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经济效益

教育经济效益

计算教育提高 对国民收入增长
的贡献额
确定尺度, 计算劳动
简化比
(劳动力总数×社会平均劳 动简化比-劳动力总数)÷
简化后的劳动力总量
计算教育
贡献率
计算两期 平均劳动简化比,
列表详细数值
劳动力总数×平均劳动 简化比-劳动力总数
计算两期 复杂劳动
增量
不同尺度的劳动简化法
劳动工资简化法 ❖苏联斯特鲁米林最早使用此方法,计算苏联革命胜利 初期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共享是以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 的工资差别或报酬差异来确定劳动简化系数的方法, 也称劳动报酬简化法。
反事实度量法 找出教育投资
存量
Title in here 计算教育收益
率,得出教育
对国民经济增 长的贡献
1929年的国民收入是1500亿美元,1957年的国民 收入是3020亿美元,其增长额是1520亿美元。
人力的贡献部分1929年为1125亿美元,1957年为 2265亿美元。1929年劳动力总人数为4920万人,1957 年为6800万人,1929年人均创造的国民收入中的人力贡 献总额是2287美元。
三、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方法
国外
1.劳动简化比计算方法 2.舒尔茨的余数分析法 3.丹尼森的因素分析法 4.沃尔什的现值折算法 5.科马洛夫的计算方法 6.人力资本衡量法 7.费用-效益分析计算法 8.教育生产函数计量法 9.职工教育计算方法
(一)劳动简化比计算方法
根据马克思认为的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 劳动的理论,确定劳动简化的系数,按照一定数量关系 ,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计算出简化后的劳 动总量中有多少是由于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 求出增加的劳动量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特点
间接性 迟效性 长效性 多效性 条件性
❖ 间接性:教育投资只能产生教育成果,教育的直接成果是 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只有当知识和能力同物质生产过 程相结合,才会创造出新的、更多的物质财富,教育的经 济效益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 迟效性:一个人从开始教育投资到将来形成专业知识和技 能,直到在社会中发挥效能,需要的时间相当长。故投资 教育所获得的回报是迟效的,如俗语云,“十年树木,百 年树人” 。
❖ 第五,求教育作用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
❖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改进模型 ❖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价系统设计 ❖ 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思考 ❖ 论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审计 ❖ 提高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途径 ❖ 教育投资的非货币化收益—基于教育对犯罪程度的效应分
教育经济效益
教育内部经济效益
教育外部经济效益
着重考察 高等教育 成果投入 到生产过 程中与生 产资料相 结合所产 生的社会 经济效益
教育 投资 内部 效益
教育 规模 经济 收益
教育 社会 经济 效益
教育 个人 经济 效益
教育经济效益 (外部)
内容 概要
概述
内容及特点
指标体系
五项指标内容
计量方法
国内外典型方法
❖ 长效性: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所形成的能力使受教育者终 生受益,成为受教育者个人将来发展的基础,为其工作生 活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
❖ 多效性:教育投资既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直接生产能力, 还具有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功效,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 社会发展。
二、 教育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由投资教育带 来的国民收入 增长的总和: 教育收益总额 -教育成本总 额
过发展教育和转型来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分析
(二)舒尔茨的余数分析法(投资增量分析法)
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生产函数理论的基础上,为正确解释 经济之谜,通过对生产函数中的“剩余”进行分析和计算,创 立了“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方法”,求得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也被称为“教育投资收益率计算法”。
确Tit定le两in期间 经h济er增e 长值
