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网络与综合布线》课程设计题目:3号教学楼信息网络规划与设计——1层至3层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刘增环、路巍等设计周数: 2 周设计成绩:2011年6月24日目录一、前言-------------------------------------------------------------------2二、课程设计目的-------------------------------------------------------2三、需求分析-------------------------------------------------------------23.1 工程背景与工程概述------------------------------------23.2 应用需求分析-----------------------------------------------2四、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依据-----------------------------------------3五、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设计--------------------------------------35.1 系统概述---------------------------------------------------35.2 课程设计的内容-----------------------------------------35.3 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35.4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35.5 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35.6 设计的思想与原则-----------------------------------------4六、网络综合布线的各个子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设计------------46.1 系统设计的流程图-----------------------------------------46.2 工作区子系统-----------------------------------------------56.3 水平子系统--------------------------------------------------56.4 管理间子系统-----------------------------------------------66.5 系统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计算--------------------------6七、工程量清单------------------------------------------------------------7八、心得体会----------------------------------------------------------------7 附录:1、信电学院楼一层平面图2、信电学院楼二层平面图3、信电学院楼三层平面图一、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以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布线系统应运而生。
综合布线系统是随现代化的需求不断发展,它是对布线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推出的,从整体角度来考虑的一种布线系统。
根据标准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适应和支持将来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的需求。
本方案是在对此教学楼的充分了解及分析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它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及未来网络发展的需求。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课程学习后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和课程实验的综合和补充。
它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综合布线知识完成一项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任务,研究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部分工程的实施,从而加深对弱电系统与综合布线的原则、特点、施工组织方法等基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为走出校门从事网络综合布线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需求分析3.1工程背景和工程概述此方案涉及到河北工程大学信电学院的部分楼层的综合布线,它对数据传输系统有一个较高的要求,建筑物整体的长约为57米。
宽为14.5米。
此次方案涉及到1、2、3层。
其平面设计图见附录图。
其弱电间设在112。
其设计的重点是为每个房间设置网络点和电话点,将此楼层的信息点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系统具有高稳定性、高速率、标准开放灵活性的性能特点,从而满足教学与教师办公的需求。
3.2应用需求分析作为信息传输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必须支持现在以及将来语音、数据、控制等信息高速传输的要求,为教学办公等一系列的工作走向综合化、网络化奠定基础。
为此信电学院楼1、2、3层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考虑。
根据此建筑楼层的平面图纸,现对目前及将来的应用做以下分析:首先整个布线系统应满足最基本的传输数据的要求。
同时它还应该满足对一些视频数据的传输,实现语音教学。
主干配线架采用标准的通用接口的电缆配线架,数据主干和水平配线架采用RJ-45接口标准的超5类UTP模块化的配线架;工作区采用统一的标准的RJ45超5类模块化信息插座,按照使用要求分别采用沿墙明敷的走线方式。
四、综合布线的设计依据本设计方案所采用的标准,构局思路,计算依据、施工规范及验收遵循以下标准或规范:用户建筑通用布线标准ISO/IEC11801用户建筑布线标准CENELECEN50173用户建筑布线安装规范CENELECEN50174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997室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DJ8-85五、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设计5.1系统概述信电学院楼1、2、3层的综合布线系统共设置了信息点:59点。
系统设计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其特点是维护管理容易,重新配置灵活,故障隔离和检测容易共分成6个子系统,即: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
5.2课程设计的内容利用课堂上所学习过的《网络综合布线》这门课的理论知识,以及借助图形化资源管理设计平台CAD软件为基础制作第三教学楼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5.3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第三教学楼的建筑平面图纸5.4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1.获取第三教学楼的建筑平面图纸;2.通过摄像,得到第三教学楼的外观平面图;3.绘制第三教学楼的建筑平面图,并以此设计一个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4.完成施工图纸,估算所需材料用量,完成设备连接拓朴图;5.完成对系统的编制说明。
5.5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1.确定设备间和管理间的位置。
2.设计布线路由和施工图纸,图表按制图要求绘制,做到清晰整洁,设计方案应严格遵守综合布线的相关规范。
3.以开放的标准,尽量与大多数厂家的产品和设备兼容。
4.按设计要求制订最佳方案,在现有的建筑平面图上分析设计布线路由和施工图纸。
5.对系统调试,估算所选方案的材料用量,并完成设备连接拓朴图,对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6.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5.6 设计思想与原则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为第一前提,适当越前,统一规划先进性:选择的产品要技术领先期长,可能满足未来发展的应用。
可扩展性:布线系统不但要满足现阶段的用户需求,还要满足将来的变化的需求便于系统升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因此系统的设计要便于升级。
高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是以网络应用所依赖的基础,因此选择的系统产品要具备较好的可靠性。
标准化;通讯协议和接口符合国际标准,并应是今后的发展主流。
开放性:能容纳不同厂家的设备和不同的网络平台。
六、网络综合布线的各个子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设计6.1系统设计的流程图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收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构思系统设计的大概流程设计方案论证确定最佳方案使用CAD软件来构建系统攥写设计报告6.2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和连接终端设备的区域,它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和相关部件组成,包括计算机设备、语音点和信息插座的跳线做成。
其中,信息插座有墙上型、地面型、桌上型等多种,本工程中采用的是墙上型的。
由于在此工程中信息点较少,因此对工作区的设置比较简单。
工作区主要的设备是RJ45跳线和信息座(信息模块与水晶头),不包括一些传输电子装置(如调制解调器能为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要的转换信号,但不是工作区的一部分)。
跳线的好坏有可能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信息的传输速度,因此需要在选购的时候特别的小心,基于此我们选择定制的方式获取跳线。
信息插座要设计在距离地面30cm以上的位置。
6.3 水平干线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又称为水平子系统。
它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是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
对于本工程的水平干线子系统整体是从各个房间的信息插座到与配线间相连接的地方。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主要设计以下几点:1、确定线缆走向。
2、确定线缆、槽的数量和类型(双绞线的水平距离最长不超过100m)。
3、确定电缆的类型和长度。
6.3.1 线缆的选择为了满足此布线系统的高速率的数据传输,选用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
该电缆是目前业界性价比比较好的电缆,具有优异的平衡性和串音衰减特性使其应用在广泛的环境下,可支持从低速到高速的信号传输,包括模拟话音、数字话音、及10/100MBPS,155MBPS的网络应用良好的应用工艺令其在安装时非常简捷方面,使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及灵活性。
设备间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布线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的改变都不影响整体的运行,增减用户)只需做必要的跳线即可,使系统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实用性、并为线路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
6.3.2 线缆的走向水平布线是将电缆线从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间接到每一楼层的工作区的信息输入/输出插座上。
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从路由最短、造价最低,施工方便等几个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