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有格,严格有度-----做个好老师春天我担任一名人民教师已有四年了,这四年里我也教过不少学生。
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塑造人的科学,教育更是一门艺术,一门让心灵升华的艺术,而宽容是进行这项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适度的严格要求则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宽容和严格是教育艺术的两个重要方面。
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做到“宽容有格,严格有度”。
现在我就自身的经历谈谈我个人对这八个字的浅薄看法。
我有史以来一直是抱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来工作的。
所以我一开始就对学生尤其的宽容。
马克吐温说:“当紫丁香把香气留在了那个踩扁了他的脚踝上时,那就是宽容。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宽容!不管遇到多么调皮的学生,不管遇到多么难处理的问题,我们要想到,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还只是孩子。
孩子哪有不犯错的!我们都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尊重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用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
要把学生当成我们的朋友,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爱,用自己的心灵去温暖他们,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垢。
1、关于宽容的哲理故事佛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中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顾寺规,翻墙出去玩了。
老禅师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
没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他落地时,发现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
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了,快去多穿件衣服。
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
此后,再也没人出去闲逛了。
这样的例子在教师工作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而学生的心灵却受到了触动,学生的行为得到改变,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宽容是一种心境、是涵养、是气质、是境界,更具有无穷的魅力。
育人者教师,需要有这样的境界与魅力;需要适应学生,善待学生;需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需要原谅学生,重塑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块芬芳的属于他们的领地,也给自己开辟一片腾飞的空间。
2、我们该宽容什么学生点点滴滴的错与误,无论是大是小,是多是少,都是有其原因的。
我们都有充足的理由去宽容他们。
学生的不足,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⑴是思想情感上的不足;学生思想情感的不足,表现为幼稚、依赖、逆反、自私、仇视、反抗等等。
孩子眼里的世界和我们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当我们分析理解了学生为什么表现出这些不足,当我们认识到孩子们自主、独立而又需要帮助的心理需求时,我们完全有理由,也完全有能力去宽容学生的情感不足了。
我们可以宽容学生的幼稚,宽容学生的不恭,甚至宽容学生的仇视!⑵是生活行为上的不足;有些学生则表现出不安静,不听话,爱吵闹,爱骂人,爱打架,不爱读书,逃学旷课,生活不能自理,不懂得勤俭节约,甚至有的会偷东西、赌博、早恋等。
对学生的这些特殊行为方式,我们既要了解学生行为成因,也要了解学生家庭的不良成因,也应分析自己的认识和教育上的误区,有原则地给于宽容。
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①我记得有一年当班主任时,有一个孩子到学校超市偷东西被售货员发现,他当场被打,还被罚了钱。
这事我当时并不知道,是后来查寝时听到其他的孩子们说的。
我当时就想给这个孩子改错的机会,我告诉其他孩子肯定是售货员误会了,那个孩子一向很听话的,是不会做出那样的事的。
我从寝室下来后就去超市问了问,弄清楚后我说:“如果他真的偷了东西,我是他的老师,没有管教好孩子,我代他道歉。
你可以罚钱,但他只是个孩子,你应该给他一次改错的机会,不能打他,更不可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羞辱他。
这让他以后怎么做人。
”那个售货员也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过激举动,向我道了歉。
第二天我又悄悄找了那个孩子,对他说:“如果你没有做这种事就最好,如果真的做了,就要改!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况且偷东西是要坐牢的。
要是坐牢前途这辈子的就毁了。
”那个孩子后来果真变好了,而且学习我的课程也更带劲了。
⑶是学生学习上的不足。
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就更应该用宽容来对待了。
有的是由于基础差,有的由于听课不认真,有的作业不能认真完成,也有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正确,有的的确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但主观意识上,不愿意学好的学生是没有的。
那我们教师怎么会不宽容他呢?3、我们该怎样宽容学生我认为应做到三条。
A,宽容就是不计较、不追究。
“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
”许多时候,事情过去了就算了,我们不要太追究了。
不要让学生有思想包袱,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不再重犯,争取新的进步。
不计较,能让学生进步,不也是我们的教育的初衷吗?“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教师,年纪比学生大,知识比学生多,阅历比学生丰富,涵养比学生深,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修养做到对学生宽容,那又为什么不去宽容学生呢?B、宽容不等于纵容真正的宽容,本质上是爱护。
