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概述
(3)实际行动是幼儿想象的必要条件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 幼儿在中班以后,再造想象中开始出现创造性的成分
四、幼儿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一)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发展幼儿语言
(二)保护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求知欲,创造幼儿想象
发展的条件
(三)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在活动中训练提高幼
第五章
引入案例
幼儿想象的发展
离园时,三岁的莹莹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得 了一个‘小笑脸’,老师还贴在我的脑门上了。‛妈妈听了 很高兴,夸她今天表现好。连续几天,莹莹都这样告诉妈 妈。后来妈妈和老师沟通后才知道,莹莹并没有得到‘小 笑脸’。妈妈生气地责怪莹莹:‚你这么小,怎么就说谎 呢?‛
莹莹妈妈的说法是否正确?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应 怎样做?为什么?
二、幼儿想象现实性的发展
幼儿时期,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幼儿
想象的突出特点,表现为: (一)想象具有夸张性 (二)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三、幼儿想象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期主要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在再造想象的基础 上逐渐发展起来 (一)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 (1)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 2 )想象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很大程度 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儿的想象力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学习重点
1.理解想象的概念、种类
2.掌握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3.掌握幼儿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一)想象的定义: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1.黏合
2.夸张与强调 3.典型化 4.拟人化
(三)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四)想象的作用 1.想象具有预见作用,指导着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可以填补人们认识过程的空白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幼儿想象有意性的发展 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但有意想象也 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 (一)幼儿无意想象的发展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2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并且 内容零散无系统
3.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4.想象过程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二)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
3.想象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人在实践活 动中,为完成某项活动任务所进行的想象,都是有意想象。
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 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