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考点 55产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 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
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 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 向那个方向。
经济重心亦然。
31.831.6 31.4 纬31.2 度■1996 ■ ■1995 1997 ■1998■1999■2000■200133.2433.20纬 33.16度2008 2009 ■2006 ■■2005 31.0 30.8 2002 ■2009 ■ 2008 2007 ■ 200533.12 1997 ■■1998 20072000 ■ ■200430.6■ ■ ■■200633.081996 ■■1999■ ■2001■■30.42003■2004 33.04 ■19952002 2003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经 度图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轨迹115.20 115.22 115.24 115.26 115.28 115.30 115.32经 度图2 我国经济重心轨迹⑴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 趋向? (2分) ⑵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 ⑶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4分〉⑷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年至 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经 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
(4分)⑸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相关。
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2分〉【答案】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
⑵基本特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判断依据:总体而言,自 1995 年至 2009 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 1 度,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⑶区位条件:我国东部经济基础雄厚;人才众多;交通便捷;环境较好。
(任答两点即可)⑷经济重心以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西移;同理,高新技术产业重心以南或以北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经济重心向南或向北移动。
⑸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任答一点即可)(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l3 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欠发达地区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经基济发达地区础发①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②设展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高施水城市化水平高较平基础设施完善落较③就业机会多④后低资金充裕就业机会少、投资少图132.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A.①为资金B.②为技术C.③为劳动力D.④为原料【答案】AC【解析】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3.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答案】CD【解析】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骄傲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亦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好处。
4.(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海南卷,23)图8 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
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描述制鞋业在M、N 两地之间的转移情况。
(2 分)(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 地区和N 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8 分)企业的空间扩张受区位条件影响。
读图5,回答5~6题。
本地农村接受者本地农村本地农村外地农村本地城市外地农村本地城市外地农村本地城市公司总部销售部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图5 某产品加工企业空间扩张过程示意图5.(2009 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有关该企业的叙述,与图中不相符的是A.生产基地布局在成本低廉的外地农村B.销售部门布局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农村C.研发中心布局在科技发达的本地城市D.公司总部布局在人才聚集的本地城市【答案】D【解析】结合图和图例可知,该农产品加工企业空间扩张经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生产基地都布局在外地农村,说明外地农村的生产成本低于本地,三个阶段的销售部门都布局在农村,说明农村对该产品需求大,发展到第三个阶段,该企业成了研发中心,布局在本地城市,城市科技发达,人才优势明显,公司总部布局在本地农村而不是在本地城市,即D 项与图中不符。
6.(2009 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按区位因素分,该企业的类型是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答案】A【解析】根据农产品加工企业空间扩张经历的三个阶段特点来看,三个阶段的生产基地都布局在外地农村,说明外地农村能够大量提供该农产品,所以该企业属于原料指向型。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工业类型和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7.(2009 年高考江苏卷,29)我国A 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 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 分)(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 区域;B 区域。
(6 分)(2)A 区域和B 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
从A 区域流向B 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从B 区域流向A 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2 分)①资金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3 分)【考点定位】①我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山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对比;②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等相关知识点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 2 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8~10题。
东经116.5°116.0°①115.5°115.0°②114.5°114.0°③113.5°113.0°北纬35.0°34.0°34.5°①33.5°②33.0°32.5°③32.0°31.5°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图2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8.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答案】B【解析】从左图看①向西,②向东,③有向西的趋势。
从右图看①向南,②向南,③有向北的趋势,综合来看,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
因此可以确定②为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的优势应该在中部,而第二产业应该有明显的向西。
所以确定①为第二产业,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一产业。
9.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答案】C【解析】曲线起伏趋势可以判断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10.自1985 年至2003 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答案】D【解析】将左右图合并画成经纬网图描点可以得出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即第二产业向西南,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向北。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M 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 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
目前天津已成为M 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M 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图1),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 年的130 多加发展到2001 年的700 多家。
完成11~13题。
11.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A.海运方便B.市场潜力大C.研发力量强D.生产成本低【答案】D【解析】根据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降低生产成本。
1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 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地B.接近市场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答案】B【解析】M 公司第Ⅱ类供应商是随M 公司在天津新设的外资厂,考虑接近我国京津消费市场。
13.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 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A.化工厂B.食品厂C.电子元件厂D.家具厂【答案】C【解析】M 公司天津生产基地产品是手机和GPS 接收机,属于电子产品,原料和元配件供应地应该有电子元件厂。
14.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图6 中反映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中心位置及其迁移状况是北纬198933.5º32.5º31.5º2003东经116.2º116.4º116.6º116.8º1989—2003 年中国装备制造业重心迁移图图615.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答案】D【解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有些企业会带来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等,如印染工业、皮革制造业等。
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对促进内地经济发展、推动内地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
16.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廉价劳动力,内地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建造厂房地价低,是香港制造业迁移到内地的主要原因。