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社会学》案例分析

《组织社会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小组协作方式
通过案例可知,该机床厂自推行目标管理之后,企业经营管理得到了改善,企业内部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企业的应变能力随之增强,企业素质也行应得到了提高,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说明,目标管理在企业运行中至关重要。

那目标管理如何具体实施,这也将成为组织所要探究的问题。

对此,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阐述。

一、首先,我们应注意目标制定的原则。

根据案例可知,该厂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分别是目标制定阶段,目标实施阶段、目标成果评定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目标制定阶段,一般来说,组织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互惠原则、评估原则、选择原则。

(一)互惠原则,即目标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利,那在案例中应表现为,该厂的目标既要有利于服务对象,还有有利于该厂的员工,同时还要有利于该厂的决策层以及领导层。

(二)评估原则,即运用能够进行测量的技术特征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

那该厂的目标制定一定不能过于笼统和抽象,目标的实现程度应该是可以衡量的。

例如可以将总目标设定成应生产多少件产品,员工出勤率应达到多少等。

(三)选择原则,即组织在确定目标时应遵循选择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

例如该厂将目标细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总目标的制订、部门目标的制订、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

全厂首先是制定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各个部门又根据总的目标制定部门目标,通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部门到个人这样一个过程,最终使得总目标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

二、其次,在目标管理中,我们还要注意目标实施的方法。

目标实施也是该厂目标管理的第二个阶段。

该厂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主要抓住了以下三项工作: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加强经济考核、重视信息反馈工作。

(一)加强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由于该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有了具体的、定量的明确目标,所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人们会自觉地、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这种“自
我管理”,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及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

这种方法也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上级只管下达任务、下级只管汇报完成情况,并由上级不断捡查、监督的传统管理办法。

(二)加强经济考核力度,缩短考核周期。

这种加强经济考核的做法,可以尽快并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责任制的落实。

(三)重视信息反馈工作。

该厂重视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工作,有助于随时了解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及时协调,使目标顺利实现。

对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信息反馈方法:例如,设立意见箱及时反映工作质量和服务协作方面的情况;通过修正目标方案不断地调整阶段性目标等。

狠抓以上三项工作,不仅能加强组织对目标实施动态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加强各部门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从而使全厂各部门从过去等待问题找上门的被动局面,转变为积极寻找和解决问题的主动局面。

三、目标管理实际上就是根据成果来进行管理的,故成果评定阶段显得十分重要。

该厂在目标成果评定工作中深深体会到:目标管理的基础是经济责任制,目标管理只有同明确的责任划分结合起来,才能深入持久、才能具有生命力,达到最终的成功。

在目标成果评定阶段,我们可以采用了“自我评价”和上级主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做法,通过增加和减少员工奖金的发放额的措施来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促使目标效益最大化。

四、在实行目标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将培养完整严肃的管理环境和制订自我管理的组织机制相结合。

众所周知,有一个因素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即人道主义。

如今,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强调以人为本,那组织的目标管理也不例外。

组织的目标管理一定要符合人道的标准,而不是只注重效率,不顾及人的生存和发展。

只有遵循人道主义标准,履行人道主义义务,人们才可能真正融入到组织文化中,真正投入到组织生产中,为组织创造效益。

综上所述,组织目标管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目标制定、实施以及成果评估阶段是否遵循了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只有认真落实好这三个阶段,组织目标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