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世界文明看中国历史与文化特色(下)试卷90分

从世界文明看中国历史与文化特色(下)试卷90分

从世界文明看中国历史与文化特色(下)试卷90分1、苏美尔人是历史上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

正确2、伊甸的意思是“原野上的居住者”,亚当指“未经耕耘的土地”。

错误3、《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错误4、苏美尔楔形文字中也有“伊甸”和“亚当”等词。

正确5、古希腊人思考最多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错误6、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不曾中断的文明。

正确7、十八世纪之后,中国逐渐落后,文革时期经济几乎崩溃。

正确8、非洲及西亚地区的部落制、酋长制影响深远。

正确9、近代以前的西方和日本,土地是可以买卖的。

错误10、中国从春秋战国以来,地产转移十分平常,财富分化是常态。

正确11、印欧人利用安纳托利亚丘陵上丰富的铜矿和锡矿资源,发明了降低铜熔点的铜锡合金(青铜)冶炼术。

正确12、截至公元前500年,古印欧人各部落的迁徙浪潮逐渐开始。

错误13、“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在北纬30度上下。

正确14、宗教学与神学是属于人类超自然的知识。

正确15、腓尼基字母是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

16、约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纸莎草制成的纸。

正确17、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印欧人部落开始不断向外迁徙。

正确18、早先的印度河原生文明要比雅利安文明优越许多。

正确19、印欧人利用安纳托利亚丘陵上丰富的铜矿和铁矿资源,发明了降低铜熔点的铜锡合金(青铜)冶炼术。

错误20、雅利安人利用强大的军事实力,轻易击败了原生印度河文明。

正确21、中国西周时期开始实行分封制。

正确22、雅利安人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

正确23、公元前1300年,因《梨俱吠陀》的编成,以雅利安文明为代表的印度古典文明就被称为吠陀文明。

正确24、希腊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

错误25、《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的作者是海德格尔。

错误26、“治天下者,有王霸焉,有黄老焉,有孔墨焉,有申商焉,此所以异也,虽经纬殊制,救弊不同,然康济群生,皆有以矣。

”此话出自《计然》。

错误27、《史记》、《汉书》中的“大月氏人”指的是塞种人。

正确28、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在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古巴比伦文明。

正确29、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遗址和文物代表非洲文明。

正确30、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31、下列人类文化成就与古代印度相关的是()。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32、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阿拉伯人33、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促进作用。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阿拉伯人34、西汉和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

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35、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些现象说明()。

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36、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初产生于()。

原始社会后期37、下列关于两汉时期选官制度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察举是两汉选用官吏的主要途径征召是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汉武帝建立起的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西汉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38、东汉时期,选官制度逐渐发生变化,逐渐以门第族望为主要依据,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地方豪强势力强大39、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40、我国古代一整套赋税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西汉编户制度的施行4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文字的发明42、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43、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4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45、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46、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7、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法家、儒家48、封建儒学不断发展,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君权神授49、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是()。

中国50、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

罗马教廷51、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

两者在政治上的相似之处是()。

贵族政治、列国分立52、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

随后,吴、越登国国君也相继称王。

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分封制的动摇53、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宗法制5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分封制55、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

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秦朝56、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57、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58、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嫡长子继承制59、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60、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维护奴隶制度61、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创立了伊斯兰教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6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63、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64、中国从春秋战国以来就实行()。

编户齐民制中央集权制65、“上古亚非文明”主要是指()。

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66、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东方文明的是()。

阿拉伯数字《一千零一夜》67、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印度人阿拉伯人68、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

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的有()。

和平交往民主政治69、亚历山大东征是古代历史上文明之间冲突的典型事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是()。

给被侵入地区带来了巨大破坏和灾难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将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70、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创立了伊斯兰教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71、印欧人迁徙的关键是()。

轮式车的发明生产方式的改变马被最初驯化72、“轴心时代”的文明主要包括()。

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两河文明中华文明73、人类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

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关于超自然的知识宗教学与神学74、以下属于古埃及文明成就的是()。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制造木乃伊75、公元前4500—前4000年早期印欧人主要分布在()。

黑海伏尔加河第聂伯河76、“两河文明”指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77、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以下属于古代希腊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的遗产是()。

雅典民主政治《荷马史诗》爱琴文明78、下列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描述正确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萌芽秦朝正式建立隋唐时期完善北宋时期加强7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维护国家统一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80、()是将君主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度的实践。

戊戌变法预备立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