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数学单元测试试题 解析几何及综合问题专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以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圆心,且过坐标原点的圆的方程为( ) A .22x +y +2x=0 B .22x +y +x=0C .22x +y -x=0D .22x +y -2x=0(2010福建理)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2.已知圆22670x y x +--=与抛物线22(0)y p x p =>的准线相切,则p 的值为 .3.圆心在抛物线y x 42=上,并且和抛物线的准线及y 轴都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 .4.设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e =12,右焦点为F (c,0),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实根分别为x 1和x 2,则点P (x 1,x 2)________.①必在圆x 2+y 2=2上 ②必在圆x 2+y 2=2外 ③必在圆x 2+y 2=2内解析:由e =12=ca ,得a =2c ,b =3c .所以x 1+x 2=b a =32,x 1x 2=-c a =-12.于是,点P (x 1,x 2)到圆心(0,0)的距离为x 21+x 22=(x 1+x 2)2-2x 1x 2=34+1=74<2, 所以点P 在圆x 2+y 2=2内.5.若直线mx +ny =4和圆O :x 2+y 2=4没有公共点,则过点(m ,n )的直线与椭圆x 25+y 24=1的交点个数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圆心O 到直线mx +ny =4的距离大于半径,即得m 2+n 2<4,所以点 (m ,n )在圆O 内,而圆O 是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故点(m ,n ) 在椭圆内,因此过点(m ,n )的直线与椭圆必有2个交点.6.已知圆C 的圆心与抛物线y 2=4x 的焦点关于直线y =x 对称.直线4x -3y -2=0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6,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抛物线y 2=4x ,焦点为F (1,0).∴圆心C (0,1),C 到直线4x -3y -2=0的距离d =55=1,且圆的半径r 满足r 2=12+32=10.∴圆的方程为x 2+(y -1)2=10.7. 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2x =-,圆22:1O x y +=,则以l 为准线,中心在原点,且与圆O 恰好有两个公共点的椭圆方程为 .8.已知121(0,0),m n m n+=>>当mn 取得最小值时,直线2y =+与曲线x x m+1y yn =的交点个数为9.若抛物线212y x =与圆222210x y ax a +-+-=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错10.已知圆x 2+y 2-6x -7=0与抛物线y 2=2px (p >0)的准线相切,则p =_____.(1996全国理,16)三、解答题11.已知正三角形OAB 的三个顶点都在抛物线y 2=2x 上,其中O 为坐标 原点,设圆C 是△OAB 的外接圆(点C 为圆心). (1)求圆C 的方程;(2)设圆M 的方程为(x -4-7cos θ)2+(y -7sin θ)2=1,过圆M 上任意一点P 分别作圆C 的两条切线PE 、PF ,切点为E 、F ,求CE ·C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2.已知圆1F :16)1(22=++y x ,定点,动圆过点2F ,且与圆1F 相内切。
(1)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2)若过原点的直线l 与(1)中的曲线C 交于B A ,两点,且1ABF ∆的面积为23,求直线l 的方程。
13.设,A B 分别为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顶点,椭圆长半轴的长等于焦距,且4x =为它的右准线(1)求椭圆的方程;(2)设P 为右准线上不同于点(4,0)的任意一点, 若直线,AP BP 分别与椭圆相交于异于,A B 的点M N 、,证明:点B 在以MN 为直径的圆内14.设分别21,F F 是椭圆C :()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1)若椭圆C 上的点)23,1(A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4,求椭圆C 的方程; (2)在(1)的条件下求21F AF ∆内切圆的方程;(3)设MN 是过椭圆C 中心的弦,P 是椭圆上的动点,求证:直线PM ,PN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3.15.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上顶点为A ,椭圆C 上两点,P Q 在x 轴上的射影分别为左焦点1F 和右焦点2F ,直线PQ 斜率为32,过点A 且与1AF 垂直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B ,1AF B ∆的外接圆为圆M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直线213404x y a ++=与圆M 相交于,E F 两点,且212ME MF a ⋅=-,求椭圆方程;(3)设点(0,3)N 在椭圆C 内部,若椭圆C 上的点到点N的最远距离不大于,求椭圆C 的短轴长的取值范围. 4.16.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左右两焦点为12,F F ,P 是右支上一点,2121,PF F F OH PF ⊥⊥于H , 111,,92OH OF λλ⎡⎤=∈⎢⎥⎣⎦.(1)当13λ=时,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2)求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3)当e 取最大值时,过12,,F F P 的圆的截y 轴的线段长为8,求该圆的方程. 17-117.已知点P (4,4),圆C :22()5(3)x m y m -+=<与椭圆E :22221(0)x y a b a b+=>>有一个公共点A (3,1),F 1、F 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直线PF 1与圆C 相切. (Ⅰ)求m 的值与椭圆E 的方程;(Ⅱ)设Q 为椭圆E 上的一个动点,求AP AQ ⋅的取值范围.18.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离心率为23,椭圆的左、右两个顶点分别为A ,B ,AB=4,直线(22)x t t =-<<与椭圆相交于M ,N 两点,经过三点A ,M ,N 的圆与经过三点B ,M ,N 的圆分别记为圆C1与圆C2. (1)求椭圆的方程;(2)求证:无论t 如何变化,圆C1与圆C2的圆心距是定值;(3)当t 变化时,求圆C1与圆C2的面积的和S 的最小值.19.已知椭圆162422y x +=1,直线l :x =12.P 是直线l 上一点,射线OP 交椭圆于点R .又点Q 在OP 上且满足|OQ |·|OP |=|OR |2.