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演示文稿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PT演示文稿
18
4、过敏反应 药疹、药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口周发麻等 新霉素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偶见休克, 链霉素仅次于青霉素。 死亡率高
抢救:肌注肾上腺素,静注葡萄糖酸钙。
19
氨基苷类对酶的稳定性与不良反应比较
药物
不良反应
酶稳定性 链霉素 +
过敏反应 耳毒性 肾毒性 N-M接头
阻断
++
++/+++ +
++
卡那
镇静催眠药及其他有镇静作用的药慎合用。
16
2. 肾毒性:药源性肾衰常见原因
药物经肾排泄,肾皮质浓度高,损害肾小管(近曲小 管)—溶酶体破裂,线粒体损害—钙转运受阻
轻—肾小管肿胀 重—急性坏死 出现蛋白尿、血尿、肾衰。
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链霉素。 预防:定期检查肾功,出现毒性及时停药,监测血药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基本结构是由苷元和氨基
糖分子通过氧桥连接而成。 氨基糖 求
(一)掌握庆大霉素、链霉素的抗菌作用、临 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熟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体内过 程、抗菌作用、毒性);
(三)了解其它药物的应用。
2
分
类
1. 抗菌作用机制相同: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1)起始阶段,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2)延长阶段:选择性地与30S亚基上靶蛋白结合
(如P10),使 mRNA上的密码错译, 导致异常的、无功能的蛋白质合成。 (3)终止阶段:阻碍终止因子(R)与核蛋白体A位 结合,使已合成的肽链不能释放, 并阻止70S核蛋白体的解离。 其他: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2、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0%-10%),主要分布 于细胞外液。在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浓度高; 可透过胎盘屏障,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代谢与排泄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内并不代谢。 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清除率等于肌酐清除率。
半衰期2-3h。 ➢ 但奈替米星可在肾小管重吸收。
11
四、临床应用
1. 用于敏感需氧G-菌所致的全身感染。如呼吸道、 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烧伤、创伤及骨 关节感染等。
B、耳蜗听神经损伤 耳鸣、听力减退和永久性耳聋
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 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
15
预防:
询问早期症状(眩晕、耳鸣),检查听 力,注意“亚临床耳毒性”
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如万古霉 素、高效利尿药呋噻米、依他尼酸及脱 水药甘露醇合用,
肾功能不全,年龄,合用药时要注意
17
3、神经肌肉麻痹(与给药剂量和途径有关)
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和呼吸衰竭
机制:Ach释放需Ca2+,氨基苷与突触前膜钙结合 部位结合,从而抑制Ach释放。
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可被误诊为过敏性休克 抢救:静脉注射新斯的明和钙剂 避免合用肌松药和全麻药。血钙过低或重症肌无力禁用
3、对MRSA和MRSE也有较好抗菌活性。 4、链霉素、卡那霉素还对结核分枝 杆菌有效。
5
1、 G-菌 2、 G+球菌
对 G-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对 G-球菌效差
耐药金葡菌:有效(包括MRSA和MRSE)
链球菌:无效
3、结核杆菌: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4、肠球菌、厌氧菌:无效
6
抗菌作用机制
7
正常细菌细胞 50S亚基
起始密码子 5’
30S 亚基
新合成的肽链 mRNA
氨基苷类处理的细菌细胞
药物阻断起始复合物形成 50S亚基
-
药物导致错误编码
5’ 30S亚基
mRNA
肽链释放 3’
药物阻断移位
药物阻断核糖体70S解离及肽链释 放
3’
图41-1 氨基苷类抗菌作用机制 (上图为细菌正常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下图为氨基苷类药物作用示意图)
8
杀菌特点: 1.杀菌速率和持续时间与浓度正相关 2.PAE长,有FEE(初次接触效应) 3.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强(有机碱)
9
二、耐药机制
1、产生钝化酶:乙酰化酶、腺苷化酶、 磷
酸化酶 2、膜通透性改变 3、靶位的修饰:30s亚基靶蛋白上S12蛋白
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代
10
三、体内过程
1、吸收 口服很难吸收。多采用肌内注射,吸收快 而完全,一般不采用静脉给药。
相
(三)抗菌机理相似
似
(四)耐药性相似
(五)体内过程相似
(六)不良反应相似
4
一、抗菌作用和机制
1、各种需氧G-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变形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志贺菌属 和枸橼酸杆菌属;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2、对沙门菌属、沙雷菌属、产碱杆菌属、不动杆菌 属和嗜血杆菌属也有一定抗菌作用;
2. 合用广谱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 3. 等药用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
12
3. 利用该药口服不吸收的特点,可以治疗 4. 消化道感染,肠道术前准备、肝昏迷 5. 用药,如新霉素。
4. 制成外用软膏或眼膏或冲洗液治疗局部感染。 此外,链霉素、卡那霉素可作为结核治疗药物。
13
+
+
++/+++ ++
++
庆大 ++
+
++
++
++
妥布 ++
+
+/++
+/ ++ ++
阿米 +++
+
++
++
++
西索 ++
+
++
+/++
++
奈替 +++
+
+
+
?
20
链 霉 素(Streptomycin)链霉菌
1944年第一个用于临床,口服吸收少,水溶液稳定,
保存一周,肌肉注射吸收快。
特点:
1. 对铜绿假单胞菌和G-杆菌是同类中作用最弱者 2. 对结核菌敏感,用于各种结核病(第一个)。 3. 鼠疫、土拉菌病(与四环素合用首选,最有效) 4. 布氏杆菌病(与四环素)、链球菌、肠球菌引起的心内
五、不良反应
1、耳毒性 ·尤其是儿童和老人 ·毒性产生与服药剂量和疗程有关 ·不同的药物,毒性也不一样 ·甚至停药后,也可出现不可
逆的毒性发应 毒性可透过胎盘
14
A、前庭神经损伤。 头昏、视力减弱、眼球震颤、眩晕、恶心、呕吐
和共济失调。
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西索米星>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
根据来源: 天然氨基糖苷类
来自链霉菌属
链霉素、卡那霉素 新霉素、妥布霉素 大观霉素
庆大霉素、西索米星
来自小单胞菌属 小诺米星、福提米星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半合成氨基糖苷类 异帕卡星、阿贝卡星
本类药物为有机碱,制剂为硫酸盐,水溶液稳定(除链霉素)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六
(一)化学结构相似
个
(二)抗菌谱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