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4 中国的资源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4 中国的资源

考点94 中国的资源1.(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 )A.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90%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答案】D(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8 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2~4 题。

(双项选择题)图82.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毁林开荒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答案】C D3.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b 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c 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d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答案】A B4.图中 e 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答案】B C5.(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A.夏秋多,北方多B.冬春多,东部多C.夏秋少,南部少D.冬春少,西部少【答案】D【解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我国东部,南部属季风区,西北部为非季风区,水汽来源少,故降水少。

同时东部季风区降水也有明显季节变化夏秋季节多(锋面雨、东南部台风雨),冬春季节少。

故 D 选项正确。

(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广西卷)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但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回答 4~6 题。

7.下列四省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 )A.山东B.江西C.海南D.甘肃【答案】B【解析】我国人工林、用材林主要分布在东南林区的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山区,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林主要分布在江西与福建的山区。

5.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②调整农业结构③提高生态质量④提高农民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调整农业结构和提高生态质量。

6.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 )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C.降低植树成本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防护林建设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使林区生产者多样化、生态系统复杂化,从而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江苏、河南卷(旧课程),38)铜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完成 7 题。

7.目前,我国铜矿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读图 8、9 回答。

图8 图9(1)图中A、B、C 三个铜矿产地的名称分别是、、。

(2)铜矿的品位一般在1%左右,故粗铜冶炼在布局上必须。

云南省长期向省外输出粗铜,近年充分利用省内的资源,在省会兴建了精炼(电解)铜的大型企业,实现了有色金属冶炼的产业升级。

【答案】(1)德兴大冶东川 (2)靠近铜矿(原料)产地水能(电力)8.(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广西卷,32)图4 展示了1992 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1)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

(2)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可以推测,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的生活能源以为主,东南丘陵农村的生活能源以为主。

(3)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答案】 (1)以生物(质)能(秸秆、薪柴)为主要生活能源,共占 71.5% (2)秸杆薪柴(3)引发的环境问题:第一,砍伐植被(森林),(破坏生态结构)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第二,秸秆不能还田,减少耕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2011年普通高考广东卷)图4标识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

参考图4 回答9——11题。

9.与地区④相比,地区③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富B.河流众多C.河流流量大D.河流落差大【答案】D【解析】由以往学习的知识可知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如下表:该题从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入手,显然西南地区是全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③就应该是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河流落差大。

考查考生对我国水能资源地区差异的原因。

10.三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分布的地区代号依次是( )A.③②④B.④②③C.③①④D.④①③【答案】B【解析】该题从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入手,考查考生对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分布等基本国情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11.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 )A.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交界附近B.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附近C.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附近D.内蒙古高原边缘【答案】B【解析】该题从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入手,考查考生对我国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分布情况。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 130km,下距郑州花园口 128km,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其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12.(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自然保护区名称与主要保护对象相对应的是 ( )A.鼎湖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C.盐城--红树林生态系统D.锡林郭勒--绿洲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该题的目的在于通过考试,进一步强调自然保护式的重要性,同时考查考生对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分布,以及其自然条件的认知程度。

13.(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图4-7 中各地段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 )A.①村落,②林地,③耕地B.①林地,②果园,③耕地C.①耕地,②林地,③村落D.①林地,②村落,③耕地【答案】BD14.(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近年来在新疆的、等盆地发现巨大储油构造,并已有大量原油开采。

【答案】塔里木吐鲁番15.(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33)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1)选择(将所有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①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②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A.开垦草原B.围湖造田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改善耕地质量(2)回答: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答案】(1)①D ②CD(2)人口增加,建筑、交通等占用耕地,可耕地后备资源有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16.(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填空并回答:“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共53 个县级单位的1986 年和1996 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10 年中开垦土地的总面积近3000 万亩(其中开垦草地约1800 万亩、开垦荒地约1200 万亩),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1500 万亩。

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1)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发现上述地区10 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

(2)从水分资源状况分析,以上地区除三江平原属--------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和--------地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的地区应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 ( ) (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多填、错填均不得分)A.森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D.引进耐碱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化土地 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G 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答案】 (1)遥感50(2)湿润干旱半干旱滥垦草场导致土地沙漠化(3)AEG17.(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在下列地区中,煤炭产销基本平衡、略有多余的是( )A.西北B.东北C.华北D.中南【答案】A18.(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国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江河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一位B.水资源的利用率较高C.黄河、淮河、辽河三大流域最缺水D.80%的地表径流集中在南方【答案】D19.(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叙述中,正确的是( )A.潮汐能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沿海B.杭州湾以北全部属岩岸、多天然良港C.我国著名盐场均在北方D.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海运发展最快【答案】D20.(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读“我国东部沿海的地区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最大海洋渔场和当前重点开发区的名称:A:渔场B:重点开发区C:重点开发区D:重点开发区(2)图中A 处形成我国最大海洋渔场的原因:。

(3)比较B、C 两重点开发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4)结合 D 重点开发区气候、草场和海洋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确定当前及今后开发重点,应在本区建成哪些农业生产基地?【答案】(1)舟山京津唐沪宁杭海南岛 (2)位于暖流与沿岸冷海流交汇处;沿岸有长江、钱塘江汇入,饵料丰富 (3)B 区:优势是煤、铁资源丰富;不利因素是水资源紧缺。

C 区:优势是水运方便,可以从区外或国外输入原料;不利因素是矿产与能源资源缺乏。

(4)以热带作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海洋渔业基地;畜牧业基地;热带珍稀动物饲养基地。

21.(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灌溉、排水不合理,会导致农田( )A.遭受水蚀B.沙漠化C.盐渍化D.受到污染【答案】C22.(1993 年高考地理试题)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 ]A.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B.自然资源数量有限,但其中某些资源利用的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C.可更新资源的分布有规律,非可更新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D.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A、B、D23.(1993 年高考地理试题)完成下列要求:(4 分) (1)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