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囊尾蚴病及其诊断方法
猪囊尾蚴病俗称囊虫病,是由寄生于人体小肠内有钩绦虫的幼虫(cysticercus cellulosae,猪囊尾蚴)寄生于猪或人的肌肉组织和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患此病的猪肉,俗称“豆猪肉”或“米猪肉”,因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也可因体内有猪带绦虫寄生而自身感染。
猪囊尾蚴在人体寄生的部位很广,肌肉、皮下组织、脑、眼、心、舌、肺等处都可见到猪囊虫寄生。
人是猪带绦虫的终宿主,也可成为中间宿主,而导致猪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在公共卫生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蠕虫病之一,是我国重点防止的寄生虫病。
囊虫病不但影响猪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也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人体脑囊虫病可以危及生命。
猪囊尾蚴的成虫为猪肉绦虫,又叫有钩绦虫、猪带绦虫、链状带绦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内。
成虫扁平带状,由近千节片构成,分为头节、颈节和链体3部分。
头节粟粒大,近球形,有4个吸盘和1个顶突。
顶突在头节的顶端,具有角质小钩,排成大小相同的两圈,内圈的钩较大,外圈的钩稍小;头节下为颈节,细长狭小,下接链体,有节片800~900片。
每节片边缘各有一个生殖孔,不规则地排列于链体两侧。
每节片具雌、雄性生殖器官各一套。
睾丸呈滤泡状,约150~200个,分布在节片两侧,输精管横行,经阴茎囊开口于节片一侧的生殖腔。
卵巢分三叶,位于节片中后部,两侧叶大,中间一叶较小,位于阴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