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5.体温计:用于测量 14 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 15 35~42 ℃ . 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
温度计的读数要注意“零上”和“ 零下”,在读数时要找准温度计的 零刻度线,然后再看刻度是在零刻 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若看不到 零刻度线,则刻度由下往上越来越 大,则为“零上”,若刻度由下往 上越来越小,则为“零下”.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 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 升高较 慢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 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 进行的操作是 . 用搅拌棒搅拌
走进中考 (2010滨州)1、“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 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 卤。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 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 卤则没有。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加热情 况相同,但红汤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D ) A、红汤卤与清汤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 B、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C、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热量散失少 D、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 卤的低
中考考点清单
4.温度计的使用
(1)选择温度计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 度;并认清温度计的⑦ 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温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⑧ 浸没 在 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⑨ 容器底 或 ⑩ 容器壁 ,如图甲所示.
中考考点清单
(3)温度计读数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 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 11 示数稳定后 再读 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12 继续 留 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 面 13 相平 ,如图乙所示. (4)记录测量结果 准确地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中考考点清单
3.液化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在一定温度下, 压缩体积.
中考考点清单
1.升华 (1)物质从① 固态 直接变成② 气态 的过程叫做升 华.举例:樟脑片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 (2)特点:升华时③ 吸热 ,在运输食品的时候, 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 碳)的升华来吸热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011滨州)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 加快的是( D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 D.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3.2012(滨州)如图所示,温度计的 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 、“B”或“C”).示数为____℃ 。
4(2012滨州).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 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 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 凝固现象
常见的液化现象:雾(雾霾)、 露、白气的形成。 常见的升华现象:霜、雾凇 (树挂)、冬天玻璃上的冰花 、干冰降雨。
变式题1 (’11株洲)在做测量液体温度 的实验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 是D ( )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二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
例2 (’13福州)仲夏清晨,叶片上 出 D 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2所示,这个 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课标解读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温度 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 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
常考类型剖析 实验突破
课标解读(2011修订版)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 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 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 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 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 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 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 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 意识.
中考考点清单
21 没有 固定的凝固点,在凝固过程 ★凝固特点: 中 22 不断 放热,温度降低.
★凝固图像:
中考考点清单
汽化和液化
1.汽化的两种方式
(1)沸腾 液体内部 ★发生部位:沸腾是④ 和⑤ 表面 同时 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 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 有关,气压强越大,沸点 越高 .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③ 摄氏温度.把在标 准大气压下④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 ⑤ 沸水 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 ℃和100 ℃ 表示;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 表⑥ 1 ℃ .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 读做“37摄氏度”.
常考的温度估测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 ℃.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温度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①热冷程度 叫做温 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温度计
(1)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2)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②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3)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 表.
中考考点清单
3.摄氏温度
常考类型剖析
变式题3 (’12株洲)如图3所示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3可知,该图像是物质 凝固 (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 80 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
实验突破 实验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命题点: 1.器材的选取(温度计、石棉网等) 2.使用水浴法加热(保证物质受热均匀),使 用石棉网和搅棒搅拌的目的:均匀受热 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4.分析实验数据或熔化图像,判断物质是晶体 或非晶体、熔点及吸放热情况,绘制温度-时 间图像 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 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 不同, 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外界气压大小有关.
实验探究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烧杯
温度计 1安装顺序:先根据酒 精灯火焰的高度固定石 棉网的高度,再固定温 度计的高度 2、减少从加热到沸腾 所用的时间的方法:提 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 质量
石棉网 铁架台
酒精灯
气泡情况
沸腾前
沸腾时
实验突破
例1 (’13泰州)用如图1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 的实验.
中考考点清单
★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气泡特点:沸腾时会形成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 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温度特点: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 热. (2)蒸发 ★在⑦任何温度 下都能发生的⑧ 汽化 蒸发.蒸发只发生在⑨ 液体的表面.
11
现象叫做
★影响因素有:空气流动的速度、⑩ 液体的表面积 、 . 液体的温度
中考考点清单
2.凝华 (1)物质从④ 气态 直接变为⑤ 固态 的过程叫做凝 华.举例:霜、冰花、雾凇的形成等. (2)特点:凝华时⑥ 放热 .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一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例1 (’14原创)实验室在使用温度计时, 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并保 持足够长时间,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 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从测量对 象中移开,如图1所示,读数正确的是 b ,其示数 44 ℃ . 为
考点二物态变化
熔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汽化 吸热
固态
凝华
液态
凝固 放热 液化 放热
气态
放热
如何判断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 判断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可按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前物质的状态; 第二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状态; 第三步:根据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判断物态变化,同时也 可以根据从固态→液态→气态是吸热过程,从气态→液态→固态 是放热过程判断吸放热.
★晶体熔化图像:
中考考点清单
★凝固特点: 16 有 固定的凝固点,凝固时温度必 17 达到凝固点 ,而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18 不断 放热.
★晶体凝固图像:
中考考点清单
4、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地 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沥青、玻璃、松香、 石蜡. ★熔化特点:19 没有 固定的熔点.熔化时吸收热 升高 ,物质先变稀,最后成为液体. 量,温度 20 ★熔化图像:
5(2013滨州).下列所描绘的自然景 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B ) A.初春,池塘上结了一层黄薄冰 B.盛夏,打开冰棍纸见到“白气” C.深秋,树枝上结了一层薄霜 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6(2009滨州).下列物态变化现象 属于升华的是 ( D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草丛中出现露珠 C.秋天,房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8.(7分)(2014•滨州)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 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 ;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 95℃ 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 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98 ℃,可能 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合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