依据 柯布-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公式 计算经济增长余数
教育年限简化法
❖根据马克思认为的复杂劳动需要花费较多劳动时 间的原理,以教育年限长短为尺度来确定劳动简化 系数的方法。
教育费用简化法
❖根据马克思的培养较高级复杂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 要较多的教育费用,也能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原理, 可以采用培养简单劳动力的费用与培养复杂劳动力的 费用差别确定劳动简化比。
第二,根据收入差别,计算教育程度相对差别的百分比 (工资简化系数)。
第三,以不同教育程度的简化系数,求平均简化数。 计算公式:
第四,全期增长系数和年均增长系数的计算。全期 增长系数的公式:
全期增长系数=报告期平均简化系数/基期平均简 化系数—1
1*(1+r)^n=全期增长系数
r=全期增长系数/n-1
❖ 社会平均教育益率
将各级教育投资所占比重作为一个权数分别与各自 收益率相乘,求出各级教育对教育总平均收益率 的共享,然后求和得出社会的平均教育收益率。
教育对国民收入贡献的绝对和相对值
❖ 绝对值: 国民收入增长额×平均教育收益率
❖ 相对值: 报告期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基期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 报告期国民收入-基期国民收入
劳动生产率简化法
❖根据马克思认为的复杂劳动需要花费较多劳动时 间的原理,以教育年限长短为尺度来确定劳动简化 系数的方法。
例:以中国的教育年限为尺度的劳动简化比
1.确定基期和报告期年份,统计各自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人数。 2.确定劳动简化比。以小学四年级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
5-6年级(小学)=(5+6)÷2 ÷4=1.375 7-9年级(初中)=(7+9) ÷2 ÷4=2 10-12年级(高中)=(10+12) ÷2 ÷4=2.75 13-16年级(大学)=(13+16) ÷2 ÷4=3.625 17-19年级(硕士研究生)=(17+19) ÷ 2÷4=4.5 3.求出基期和报告期平均劳动简化比。
一般计算步骤
劳动者工资、受 教育年限、受教 育的学习费用、 教育程度所创造 的劳动生产率
平均劳动简化比=∑(以某 种尺度简化出的不同教育 级别的劳动简化比×不同 教育级别的劳动者占总劳
动力人数的百分比)
确定基期、报 告期,分别统 计国民收入和 劳动力人数
贡献额=报告期国民 收入总额×报告期贡 献率-基期国民收入 总额×基期贡献率
教育纯收益
对劳动生产 率的贡献
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 通过生产定额的完成 、新工艺技术的掌握 、技术的革新、生产 技术水平、产品质量 及设备完好率对劳动 生产率产生影响。
教育收益总额 与教育成本总 额之比; 教育纯收益率
教育收益率
指标 体系
指标分为静态值 (绝对值)和 动态值(相对值)
对国民收入 的贡献
个人教育投资将 会带来个人收入 的增加。
对个人收入 的贡献
某一教育等级的收益率
❖ 例如计算博士研究生教育收益率=
博士研究生教育收益-硕士研究生教育收益 博士求学年限×(硕士教育年收益+博士每年直接成本)
❖ 舒尔茨计算教育收益率的公式:以高等教育收益 率为例=高等毕业生工资-中等毕业生工资
高等教育投资
一、教育经济效益概述
❖ 教育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出具备社会需 要之能力和素质的劳动者,他们在社会生产劳 动中所获得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额,抵偿了教育 和培训成本之后的余额或纯收益。
宏观
教育经济效益 微观
教育的社会经济收益 (计算教育对社会经济作出的贡献) 培养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收入
教育的个人经济收益 (计算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假设1957年劳动力素质仍同1929年一样,劳动力的生 产水平没有提高,则1957年6800万劳动力,只应创造 1555亿美元。但1957年劳动力的实际贡献是2265亿美 元,多出710亿美元。
(三)丹尼森的增长因素分析法
❖ 丹尼森1962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 ❖ 计算过程:
第一,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国民收入增长因素。一 方面是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另一方面 是资本在数量上的增加。
析 ❖ 区域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研究—以L大学为例
整个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价系统与因素分析 区域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分析与比较 (例如经济欠发达地区或省)
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 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尤其教育在其中的作用
❖ 收入不均等对教育影响的实证研究 ❖ 发展教育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