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五章.ppt
教育学的学科结构
• 教育的基础理论
是教育学最基础的部分,包括教育与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
等,也就是教育的内部关系。
• 教育的外部关系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和人的身 心发展的关系
• 教育与教育实践 教育学在实践教学中所发展的部分, 包括课程、教学、德育、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 现代课堂教学评价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方法
1、教法灵活有效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 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具体 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是教授方法 和学习方法的统一
指教法要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教师的风格相适应,
灵活多样。
启发式教学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 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教学效果
• 3、怎样评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学生参与的时间和广度
二、教学内容
• 有机渗透德育
国魂教育 国运教育 国耻教育 国格教育
• 内容准确无误 • 重点难点突出 • 容量深度适宜
国状教育
教学内容准确无误
要点: • 所教内容无思想性和科学性错误 •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 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重点难点突出
要点 • 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能理解和掌握的材
料,教师就不用重复讲解。反之,就要精 讲、讲深、讲透。 • 对难点要找准关键、着力突破,注重实效 性。
教学技能
1、课堂驾驭能力强
指教师善于驾驭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进程,灵 活处理课堂上发生的问题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如下五个观察维度: (1) 组织能力 (2) 注意中心 (3) 教学机智 (4) 教学态度 (5) 教学境界
教学态度
• 非交往性态度 • 交往性态度
我们强调对学生的交往,一是对学生的 尊重与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 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 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 • 案例 《分马》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 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 按等量同速度进行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 难以实现过程最优化
• 缺乏对教学信息的适时检测和反馈,信息 反馈渠道不通畅.
• 教师的讲授只重在知识的结论及应用上
教学过程
2 、双向活动活跃 (1)改教师导课为学生说课 (2)改教师包办问题为从学生的质疑中提
教学技能
2、语言、板书、演示规范 3、启发激励机制运用到位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教学效果
1、从建构主义观点看一节好课的标准: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有效的互动性 (3)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性 (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 (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 (6) 学生学习的反思性
教学效果
2、怎样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呢? ( 1)学生参与的状态 (2)学生参与的广度 (3)学生参与的时间 (4)学生参与的方式 (5)学生参与的品质 (6)学生参与的效果
教育教学目标
• 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系 (三基一个性)
• 授受基础知识 • 形成基本技能(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 发展基本能力 •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维果斯基(Lev S.Vygotsky,1896-1934) • 维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
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 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 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 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 “跳一跳,够得着”
教学过程
3、反馈调节要及时 应用提问的方法获取信息时,要防止两
个“误区” A 避免用简单的是非提问来问学生 B 不能只提问好的或举手要求回答的学生。
实施矫正回授时应注意:
• 矫正既针对学生,也针对老师。 • 矫正回授的内容和措施应根据问题产生的
原因而定。 • 要抓住矫正回授的最佳时机。
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激发学习动机 感知教学材料 理解教学材料 巩固 知识经验 运用知识经验 测评教学效果
正确评价传统教学模式
• 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高效率、 大容 量地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 教师的透彻讲解可以使学生迅速扫清认知上的障 碍
• 大量的联系巩固可以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
1、教法灵活有效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 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具体 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是教授方法 和学习师的风格相适应, 灵活多样。
启发式教学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 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教学方法
2、手段运用妥当
指要结合学科特点,恰当使用教具、图表、电 教手段和分组、演示实验等直观性强的措施以利 于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
3、学法指导渗透
(1)不掌握学习方法,就可能沦为新时代的“文盲” (2)开展学法指导,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新型人才 的需要。 (3)进行学法指导,学生才能省时、省力,从而提 高学习效率。 (4)开展学法指导,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 要的。
出问题 (3)改教师教条地按教案授课为依据学生
情趣的发展安排授课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 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 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 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 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的目的。”
容量深度适宜
• 指要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掌握好 知识的密度、深度、广度和坡度。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指教学活动的启动、
1、教学环节合理
发展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 开的程序结构
指课堂结构紧凑连贯,时间分配恰当,注意把
握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过程的环节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巩固新知识 布 置作业
一 、 教学目标
1、 符合教学大纲 2、 切合学生实际 3、 明确 具体 恰当
教育教学目标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 识记 领会 运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情感领域教育目标: 接受 反应 价值评价 价值观的组织 品格形成 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 知觉 准备 反应 机械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 适应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