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者最优储蓄决策(1)

消费者最优储蓄决策(1)

更多资料请加QQ群432193184
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个人的最优储蓄决策,并说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

假设:
(1)存在金融市场,因此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消费还是储蓄,即把收入用在不同的时期(跨时消费决策);(2)只有两个时期1和2,作为静态分析;
(3)两个时期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模型:
跨时期的预算约束为:(m1-c1)(1+r)+m2=c2
其中r:利率;m1、m2:分别为两时期的收入;c1、c2:分别为两时期的消费。

移项得:c1(1+r)+c2 =m1(1+r)+m2或:c1+c2 /(1+r)= m1+m2/(1+r)
第二个方程中的r理解为贴现因子,其含义是把第二期的消费和收入都贴现到第一期(即取第一期的贴现值,以利率为贴现因子),从而收入等于消费。

禀赋表示消费者本身就具有的资源。

这里的禀赋点表示消费者同时具有m1、m2两种资源的一个组合。

设定无差异曲线严格凸,则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时效用达到最大。

A:切点在禀赋点右边,c
1>m
1
,本期消费大于收入,这时消费者是个借款者。

如果利率r下降,预算线
B
1
绕禀赋点旋转到B2,由显示偏好原理,消费者仍然是个借款者;但如果利率r上升,消费者是贷款者还是借款者取决于他的偏好。

B:切点在禀赋点左边,c
1<m
1
,本期消费小于收入,这时消费者是个贷款者。

如果利率r上升,预算线
B
1
绕禀赋点旋转到B2,由显示偏好原理,消费者仍然是个贷款者;但如果利率r下降,消费者是贷款者还是借款者取决于他的偏好。

说明:显示偏好原理比较复杂,指定参考书上没有提及,此问题在标准的中级微观经济学上才提。

没有必要去弄懂它,辅导班老师也没讲。

一般来说,在分析问题时,直接按照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凸向原点,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凭直观想象它可能会与预算线哪一段相切,不可能与哪一段相切,然后直接来一句“根据显示偏好原理……”即可!
储蓄曲线背弯
此问题的推导过程跟“劳动供给曲线背弯”的推导过程完全一样,请自行推导,作为练习。

提示:
(1)把工资率w换成利率r;
(2)推导“背弯的劳动供给曲线”时,初始禀赋点在最大闲暇(或最大劳动提供量24小时)处,即(R*,C*);而推导“背弯的储蓄曲线”时,初始禀赋点在(m1,m2)处;
(3)推导“背弯的劳动供给曲线”时,把工资率w看作是闲暇R的机会成本;而推导“背弯的储蓄曲线”时,把利率r看着是1期消费c1的机会成本;
(4)随着利率r的提高,禀赋价值也会增加,这相当于一笔额外的收入,完全可以用于额外的1期消费c1,从而1期的消费c1上升,储蓄s减少。

从而储蓄曲线背弯。

(5)一定要用文字说明:当收入效应(延迟消费获得的利息收入使货币量增加)大于替代效应时,随着利率r上升,储蓄s增加;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随着利率r上升,人们的预期货币收益提高,因此储蓄s的替代效应很大,此时储蓄s反而减少,储蓄曲线背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