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编写培训资料
息的文件; 3) 程序文件:提供如何一致地完成活动和过程的信息的文件。 4) 作业文件:程序文件下面具体说明作业方法的文件;
如: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等。 5) 记 录: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
1.系统性 — 全面反映相关方、管理层、标准对管理的要求 — 各层次文件相互支持 — 同一层次相互引用
高质量的程序
程序文件编写应注意的方面 — 具体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 简单、易懂 — 适当使用必须、应该 — 语句简短(有效地使用标点符号) — 语法及用字正确 — 逻辑清晰 — 层次分明 — 站对立场
不好的程序文件案例:
6.1 原材料及外协件的入厂检验 6.1.1 为了执行本厂的质量方针, 把好质量关, 生产出优质、
相关部门认可 3. 具有可操作性 4. 有利于过程目
标的达成
文件编写流程:
把文件的执行者看作 是顾客,为他们执行
方便多想一想!
明
确
了
确
画
流
自
确
定
解
定
过
程
我
文
输
现
相
程
图
审
件
入
行
关
流
文
核
范
输
状
部
程
字
校
围
出
况
门
图
化
对
文
N
件
Y
Y
发
核准Biblioteka 协调行N作业指导书编写 (三级文件)
作业指导书的定义
— 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一种程序,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 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体系文件编写要求 培训教材
体系文件的作用
1. 建立正规管理体系及认证的需要,也是标准要求 2. 通过编制文件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
—明确工作规程,规范管理 —明确职责 —改善部门间沟通 —使管理过程严谨,减少出错机会 —控制关键质量等管理过程 3. 体现公司对质量/环境管理的重视 4. 向外界证实公司具有提供合格产品或良好的环境管理能力
记录的制订
— 收集现使用表格 — 根据标准及文件需求、修改、增加表格 — 试用表格 — 根据试用结果修改表格,确保填写方便、内容清楚 — 表格正式印刷使用
The End Thank You!
8流程图
实施步骤
判断或决策 过程流向
可选步骤 生成文件 多个文件
程序文件的编写过程
把编写程序文件看成一个过程:
输入
1. 网络图 2. 目的和范围 3. 企业的组织
机构及分工 4. 已有企业文件 5. 现行行做法及
其存在的问题 6. 标准的要求
编写程序文件
输出文件
1. 符合标准要求 2. 经协调,得到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产品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 作业指导书(作业规范)应该包括:目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标准)、
注意事项; — 工作细则应变包括:目的、适用范围、权责、工作步骤; — 标准应该包括:目的、适用范围、控制项目、控制方法、控制频次、责任
单位、形成的记录等。
适用于本公司的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和管理。 例2:文件控制程序
本公司内部制作或是客户/供应商提供的相关产品实现全过程的文件 资料的管制,且文件包括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3 术语及定义: 给出特定名词的定义, 若没有,可写无。 避免在理解程序内容上发生分歧。
4 职责与权限:规定实施该程序的部门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规定配合工作 的部门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
记录的要求
记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是贮存在任何媒体上(微 缩胶卷、光盘、录音、录像、磁盘、电脑等)
记录的要求: — 记录表格内容完整,反映需记录的重要项目(如时间、责任人、
地点等),确保记录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 表格标准化,便于填制、统计分析及控制,符合管理要求 — 准确性和真实性
可靠、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本厂规定凡进厂的原材 料均经检验科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 6.1.2 凡本厂采购进的外协件应执行上述检验后才能入库。
程序文件的正确写法
6.1 原材料及外协件的入厂检验 6.1.1 对QP/ZC07-03-92 程序中(表1)规定的A、B类黑色金属材料按
下述方法进行检验: a) 进厂时,由供应科查验材料出厂化验单,对合格品按批采样, 交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填写《化验分析单》。 b) 对经化验分析合格的材料,由检验科按抽样方案抽样,经热处 理后交试验室进行拉力试验,填写《 拉力 试验单》。 c) 对 上述两项试验合格的材料经检验科审核签字后由供应科办理 入库手续。
对要做的事情叙述的内容包括: 要处理和传递的信息 使用的方法 使用的设备(或对操作说明的参照) 要填写的记录
编写的程序符合下述要求才算是有质量的程序 — 组织清楚
— 结构符合逻辑(按流程)
— 标准化 — 完整(符合标准的要求及流程的需要) — 在程序的目的和范围内 — 接口/转序清楚 — 同其它级别的文件保持一致
— “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检验、调试、装配、 培训等)。
—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 指引等。
—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 提供指导。
—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 书面作业指导书; — 口述作业指导书; —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作业指导书编写原则
数量应满足 — 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 “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 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作业
指导书;就根据各公司的要求来确定; —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格式应满足 —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 美观、实用。
2.逻辑性 — 各文件规定之间无矛盾 — 按工作次序及流程编号 3.适用性 — 结合实际编制文件(符合实际过程) — 文件简明、清晰 — 保证实际可操作性,对不适用部分及时修改
程序文件编写 (二级文件)
程序文件的内容
➢ 1 目的 ➢ 2 适用范围 ➢ 3 术语及定义 ➢ 4 职责与权限
➢ 5 作业程序 ➢ 6 相关文件 ➢ 7 相关记录 ➢ 8 流程图
作业指导书编写要求
—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任务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 — 明确编写目的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环节; — 当作业指导书涉及其它过程(或工作)时,要认真处理好接口; — 编写作业指导书时应要求操作人员参与,并使他们清楚作业指导
书的内容。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 作业指导书应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才能执行,一般由部门人负责
1 目的:说明程序文件所控制的活动和控制的目的 例1:设备管理程序
使生产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工艺要求, 保证产品质 量 例2:文件控制程序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使用的文件迅速处理、正确流通、合理使 用,各相关部门能及时获得有效的最新文件
2 适用范围:程序文件涉及的有关部门和活动 例1:设备管理程序
例1:培训管理程序 • 各职能部门负责提出年度培训需求 • 行政部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新员工教育的组织实施 • 管理者代表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审核,总经理批准 • 培训实施部门负责专门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的实施和培训记录的管理。 • 行政部负责个人培训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5 作业程序:按活动的逻辑顺序写出实施过程的各个细节(5W1H) (WHAT) 要做什么?要控制的是什么? (WHERE)在哪里做?在哪里控制? (WHO) 谁要对做的事和要控制的事负责? (WHEN) 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控制? (HOW) 怎样做?怎样控制? (WHY) 为什么要做?目的(前面有所描述)
体系文件的结构
体系文件是规定管理活动的一整套系统文件,由四个层次构成:
手册
—— 描述管理体系的文件
程序文件
—— 规定体系有关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指引
—— 规定进行具体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记录文件(表格) ——体系运行的证据,用来记录运行
情况及结果
文件范围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下述几种类型的文件:
1)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2) 质量手册:向组织的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信
6 相关文件:
被本程序引用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必须标名文件号
例:文件控制程序 QP-DC-01 内部审核程序 QP-GM-01
7 相关记录:
本程序需填写的记录名称、编号
例:QP-DC-01 文件控制程序所引用的记录表单
FM-DC-02 文件管理一览表 FM-DC-05 文件分发签收表 FM-DC-06 文件废止申请表 FM-DC-07 外来文件管理一览表
作业指导书编写原则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 4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 “最好,最实际”原则;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良好的可操作性 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人批准; — 未经批准的作业指导书不能生效。 作业指导书是受控文件 — 经批准后只能在规定的场合使用; — 严禁执行作废的作业指导书; — 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更改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