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106 选修海洋地理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106 选修海洋地理

考点106 选修海洋地理1.(2012年高考真题福建卷)“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

图15示意东亚部分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15(1)指出图示半岛南部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

(9 分)(2)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6 分)【答案】(1)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众多的海蚀地貌景观;海域水浅,关照充足,水生生物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2)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等。

2. (2012 高考真题江苏卷)【海洋地理】图 18 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①处海域属于。

该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

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建设均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

(3 分)(2)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处,原因主要是。

(2 分)(3)2011 年12 月18 日,③处附近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救援船只因舷窗破损进水导致作业中断。

造成这次救援中断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2 分)a.天气严寒b.台风影响c.海浪和海冰冲击d.海水污染严重④处海底地形类型为。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 分)【答案】(1)公海多金属结核(或锰结核、铁锰结核) 海洋空间资源 (2)④纬度高 (3)a c (4)海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材料一图 22 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图 22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

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抖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

(2 分)(2)E 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深度较▲,▲较为充足。

(4 分)(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地,原因是▲。

(2 分)(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

(2 分)【答案】(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4.(2009年高考福建卷)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º图例城市大陆架海域铁路沿海高速公路⑴分别说出图中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⑵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答案】(1)西岸: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东岸: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海岸线平直(2)港口建设多优良港湾;滩涂养殖滩涂面积较大;海滨旅游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滩涂晒盐气温高、晴天多;海岸带综合开发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海峡为台湾海峡,台湾海峡东西岸海岸的主要类型不同,从图中海岸线的轮廓可以看到海峡东岸海岸线平直,则可以判断东岸是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容易被侵蚀形成平直的海岸线,海峡西岸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则可以判断西岸是基岩海岸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2)从图中可知海峡西岸的海岸带由我国福建省、广东东部地区、浙江南部地区组成,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的知识,海峡西岸的海岸带主要从港口、滩涂养殖、旅游、盐场、综合开发等。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海洋地理,主要考查海岸不同的类型及其成因和海岸开发利用方式及其条件。

5. (2009 年高考江苏卷) [海洋地理]图 16 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从天文角度看,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位于中间。

(1 分)(2)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

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

(3 分)(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

(6 分)【答案】(1)地球(2)海岸曲折、陡峻;多港湾。

风暴潮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对海水水体运动(潮汐)成因理解、对海岸地貌特点的认知及对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天文大潮形成在朔、望时,而“八月十八”则是望日即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之时。

(2)从图示信息可知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岛屿众多,海岸曲折、陡峻,海阔水深,多天然良港。

(3)舟山群岛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适宜发展渔业、捕捞、海水养殖业等;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舟山群岛海岸曲折、陡峻,多良港,附近浙江、上海经济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故舟山群岛空间资源开发价值极高,适宜间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

【考点定位】①大潮、小潮发生时间及其原因;②海岸类型及其特点;③海洋自然灾害;④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6.(200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海洋地理]图 17 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图中字母A 表示,B 表示,C 表示。

(3 分)(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填选项字母) 。

(2 分)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填选项字母) 和。

(2 分)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B.容纳、净化污染物C.增加河流水量D.保护生物多样性(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

(3 分)【答案】(1)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 (2)B (3)B D (4)减轻了淡水变成;延缓海岸侵蚀后退;减轻海洋污染。

【解析】本题以“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该海岸带主要环境问题类型、产生的主要人为因素及其相互联系。

通过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查考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是本题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在几年江苏高考地理出现频率较高。

地下水位下降至海平面以下时,海水入侵至地下,引起地下水含盐量上升;入海径流量减少,会引起海面高于河流水位,引起海水上溯进入河流,使地表水的含盐量上升。

净化能力或自净能力是指生态系统具有容纳和清除污染物的能力。

如果自净能力下降或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在这里主要表现为海洋污染。

由于人类过度排放,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逐渐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使两极地区和高山山岭上部的冰雪融化,造成了海平面上升。

海岸线侵蚀后退的原因主要有:入海径流减少,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海平面的上升导致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增强。

当海浪的侵蚀量大于入海泥沙量时,就会发生海岸线侵蚀后退。

海岸生态系统的破坏则使海岸失去植被的保护,助长了海岸线的侵蚀。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入海径流量增加,使入海泥沙增多,地表水位和地下水位就会升高,湿地将得到恢复,这样既能减轻海水变咸,延缓海岸带的侵蚀,也能减轻海洋环境污染。

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作用除了图中所示的容纳和清除污染物和防止海湾对海岸的侵蚀外,还有为调节气候,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发栖息地等诸多方面。

7.(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34)图 11 是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图 11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①滨海旅游②海洋经济③海洋资源开发④海洋空间利用⑤海洋盐业A、B、C、D、E_(2)石油和锰结核是重要的海底矿产资源。

从形成条件分析,石油主要分布在;锰结核主要分布在_。

(3)结合图 11 分析,江苏省合理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可重点发展、等。

(4)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有_等。

【答案】(1)②④③⑤①(2)大陆架深海大洋底(3)滨海旅游海洋牧场(答围海造陆或海洋盐业也可)(4)发展海洋牧场(养殖、增殖)【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海洋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对地理现象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8.(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30-31)2002 年 11 月,希腊“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西北海域触礁,发生原油泄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引起西班牙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⑴图中显示,西班牙境内菲尼斯特雷角和拉科鲁尼亚间的海域污染尤为严重,其原因是 ( )A.“威望”号触礁后被拖至此海域B.海平面由菲尼斯特雷角向拉科鲁尼亚倾斜C.油污随盛行风向吹送和洋流挟带D.海中鱼类和过冬海鸟携带大量油污⑵泄漏的原油在海面上形成浮油导致污染。

为研究海面的油层对水生动物的影响,某校学生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图)。

图中动物先死亡的可能是(填“甲”或“乙”),原因是。

【答案】⑴C ⑵甲油层造成水中缺氧,影响动物呼吸【解析】本题考查了海洋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

西班牙地处西风带,所以可以断定,油污随盛行西风吹送和洋流挟带而扩散到近岸海域。

9.(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图 9 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双项选择题)A.领海范围为 a+b=200 海里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a+b=200 海里C.领海范围为 a=12 海里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b=200 海里【答案】BC【解析】沿海国家拥有12 海里领海权,其管辖海域范围可外延至200 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

由此可推断正确选项为B、C。

10.(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山西卷(新课程))在下列海洋矿产资源中,目前发现只分布于深海海底的是( )A.锰结核B.天然气C.煤炭D.石油【答案】A解析】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炭三大“化石燃料”只分布于大陆架(浅海)区域,故可能排除 B、C、D,锰结核分布在深海海底。

故 A 选项正确。

11.(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沿海核电站污染近岸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 ( )A.重金属B.热水C.粉尘D.废气【答案】B【解析】表面考查核电站污染问题,实则是考查海洋污染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