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__教育法律责任ppt
第五章__教育法律责任ppt
第五章 教育法律责任
第一节 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第三节 常见教育法律责任的认定 第四节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法律问题 第五节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
第一节 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点
1.释义: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责任是 法律关系主体实施了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 后果。 ▪ 理解 ▪ 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只有在发生了违 反教育法的行为之后才会出现的一种法律后果。 ▪ 法律后果的承担者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 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与 指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
的法律后果。(国家只对达到犯罪程度的违法行为 追究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制裁)
▪ 刑罚是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二条、三十三条、三十四条的 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种类有: (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 无期徒刑,(5)死刑。附加刑的种类有:(1) 罚金,(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
-
教育行政部门在义务教育中的职责
1 .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职责; 2.教育行政部门合理设置义务教育学校的职责; 3 .教育行政部门保证义务教育学校安全的职责; 4 .教育行政部门保证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的职责; 5 .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特殊义务教育机构的职责; 6 .教育行政部门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职责; 7 .教育行政部门保障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选用的职责; 8 .教育行政部门保障公办学校性质的职责。
-
▪ 案例中郑某在校方作出解释后,仍然不理睬, 并在学校内拨通关山镇教育组的电话,破口大 骂教育组工作人员,还当场撕毁了区教育局文 件,连续吵闹1个多小时,扰乱了学校及其他 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关山派出所依照《教 育法》第72条第1款规定,将郑某传唤至派出 所,并对其治安拘留14天处罚。
▪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拘 留等。
▪ 案例中张校长的行为兼有侵占教育经费与玩忽职 守的性质,且情节严重,已经构成贪污罪与玩忽 职守罪两项罪名。地方高级人民法院从重判处他 有期徒刑20年,没收一切非法所得。
-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有损害事实 违法行为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
四、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法律制裁
道歉 ▪ (3)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停止侵害/纠正
不当/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
-
▪ 3.强制:迫使违法者履行原有义务或新追加的义 务。
▪ 强制的实质在于强制违法者履行其依法应当旅行 的义务。并非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 强制一般是案件查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不是对 违法者的问题作出最终的处理。
-
第二节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一、有关教育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行政机关 ▪ 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主要是补救性的 二、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公职等 三、学校与校长 ▪ 学校:通报批评/整顿/勒令停办停招/取缔/取消
发放毕业证书资格/没收违法所得/宣布考试无效 或取消举办考试资格 ▪ 针对校长的法律责任:撤销行政职务/行政处分/ 罚款/刑事制裁等
▪ 指行为人由于民事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我国民 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重要特点表现为一种财产上的责任。或者说是一种以财产为 主要内容的责任。如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侮辱、殴打教师与学生的;体罚学生的等。
▪ 例:《教育法》第72条第1款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 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 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分析] 这是一起因学校食堂向学生提供的食品严重不符合 卫生要求,而导致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第一,学校及其 工作人员有过错和违法行为;第二,违法行为导致学生食物中 毒的伤害事故发生,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因此, 学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案是一起学生责任事故,学校为本 案的赔偿主体。食堂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工作人员,不直接对 学生中毒事故承担责任。但是,学校可以追究食堂管理人员的 相关责任。
-
2.特点 ▪ 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 ▪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由违法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 ▪ 由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依法追究
-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
▪ 教育法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违法行为的性质,
规定了三种形式。 ▪ 1、行政法律责任 ▪ 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
-
四、招生考试中舞弊作弊的责任
▪ 《教育法》第77条 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 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79条 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 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教育法》第73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 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 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刑法》第138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 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 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三、违法办学、招生、颁发学业学位证书及向学生 收费的责任
1.《教育法》第75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 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第76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员的,由教育行 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员,退还所收费用;对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 给予行政处分。
-
▪ [案例1]学生因教室倒塌而受伤
▪
某乡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乡,该乡的一所小学设在两间破旧
的土坯房中,校长多次向乡政府反映校舍问题,可由于乡财政严 重不足,一直无力解决。某年秋天,当地连续几天下大雨,本已 破旧的土坯房墙体开裂,门窗变形,情况更为危险。为了赶教学 进度,学校仍然让学生们上课,终于酿成悲剧,其中一间土坯房 倒塌.一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好在校长及老师们奋力抢救,将 其送往县医院救治,学生获救,但伤势较为严重。谁应该为他的 受伤承担责任,他应该怎么办?
(1)对人身的制裁(人身罚) (2)限制行为能力(能力罚):取消考试;停考 (3)剥夺财产(财产罚):罚款;没收财产 (4)申戒罚:消除荣誉称号、谴责、通报、训诫、
责令道歉和警告。
-
2.补救 ▪ (1)财产上的补救:返还财产/恢复原状/
支付赔偿金/赔偿损失 ▪ (2)精神补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
-
▪ [案例2] 某中学的住宿生唐某到热水房去提水,在 其接水时,锅炉发生爆炸。唐某来不及躲避,被开水 泼溅到脸上及全身,造成大面积烫伤。学校迅速采取 措施,对唐某进行紧急救助和治疗。后该学生脸部和 身体留下大面积伤痕。
▪ [分析] 本案属于学校提供的学生生活设施存在安 全隐患,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学校负有为学 生提供安全的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的义务。未尽 到法律义务导致学生受到人身伤害的,应承担法律责 任。本案中,学校存在不作为的违法行为,正是该违 法行为造成了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的主要方式有十五种: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 道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 法活动的财务和非法所得;罚款;拘留。
-
[案例1]女儿被留家观察 父亲扰乱学校教学秩序被拘留
-
四、有关教师的法律责任 ▪ 撤销或取消教师资格/行政处分/解聘等 五、有关学生的法律责任 ▪ 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纪律处分 六、有关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对监护对象不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承担法律责任。 七、其他负有遵守教育法义务的公民和法人的法律
责任
-
第三节 常见教育法律责任的认定
一、扰乱教育秩序,破坏、侵占学校财产的责任 1.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
▪ [案例3] 某市某小学为了学生生活、学习的方便,长期为 本校学生提供早餐服务。一天早晨,该校部分小学生在食用早 餐20分钟后,有的学生开始头昏,有的开始腹泻,有的开始呕 吐。学校发现后,立即将就餐学生送到医院救治,同时封闭食 堂。后经医生检查确认,这些学生是因为食用了沾有剧毒鼠药 的食品而导致的食物中毒。后经发现,学校食堂管理员从学校 上级处领回鼠药后,随手放到厨房的柜子里,而他人并不知晓。 谁知早起做饭的师傅不小心碰到药,药被碰溅到沸腾的锅里, 这样就发生了中毒事件。学生经抢救,最终全部脱离了危险。
-
3.《教育法》第80条 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 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 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有违法 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颁 发证书的资格。
4.《教育法》第78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 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 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教学秩序的 2.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 《教育法》72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
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 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 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二、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