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周九年级语文周日测试卷

13周九年级语文周日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周日测试卷(13周)班级姓名学号(全卷共53分)一、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1分)2.,,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3.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4.杜甫的《春望》中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是“,”。

(2分)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4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但是要想明了无言的yì yùn( ),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2.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gōng wéi( ),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

3. 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

4.时而说些huá zhòng qǔ chǒng( )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当然不排除有一见面就很默.契.的情况,但是那不是大多数人的情况。

B.清晨,走在林间小路,听到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我的心情顿时变得轻松愉悦。

C.《致青春》上映后,谁不说赵薇是一位炙手可热....的导演呢?D.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良莠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四、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在“检测”后面加上“的力度”)B.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删去“造成的”)C.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在“适量”前增加“只有”)D. 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删掉“不”)五、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4分)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威、向秀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颇具魏晋风骨。

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集在竹林喝酒、纵歌;其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竹林七贤”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六、阅读(一)曹刿论战(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弗敢加.也( ) (2)小信未孚.( ) (3)一鼓.作气(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多次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写鲁庄公的“鄙”是为了反衬曹刿的“远谋”。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这句话充分说明鲁庄公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支持。

C.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D.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二)靖郭君将城薛(9分)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②。

靖郭君谓谒者③:“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④。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

”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

君长有齐阴⑤,奚⑥以薛为?君失齐,虽隆⑦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君曰:“善。

”乃辍城薛。

【注释】①城薛:修筑薛地的城墙。

②谏:规劝。

③谒者:主管传达通报的官吏。

④臣请烹:我情愿受烹刑。

⑤阴:庇护,荫庇。

⑥奚:何。

⑦隆:高,用作动词,使之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无为客通./北通.巫峡 B.客趋而进.曰/滴水未进.C.鄙臣不敢以死为戏./拿手好戏. D.犹之无益.也/有所广益.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3.请你依据选文具体分析齐国门客进谏的智慧。

(3分)(三)塑料占领世界(10分)王嘉兴在南极地区执行海洋科考任务的中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经过层层过滤和观测,科研人员确认,南极区域的表层海水里有肉眼不可见的塑料微粒,含量甚至高于地球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在学界,塑料微粒被称为“海洋PM2.5”。

自从20世纪初塑料被发明以来,它已经钻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仔细想想,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塑料本就难以降解,超市里塑料袋的分解时间可能超过1000年。

它们会在漫长的一生里不断分解,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钻进土壤的缝隙和地下水,在自然界中循环。

原油泄漏、化工厂排放污水……这些直观的生态破坏总能得到人们的关注,但塑料微粒这种“隐形”的污染可能更加危险,人们甚至没有解决办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83亿吨塑料制品,约63亿吨成为塑料垃圾,其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近80%都进入垃圾填埋场或自然环境中。

在过去几年里,塑料微粒总能登上新闻头条。

各国科学家曾在蜂蜜、啤酒、食盐里发现含量不低的塑料微粒。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报告显示,欧洲国家72%的自来水管中有塑料微粒,连美国总统特朗普常常光顾的自家餐厅都未能幸免。

我们也不是没有努力过。

从2008年6月1日起,中国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

超市、商场、农贸市场只提供有偿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执行10年来,有人质疑其效用,塑料污染也因社会的飞速变化有了新的形式。

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工作单位,垃圾桶总是很快就被快递和外卖盒占满。

一则近期的权威报道显示,2017年中国仅快递业塑料袋使用就高达147亿个。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开设“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专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不同领域的塑料制品管理提出意见建议。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曾向媒体表示,会及时研究制定外卖、快递等领域的政策。

人们对塑料污染的关心还体现在微博和朋友圈里。

去年9月,一篇《外卖,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反复“刷屏”,外卖盒大碗套小碗,扣住我们的生活。

根据《中国环境报》的统计,我国每天产生的外卖垃圾约350吨,能填满59个足球场,其实这只占中国产生塑料垃圾总量的千分之一。

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塑料薄膜,渔业、水产养殖业使用的塑料制品带来的污染,都比外卖餐盒严重。

这些塑料最后进入鱼类和海鸟的肚子,它们不断地进食,却在慢慢饿死。

曾有人在一只搁浅的鲸鱼胃里找到30个塑料袋和一团超过30平方米的塑料布。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塑料制品每年造成至少10亿只海洋动物丧命。

专家指出,在治理塑料污染这件事上,人类能做的无污染处理非常有限。

链接:科学家己经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微塑料。

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贻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

微塑料对人的危害要考虑剂量。

东海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科学家在南极区域的表层海水里发现了肉眼不可见的塑料微粒。

B.自从20世纪初塑料被发明以来,它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C.来自美国大学的报告显示,欧洲国家大部分自来水管中有塑料微粒。

D.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对于塑料污染,人类找不到什么处理的办法。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们之所以更不关注塑料微粒的污染,是因为它造成的生态破坏没有原油泄漏、化工厂排放污水那么严重。

B.为了防治塑料污染,国家在多年前就颁布了“限塑令”,然而塑料污染却因社会的飞速变化有了新的形式。

C.《外卖,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在微博和朋友圈被反复“刷屏”,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D.本文行文过程大量使用数据,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要求,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唤起读者的重视。

3.根据文意,说说国家怎样才能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4分)13周测试答案3.C4.C5.(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示例一: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

示例二: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2)根据材料内容,以“竹林七贤”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示例一:竹林七贤千古赞,魏晋风骨一世稀。

示例二:竹林七贤同中有异,或越名教而任自然,或好老庄而喜儒术,或尊名教而崇自然。

(一)3.B(二)参考译文靖郭君田婴准备在薛邑筑城墙,门客多来劝阻。

靖郭君对传达人员说:“不要给那些门客通报。

”有一个齐国门客要求接见,说:“我只要说三个字就行了!多说一个字就请把我烹死。

”靖郭君就召见了他。

门客急步前来禀告说:“海大鱼。

”说完转身就走。

靖郭君说:“你不要走,留下把话说完吧。

”门客说:“我不敢拿死来开玩笑。

”靖郭君说:“别这么说,您继续说下去。

”门客说:“您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用鱼网捕不到它,用鱼钩牵不上它;可是,当干得连一滴水都没有时,小小的蚂蚁、蝼蛄也能制服它。

如今齐国也是您的水呀。

如果您永远拥有齐国的庇护,要了薛邑又有什么用呢?可是当您失掉了齐国的庇护,即使把薛邑的城墙筑得天一样高,又有什么用呢?”靖郭君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