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评定参考PPT
▪ T8--第8肋间锁骨中线
▪ T9--第9肋间锁骨中线
▪ T10--脐
▪ T11--第11肋间锁骨中线
▪ T12--腹股沟韧带中点
▪ L1--T12~L2之间上1/2处
▪ L2--大腿前中部
▪ L3--股骨内髁
▪ L4--内踝
▪ L5--足背第五柘趾关节
▪ S1--足跟外侧面
▪ S2--国窝中点
▪ S3--坐骨结节
脊髓损伤的评定
脊髓损伤的评定
赖建洋
1
脊髓损伤的评定
▪ 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地、准确 地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种类、 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 度以及预后的过程。
2
脊髓损伤的评定
区别
康复评定: 重在功能; 是判断功能障 碍的过程
不同的疾病评定 结果可能相同;
临床诊断: 重在疾病确定; 对疾病确定病 名的过程
▪ S4-5--肛门周围
18
脊 髓 损 伤 的 评 定
19
脊髓损伤的评定
▪ 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差异
C1-C4
脊髓节段=椎骨序数
C5-C8,T1-T4 脊髓节段=椎骨序数+1
T5-T8
脊髓节段=椎骨序数+2
T9-T12
脊髓节段=椎骨序数+3
9
脊髓损伤的评定
方法 ▪ 运动平面:运动关键肌(10个) ▪ 感觉平面:感觉点(28个)
两者不一致,以两者中节段高水为准 ▪ 影像资料:根据椎骨序数推断脊髓节段
10
脊髓损伤的评定
▪ 意义
损伤水平一旦确定,康复目标即 可确定; 对选择治疗方法、制定护理方案、 评价疗效均有重要价值.
11
脊髓损伤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
▪ 通过对脊髓损伤病人早期的神经功能评定, 可以正确了解患者脊髓损伤的性质和程度, 并通过与以往同类病人的比较得出预后估计。
▪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病人神经功能连续观察, 可以判断一种脊髓损伤新药物或新疗法的效 果。
6
脊髓损伤的评定
▪ 初期评定 ▪ 中期评定 ▪ 末期评定
在制订康复计划和开始康
复治疗前进行的第一次评 定在。康目复的疗是程了中解进功行能。状目况的是了
脊髓损伤的评定
初期 评定
确定功能 障碍情况
针对主要功能 障碍进行针对 性康复治疗
中期 评定
了解功能改善 情况,发现新 的主要障碍
修正治疗方 案,进一步 康复治疗
中期 评定
再修正 方案, 再治疗
中期 评定
又修正方案, 中期
又治疗
评定
…… 末期
评定
8
脊髓损伤的评定
▪ 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 ▪ 脊髓损伤程度评定 ▪ 脊髓休克的评定 ▪ 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 其他躯体功能评定 ▪ 其他
肱三头肌、桡侧屈 腕肌,指屈深肌、 手内肌 上部肋间肌、上部 背肌 腹肌、胸肌、背肌
股四头肌
可用手驱动轮椅,独立穿上衣,可以 基本独立完成转移,可自开特殊改装 汽车 轮椅实用,可独立完成床-轮椅、厕 所、浴室间转移
轮椅独立,用连腰带支具扶拐短距离 步行
长腿支具扶拐步行,长距离行动需要 轮椅
带短腿支具扶手杖步行,不需要轮椅
中度依赖
大部自理
大部自理 基本自理 基本自理
15
功能转折平面
C4---------呼吸问题 C8-T1-----生活自理 T10-T12—治疗性步行 L1-L2------功能性步行(家庭) L3----------功能性步行(社区)
16
脊髓损伤的 采应用评美国定脊髓损伤协会
(ASIA)制定的评价表
及解障经碍过程一度段、时致期残的原康因复、治疗后
康康功复复能潜治改力疗变,结情并束况估时,计进并康行分复。析的评其原因, 预定以后总此,的作以功为此能调作状整为态康拟,复定从治康而疗复评计划的 目据价依标。康据和复。制治订疗康的复效计果划,的提依出 今后重返家庭、社会或进
一步康复处理的建议。
7
分期
采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评价表
▪ 通过对10个运动关键肌的检查来确定(根据肌力评分,双 侧共100分)
▪ 以肌力至少为3级的那块关键肌确定运动的平面 ▪ 用左侧运动节段、右侧运动节段来判断神经平面,左右两侧
可能不同
12
脊髓损伤的评定
▪ C4 ▪ C5 ▪ C6 ▪ C7 ▪ C8 ▪ T1
相同的疾病评定
的结果可能不同.
转3载
脊髓损伤的评定
临床诊断:颈5-7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损
75%错位,颈5-7脊髓完全性损伤
伤
康复评定:颈5-7脊髓受损导致四肢瘫,
四肢运动、感觉功能严重障碍, 0级
肌力,一级肢体残疾,需要终生康复,
四肢功能不可能完全恢复,只能是一
定程度的改善
转4载
脊髓损伤的评定
❖ 确定病人的问题和拟定治疗目标 ❖ 确定治疗和效果并拟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 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 ❖ 进行预后的评估
如ADL的Barthel指数低于20者治疗意义不大→多死亡。 高于80者也不一定需要治疗→多能自愈。40-60者治 疗意义最大。积极进行。
康复评定决定康复治疗
5
脊髓损伤的评定
▪ 脊髓损伤以后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会出现不 同的变化。
活动能力
生活能力
C1-3 C4 C5 C6 C7-8 T1-6 T12 L4
颈肌
必须依赖膈肌起搏维持呼吸,可用声 完全依赖 控方式操纵某些活动
膈肌、斜方肌 三角肌、肱二头肌
使用电动高靠背轮椅有时需要辅助呼 吸
可能用手在平坦路面上驱动高靠背轮 椅,需要上肢辅助具及特殊推轮
高度依赖 大部依赖
胸大肌、桡侧伸腕 肌
膈肌 肘屈肌(肱二头肌、 肱桡肌) 腕伸肌(桡侧腕伸肌长、短头) 肘伸肌(肱三头肌) 中指末节指屈肌(指深屈肌) 小指外展肌
▪ L2 ▪ L3 ▪ L4 ▪ L5 ▪ S1
髋屈肌(髂腰肌) 膝伸肌(股四头肌) 踝背屈肌(胫前肌) 踇长伸肌 踝跖屈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
13
脊髓损伤的评定
14
平面 最低位有功能肌肉
▪ 通过对28个感觉点的检查来确 定,针刺觉和轻触觉(每一点 分3级,得0~2分),针刺觉 和轻触觉分别评分,总分为 0~112分。
▪ 用右侧感觉节段、左侧感觉节 段来判断神经平面
▪ 感觉和运动平面可以不一致, 17 左右两侧也可能不同
脊髓损伤的评定
▪ C2--枕骨粗隆 ▪ C3--锁骨上窝 ▪ C4--肩锁关节的顶部 ▪ C5--肘前窝的外侧面 ▪ C6--拇指 ▪ C7--中指 ▪ C8--小指 ▪ T1--肘前窝的尺侧 ▪ T2--腋窝 ▪ T3--第3肋间锁骨中线 ▪ T4--第4肋间锁骨中线 ▪ T5--第5肋间锁骨中线 ▪ T6--剑突水平 ▪ T7--第7肋间锁骨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