P 到x 轴的距离。
解:设),(y x P 则⎪⎩⎪⎨⎧=+=+1432222y x y x 解得33||=y ,所以求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3||=y 2. 设M 是椭圆1162522=+y x 上的一点,1F 、2F 为焦点,621π=∠MF F ,求21MF F ∆的面积。
解:||||2||||24||||24||||2|)||(|||||2||||||cos 2121221221221212212221PF PF PF PF b PF PF c PF PF PF PF PF PF F F PF PF ⋅⋅-=⋅-⋅-+=⋅-+=θ当621π=∠MF F ,S=)32(166sin ||||2121-=⋅πPF PF3. 已知点P 是椭圆192522=+y x 上的一点,1F 、2F 21=,则21F PF ∆的面积为4. 已知AB 为经过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中心的弦,F(c,0)为椭圆的右焦点,则△AFB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cb 。
(七)焦点三角形1. 设椭圆14922=+y x 的两焦点分别为1F 和2F ,P 为椭圆上一点,求21PF PF •的最大值,并求此时P 点的坐标。
2. 椭圆12922=+y x 的焦点为1F 、2F ,点P 在椭圆上,若41=PF ,则=2PF2 ;=∠21PF F 120O 。
3. 椭圆14922=+y x 的焦点为1F 、2F ,P 为其上一动点,当21PF F ∠为钝角时,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55,553(- 。
(八)与椭圆相关的轨迹方程定义法:1. 点M(x,y)满足10)3()3(2222=-++++y x y x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1162522=+x y ) 2. 已知动圆P 过定点)0,3(-A ,并且在定圆64)3(:22=+-y x B 的内部与其相内切,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3. 已知圆4)3(:221=++y x C ,圆100)3(:222=+-y x C ,动圆P 与1C 外切,与2C 内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解:由题12102||||21=-++=+r r PC PC所以点P 的轨迹是:以1C ,2C 为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的椭圆。
6,3==a c ,方程为1273622=+y x4. 已知)0,21(-A ,B是圆4)21(:22=+-y x F (F 为圆心)上一动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F 于P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13422=+y x5. 已知A(0,-1),B(0,1),△ABC 的周长为6,则△ABC 的顶点C 的轨迹方程是 14322=+y x 。
直接法6. 若ABC ∆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是)6,0(B 和)6,0(-C ,另两边AB 、AC 的斜率的乘积是94-,顶点A 的轨迹方程为1368122=+y x 。
相关点法7. 已知圆922=+y x ,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 向x 轴引垂线段'PP ,垂足为'P ,点M 在'PP 上,并且'2MP =,求点M 的轨迹。
8. 已知圆122=+y x ,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 向X 轴引垂线段PP ’,则线段PP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1422=+y x 。
二、 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 (一)判断位置关系1. 当m 为何值时,直线m x y l +=:和椭圆14416922=+y x (1)相交;(2)相切;(3)相离。
解:由⎩⎨⎧=++=14416922y x m x y 消去y 得014416322522=-++m mx x ,判别式:)25(5762m -=∆ 所以,当55<<-m 时直线与椭圆相交;当5±=m 时直线与椭圆相切;当5m m >-<或5时直线与椭圆相离。
2. 若直线2+=kx y 与椭圆63222=+y x 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3636>-<k k 或 (二)弦长问题1. 设椭圆)0(1:2222>>=+b a by a x C 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1F 、2F ,过右焦点2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其中一个交点为)1,2(M 。
(1) 求椭圆的方程;12422=+y x(2) 设椭圆C 的一个顶点为B (0,-b ),直线2BF 交椭圆C 于另一点N ,求BN F 1∆的面积。
解:由(1)点B (0,2-),)0,2(2F ,直线BF 2的方程为:2=-y x ⎪⎩⎪⎨⎧=+=-124222y x y x 消去y 得:02432=-x x ,解得324x x ==或0 所以点N 的坐标为(324,32) 所以38)232(222121211=+⋅=+=∆∆∆N F F B F F BNF S S S(三)点差法定理 在椭圆12222=+by a x (a >b >0)中,若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M 、N 两点,点),(00y x P 是弦MN 的中点,弦MN 所在的直线l 的斜率为MN k ,则2200ab x y k MN -=⋅.1. 已知一直线与椭圆 369422=+y x 相交于A 、B 两点,弦AB 的中点坐标为)1,1(,求直线AB 的方程.解:设交点),(),(2211y x B y x A ,则有⎪⎪⎩⎪⎪⎨⎧=+=+12122121y y x x ,⎪⎩⎪⎨⎧=+=+)2(3694)1(369422222121ΛΛΛΛy x y x (2)-(1)得0))((9))((412121212=+-++-y y y y x x x x即k x x y y =-=--94)()(1212,又直线AB 过点(1,1)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1(941--=-x y2. 直线l 经过点A (1,2),交椭圆2213616x y +=于两点P 1、P 2,(1)若A 是线段P 1P 2的中点,求l 的方程;(2)求P 1P 2的中点的轨迹. 解:(1)设P 1(x 1,y 1)、P 2(x 2,y 2),则⎪⎪⎩⎪⎪⎨⎧=+=+116361163622222121y x y x ⇒016))((36))((21212121=+-++-y y y y x x x x …………*∵A (1,2)是线段P 1P 2的中点,∴x 1+x 2=2,y 1+y 2=4, ∴016)(436)(22121=-+-y y x x ,即922121-=--x x y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