宽容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如果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听之任之,则不是宽容而是纵容。
我们对学生的宽容并非姑息迁就和袒护,而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策略和手段,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可以给教师处理问题时留有余地。
毋庸置疑,作为老师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奚落甚至侮辱、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惩罚只是教师束手无策的标志,而不是什么严格要求。
明明知道学生是故意出错,而且这个错误不是第一次了,你还选择原谅,这种宽容才是软弱; 如果知道学生是个不能知错就改的人,面对他的错误你却选择一次次的原谅,这种宽容其实是纵容。
宽容不应该是纵容,也不是无原则的无限宽大,而是建立在原则上的适度宽大。
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②我刚出道那年对学生就过于宽容!我出于对教书事业的热爱,出于对孩子们的喜爱,并且我还天真地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只要受到学生的喜欢和欢迎就一定能教好书。
后来我才发现我错了,我对孩子们太好了,几乎到了纵容的程度。
他们一点也不怕我,他们不写作业,不记单词,考试考不好也不用担心。
因为他们知道我不会批评、处分他们的。
这样一来,宽容就成了教育的阻力而不是动力了。
所以我现在总结出对学生宽容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
对于绝大多数可以知错就改的人,宽容是应该的;而对那些屡教不改的人,则绝对不能心软,以免造成纵容的后果。
所以批评、处分也是教师必要的手段之一。
C,宽容就是严格而不严厉当然,任何时候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都是正当的、必要的。
中国有句老话“严师出高徒”,被不少学生家长和教育界同行奉为至理名言。
师的宽容与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不是放松。
纵容是对学生错误和缺点无原则的放纵,仍其发展,不加约束。
但严格要求学生也不等于过分苛求学生,并不等于不允许学生犯错误。
当然,宽容学生并不等于不批评学生,而是理解在先,批评在后,是在理解上的批评,是在尊重学生上的批评。
一切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都是对学生自信心的伤害,都是对学生得不尊重。
宽容的教师注重严与爱。
严格要求学生与爱护学生相结合,严而有度、严而有宽、宽中有严、严中有爱。
严而无度就是苛求;宽而无严,就是纵容。
没有爱护学生的批评,就是对学生自信心的伤害;批评中包含着爱护,就是对学生的尊重。
只有对学生宽厚仁爱的教师,才会有宽容。
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时候,应该以爱为前提,让学生确实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
严格要求学生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有这种问题,我希望老师怎么做?同时要注意语言委婉,和颜悦色,就事论事,而不能严厉对待。
严厉是严格走向极端的结果。
如果老师的态度强硬、武断和偏执,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
久之,学生会产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敌对等不良心理。
因此,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如果为追求高分、为追求班级平安无事而一味地对学生苛求、严厉、高标准,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风平浪静,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老师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
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
学生跟教师的感情会越来越淡漠,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效果?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③我记得那年我教的那个英语班本来还不错的,孩子们都很喜欢上我的课,就是我不够严格,没能下狠心逼他们默单词,布置的作业也不够多。
所以期末考试有许多填词的地方,考的不够理想。
所以第二年他们换了个比我严厉十倍的老师,他们的成绩却更差了,有些孩子几乎是一落千丈,变得“堕落了”。
原来那个老师走向我的反向极端,严格过度了,几乎可称是严厉了。
只要是一个单词默写错误,就打10板。
孩子们都讨厌起他来,带着情绪上课了。
所以,教师的宽容应该是严格而不严厉,宽容而不纵容。
宽容有格,严格有度。
究竟怎么把握宽容和严格的尺度呢?这就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了。
严格要求学生也要看学生的承受能力,师生之间如果“破脸”了,教育效果也就没有了。
对宽容和严格尺度的把握,可以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教育水平“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
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
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
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它使孩子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
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总之,严格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会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社会风尚和道德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能够坚持原则坚持真理。
而宽容则是在伤口之上抚慰,是苦口婆心之后的依依杨柳,是一场酷暑之后的甘霖,是慈爱、慈善、慈祥,但宽容的前提是绝不姑息,宽容之后必将是山花烂漫。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做一个宽容有格,严格有度的好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