当点P 在直线l 上移动时,求点Q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1995全国文,26)94.如图8—25,设点P 、Q 、R 的坐标分别为(12,y P ),(x ,y ),(x R ,y R ),由题设知x R >0,x >0.由点R 在椭圆上及点O 、Q 、R 共线,得方程组⎪⎪⎩⎪⎪⎨⎧==+xy x y y x R R R R 1162422解得:⎪⎪⎩⎪⎪⎨⎧+=+=2222222232483248y x y x y x x x R R由点O 、Q 、R 共线,得x y y P =12,即xyy P 12= ③由题设|OQ |·|OP |=|OR |2,得2222222)(12R R P y x y y x +=+⋅+.将①、②、③代入上式,整理得点Q 的轨迹方程(x -1)2+322y=1(x >0).所以,点Q 的轨迹以(1,0)为中心,长、短半轴长分别为1和36且长轴在x 轴上的椭圆,去掉坐标原点.评述: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椭圆的方程和性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轨迹的概念和求法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0,-1),B 点在直线y = -3上,M 点满足MB//OA , MA •AB = MB •BA ,M 点的轨迹为曲线C 。
(Ⅰ)求C 的方程;(Ⅱ)P 为C 上的动点,l 为C 在P 点处得切线,求O 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科20)(本小题满分12分)分析:(1)按照“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求轨迹方程;(2)把点到直线的距离用动点坐标表示,然后化简,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21.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坐标(2,0)A -,直角顶点(0,B -,顶点C 在x 轴上,点P 为线段OA 的中点. (1)求BC 边所在直线方程; (2)求三角形ABC 外接圆的方程;(3)若动圆N 过点P 且与ABC ∆的外接圆内切, 求动圆N 的圆心N 所在的曲线方程.22.设A 为椭圆221259x y +=上任一点,B 为圆22(1)1x y -+=上任一点,求AB 的最大值及最小值.23.如图,椭圆0C :22221(0x y a b a b +=>>,a ,b 为常数),动圆22211:C x y t +=,1b t a <<。
点12,A A 分别为0C 的左,右顶点,1C 与0C 相交于A ,B ,C ,D 四点。
(Ⅰ)求直线1AA 与直线2A 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Ⅱ)设动圆22222:C x y t +=与0C 相交于////,,,A B C D 四点,其中2b t a <<,12t t ≠。
若矩形ABCD 与矩形////A B C D 的面积相等,证明:2212t t +为定值。
【2012高考真题辽宁理20】(本小题满分12分)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1C :1222=-y x .(1)过1C 的左顶点引1C 的一条渐进线的平行线,求该直线与另一条渐进线及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设斜率为1的直线l 交1C 于P 、Q 两点,若l 与圆122=+y x 相切,求证:OQ OP ⊥;(3)设椭圆2C :1422=+y x ,若M 、N 分别是1C 、2C 上的动点,且ON OM ⊥,求证:O 到直线MN 的距离是定值. 【2012高考真题上海理22】(4+6+6=16分)25.. 已知椭圆G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 轴上,离心率为23,两个焦点分别为1F 和2F ,椭圆G 上一点到1F 和2F 的距离之和为12.圆k C :0214222=--++y kx y x )(R k ∈的圆心为点k A .(1)求椭圆G 的方程 ; (2)求21F F A k ∆的面积 (3)问是否存在圆k C 包围椭圆G? 请说明理由.26..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为1F 、2F ,P 是右支上一点,212PF F F ⊥,1OH PF ⊥于H ,111,[,]92OH OF λλ=∈(1)当13λ=时,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2)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3)当离心率最大时,过1F 、2F ,P 的圆截y 轴线段长为8,求该圆的方程.27.(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已知圆M :22(1)1x y ++=,圆N :22(1)9x y -+=,动圆P 与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 C. (Ⅰ)求C 的方程;(Ⅱ)l 是与圆P ,圆M 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B 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28.(2013年高考福建卷(文))如图,在抛物线2:4E y x =的焦点为F ,准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点C 在抛物线E 上,以C 为圆心OC 为半径作圆,设圆C 与准线l 的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1)若点C 的纵坐标为2,求MN ; (2)若2AFAM AN =⋅,求圆C 的半径.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1(4,0)F -,2(4,0)F ,(0,8)A ,直线(08)y t t =<<与线段1AF 、2AF 分别交于点P 、Q . (1)当3t =时,求以12,F F 为焦点,且过PQ 中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点Q 作直线1QRAF 交12F F 于点R ,记1PRF ∆的外接圆为圆C .①求证:圆心C 在定直线7480x y ++=上;②圆C 是否恒过异于点1F 的一个定点?若过,求出该点的坐标;若不过,请说明理由.30.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M 经过点F 1(0,-c ),F 2(0,c ),A,0)三点,其中c >0.(1)求⊙M 的标准方程(用含c 的式子表示);(2)已知椭圆22221(0)y x a b a b+=>>(其中222a b c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D 、B ,⊙M 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C ,且A 点在B 点右侧,C 点在D 点右侧. ①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②若A 、B 、M 、O 、C 、D (O 为坐标原点)依次均匀分布在x 轴上,问直线MF 1与直线DF 2的交点是否在一条定直线上?若是,请求出这条定直线的方程;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第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